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梗塞恢复期患者康复护理效果分析

2018-06-06夏静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恢复期脑梗塞康复护理

夏静

【摘要】目的:探讨脑梗塞恢复期患者护理期间采用康复护理,分析护理效果。方法:本次探究需要利用自愿参与原则在我院所收治的脑梗塞恢复期患者中选取44例作为样本人群,就诊时间段是2016年2月至2017年6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44例患者实行均分,2组患者分别命名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22例患者。参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康复护理干预,将2组患者实行不同护理干预后得到的组间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出统计学分析结果的相关性数值。结果:实验组患者康复状况(Barthel指数、NIHSS评分)显著性更佳,对比参照组患者存在统计学意义且P<0.05。结论:在脑梗塞恢复期患者护理期间采用康复护理的护理效果较为理想且值得临床推荐。

【关键词】脑梗塞;恢复期;康复护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18)03-03-163-02

脑梗塞是心脑血管疾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预后常留有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该病临床症状常以“三偏征”、言语不利为主。后遗症常有四肢肌力下降,吞咽困难和言语障碍,极易在首次病后出现再次梗死的可能。脑梗塞是一种脑组织循环障碍性疾病,主要以局灶性神经功能不全为特征,早期阶段患者大脑具有较好的可塑性,早期康复训练于病情急性期后48—76h开始最好。本组探究中,共计选取44例患者,探究目的是深入分析在脑梗塞恢复期患者护理期间采用康复护理的护理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参与本次探究的44例患者均选自我院所收治的脑梗塞恢复期患者中,就诊时间是2016年2月至2017年6月,组别是2组,分组方法是隨机数字表法,即实验组22例和参照组22例。参照组中,男女患者例数分别是11例、11例,患者年龄在46岁至80岁不等且中位年龄为(54.2±2.44)岁;参照组中,男女患者例数分别是11例、11例,患者年龄在48岁至80岁不等且中位年龄为(53.3±3.74)岁。利用统计学分析软件给予本组探究中2组患者各项临床资料对比分析,分析结果为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且无统计学意义存在,各项临床资料包括:患者性别、患者年龄、患者病程、患者具体病情变化等。

1.2方法参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给予患者饮食指导、康复训练以及康复训练等。

实验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康复护理干预,其中常规护理干预同参照组患者,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如下叙述。

1.2.1给予患者语言训练为患者提供一个温湿度适宜、干净整洁、舒适的病室环境,根据患者兴趣以及爱好进行训练方案合理调整,指导患者发音时,可挑选患者喜欢的词汇进行发音训练且在训练期间遵循由易到难的循序渐进原则[1],鼓励患者,表扬患者,促使患者语言恢复信心有效建立。

1.2.2给予患者肢体训练为患者制定个性化肢体康复训练计划并指导患者每天坚持锻炼以促使患者神经功能受损部分得以有效恢复,肢体训练包括:手指分开训练、患肢伸展训练、腕关节针对性训练等,为患者按摩以促进患者血液循环,进行肢体训练时,动作不宜过大且不宜进行剧烈运动,逐渐恢复患者肢体功能以及促使临床疗效提升。

1.2.3给予患者心理疏导首先,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并制定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方案。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交流,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并介绍成功康复案例,增强其治疗信心。因部分患者有语言功能障碍,护理人员在服务过程中要准确领会患者语义模糊的话语、词汇和手势,满足其护理需求。其次,丧失语言功能患者因无法正常表达其情感,容易产生抑郁、焦躁等消极心理。护理人员对此类患者可采取文字交流,了解其生活需求与情感需求,缓解其消极情绪。同时,还可采取语言训练逐步恢复其语言功能,比如为患者播放其喜欢、熟悉的录音、歌曲和相声等,刺激其听觉神经,并配合手势鼓励其思考、开口。患者由于疾病原因以及恢复较为缓慢等因素易出现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护理人员需要安抚患者、鼓励患者、给予患者针对性心理疏导,促使患者耐心配合护理干预至病情彻底康复为止。

1.3判定标准[2]利用Barthel指数、NIHSS评分判定2组患者的自理能力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Barthel指数越高,NIHSS评分越低,康复效果越佳。

1.4统计学处理对本次参与探究的44例脑梗塞恢复期患者所有临床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分析软件名称是SPSS19.0软件,本组探究中,计量资料:经t检验且用(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计数资料:经x2检验且用率的形式表示。若统计学结果为P<0.05则表示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将2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干预后得出的组间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实验组患者康复状况(Barthel指数、NIHSS评分)分别是(30.77±4.24)、(26.38±5.92)分,结论如下:实验组患者明显更佳,组间数据:康复状况(Barthel指数、NIHSS评分),对比参照组患者,统计学意义存在且P<0.05。

3讨论

脑梗塞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和多发且病情较为危重,可导致患者出现负性情绪,需要给予患者康复护理干预,尤其是脑梗塞恢复期患者,可获得理想护理效果。

据相关性文献报道,在康复护理干预脑梗塞恢复期患者时,需要重视患者语言表达能力的恢复以及肢体活动能力的恢复[3],促使患者身体早期康复以及满意度显著提升。通过给予患者语言训练、肢体训练、心理疏导来促使患者护理质量提升,促使患者自理能力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显著性改善,进而促进患者身体康复[4-6]。

本组探究中,实验组患者康复状况(Barthel指数、NIHSS评分)分别是(30.77±4.24)、(26.38±5.92)分,显著性更佳。

综合以上理论得出,在脑梗塞恢复期患者护理期间采用康复护理,护理效果较为理想,自理能力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可获得显著性改善,值得临床推荐。

参考文献

[1]龙梅香,郑嫦燕,傅丽等.脑梗塞恢复期患者应用卧式康复操行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21(12):1648-1651.

[2]贾红玲.脑梗塞恢复期病人的康复护理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11):255-256.

[3]粟萍.脑梗塞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观察[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6):242-242.

[4]马赛玉.脑梗塞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4):169.

[5]黄秀珍.脑梗塞患者康复期中西医结合护理的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0,7(14):22—23.

[6]王海英.脑梗塞康复期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J].当代医学.2010,16(7):117—118.

猜你喜欢

恢复期脑梗塞康复护理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安全护理对于全身麻醉患者恢复期的应用效果
咪达唑仑与盐酸右美托咪定对子宫切除术患者全身麻醉恢复期影响
康复护理对解锁精神病患者康复效果的观察
盆底肌锻炼对产后尿潴留康复护理效果的临床分析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恢复期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情绪护理在改善28例脑梗塞患者治疗配合性中的应用
中风(脑梗塞)恢复期的中医辨治及心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