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畸形妊娠分娩期并发症的研究及护理效果分析
2018-06-06田凤梅陈晓玉
田凤梅 陈晓玉
【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子宫畸形妊娠分娩期产生并发症的原因以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自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子宫畸形的产妇30例作为子宫畸形组,同时选取同时期的子宫正常的产妇30例作为子宫正常组。两组患者均采取妇产科特殊护理方式,观察两组产妇的顺产率、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产后出血情况、胎位异常的情况、产程延长的情况以及胎膜早破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患者的情况均较好,但是子宫畸形组患者的顺产率、剖宫产、阴道助产率、产后出血情况、胎位异常的情况、产程延长的情况以及胎膜早破的情况的发生率显著差于子宫正常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畸形妊娠分娩期的产妇应该及时地进行检查,尽早发现,尽早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改善母婴的结局。
【关键词】子宫畸形;妊娠分娩期;并发症;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18)03-03-138-01
子宫畸形是妇产科的一种常见疾病,是一种先天性的生理缺陷,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生殖器畸形的类型[1]。基本上产妇的临床症状不明显,在月经、性生活、受孕、妊娠以及分娩等过程均无明显的异样,所以大多数的患者在一生中都可能察觉不到,但是有时在正常体检时可以检查出。本院自2015年1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分娩的子宫畸形妊娠分娩期的产妇进行妇产科特殊护理方式,效果显著。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自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子宫畸形的产妇30例作为子宫畸形组,同时选取同时期的子宫正常的产妇30例作为子宫正常组。在子宫畸形组产妇中,年龄最高为36岁,年龄最低为20岁,平均年龄为(27.8±3.5)岁;在子宫正常组产妇中,年龄最高为35岁,年龄最低为21岁,平均年龄为(28.1±3.4)岁;在30例产妇中,初产妇有19例,经产妇有11例,患者的资料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两组患者均采取妇产科特殊护理方式,具体的护理方法如下:①对产妇进行心理护理:根据大量数据显示,产妇产生并发症的原因之一,便是心理出现了问题,因为很多产妇为初产妇,而且子宫畸形妊娠分娩期的产妇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会大大增加,主要产生的是紧张感、恐惧感与不安感等。所以对产妇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至关重要,由具有多年妇产科心理护理经验的护理人员进行心理疏导,除了要对产妇进行心理干预外,最好也要对产妇的家属进行心理护理,以消除家属的紧张感与不安感等;②实时监控产妇的胎儿情况:大多数产妇出现并发症的原因便是发现不及时,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间,所以要实时监控产妇的胎儿情况,如果产妇的胎儿出现了问题,需要立即上报产妇的主治医师,防止出现意外情况;③实时做好抢救的准备:产妇出现并发症的原因还有医院没有做好抢救的准备,在产妇出现意外情况的时候,还需要进行抢救的准备,在此过程中,耽误了很多的时间,贻误了治疗时间;④进行健康教育:很多产妇产生并发症是因为在等待分娩的过程中,时常会胡思乱想,将自己的病情夸张化,同时还会产生焦虑的情绪,这均是由于妇产科的护理人员没有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的缘故,所以要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为生产的情况、待产的注意事项以及子宫畸形的并发症等,让产妇充分了解自身病情,可以有效地消除紧张感与不安感,同时还可以有效地阻止产妇胡思乱想;
1.3评判标准主要观察产妇的顺产率、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产后出血情况、胎位异常的情况、产程延长的情况以及胎膜早破的情况的发生率等,注意产妇的情况均由专业的护理人员进行记录且存档。
1.4将患者的数据进行研究与分析将患者的数据进行研究与分析,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 21.0进行统计学科学处理,最后将科学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研究与分析。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分娩方式子宫畸形组患者的顺产率、剖宫产率以及阴道助产率显著差于子宫正常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
2.2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子宫畸形组患者的产后出血情况、胎位异常的情况、产程延长的情况以及胎膜早破的情况的发生率显著差于子宫正常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的情况见表2。
3讨论
对于子宫畸形的检查至关重要,主要的检查方法有:①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最为有效地检查方法之一,可以检查出产妇的断面形态以及周围脏器的关系;②核共振成像:这种检查方法是检查子宫畸形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③子宫输卵管造影:通过这种检查,可以有效地检查出产妇的宫腔以及输卵管的情况[2];
本文就子宫畸形妊娠分娩期产生并发症的原因以及护理效果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子宫畸形妊娠分娩期的产妇应该及时地进行检查,尽早发现,尽早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改善母婴的结局。
参考文献
[1]文贵娟. 子宫畸形妊娠分娩期并发症的研究及护理效果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 2016, 11(34):141-143.
[2]萧慧娟, 林岸芸, 武彦,等. 子宫畸形妊娠分娩期并发症分析与护理[J].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2, 40(6):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