少年于润的第一个母亲节
2018-06-07
当你绞尽脑汁,想着送妈妈什么样礼物时,却有一个11岁的男孩,连妈妈都没见过。
母亲节前夕,《人生十六七》杂志社组织全体职工带着礼物,带着爱,陪11岁的于润度过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母亲节!
家住新民市金五台子镇三台子村的于润,今年读小学四年级,村里的大人对他的评价很简单——懂事、听话,因为“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于润的爷爷奶奶都是残疾人,家里只有爸爸这一个劳动力。他刚出生一个月,妈妈因为家里太穷,扔下他和这个贫困的家庭,消失了,从此再也没有出现过。
本该在父母的关爱下,无忧无虑地享受童年的于润,却过早地开始体验生活的艰辛。11年来,别说过母亲节,他连“妈妈”都没叫过。
去年,爷爷去世了,留下因类风湿导致双手变形、连吃饭都要人喂的奶奶。为了支撑起这个残破的家,于润的爸爸将家里仅有的几亩水田租出去,自己外出打工,虽然加上低保每月也有两千多的收入,但是家庭生活的开销、奶奶的医药费,总是让祖孙俩手足无措。
母亲节前夕,在党支部的号召下,党员们身先力行,全社同志总动员,发起了爱心募集活动,捐钱捐物,共募捐1250元、衣物100余件、图书30本,并将米、面、油和电水壶等生活必需品一并送到于润家中。在母亲节当天,将这满满的爱心送到了于润家中。看着这些东西,于润的奶奶吴淑侠老人流下了感激的热泪。
杂志社社长、总编辑张玉强鼓励于润,好好学习,孝顺奶奶,做个自立自强的好少年。得知孩子语文不错,喜欢写作,张社长告诉他,多多写作,多给杂志投稿,虽然家庭困难,但是一定要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梦想有多大,未来就有多精彩。
每一个生命都是值得期待的
每一个孩子都是最美丽的礼物
也许我们不能扫平人生前方更多的荆棘
我们却想在他的成长中补全那一份爱
今后,我们还会继续这样的爱心活动
把点滴汇聚成江河,为更多需要的孩子
撑起更广阔的天空
爱的路上,人生十六七,一直都在
众人拾柴火焰高,爱心传递有你有我。沈阳市和平区西塔街道纺织社区也第一时间筹集善款,共募集1200元以及学习用品等。社区工作人员赵璐的女儿,张瑜珑听妈妈说起这次活动,也主动要求参加。
张瑜珑是一个开朗活泼的小女孩,从小就有“文艺范儿”,现在已经取得钢琴五级的成绩,同时还热爱长笛。小小年纪的她,还是一个热心公益的孩子,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到沈阳故宫做义务讲解员,帮助外地游客了解沈阳、认识沈阳,是故宫的小小志愿者。平时,她还经常主持学校的升旗仪式,也是朗诵比赛的常客。当得知这次爱心活动,她马上就“举手报名”,成为一个“编外人员”,还奉献了自己心爱的课外书和学习用品。
坑坑洼洼的土路、尘土飞扬的操场、落着灰的灶台、简陋的书桌……这些原本只在电视里的场景出现在张瑜珑的面前时,她才知道,在自己享受父母呵护、快乐成长的时候,在离她一百多公里之外的地方,还有一个小弟弟过着和她天壤之别的生活,甚至天天吃饭有肉都是一种奢望……
这次活动时间虽短,却让小姑娘成长颇多,回来后她写下了一篇日记。短短的文字中,表达了她对生活新感悟,更加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也更愿意付出更多的爱心。张妈妈说,这样的一次活动,对女儿的成长特别有意义,让她更懂得珍惜,也明白生活的不容易,她希望自己的女儿永远有一颗童心、爱心,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