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8-06-06梁剑梅
梁剑梅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收治的月经不调患者中选取50例进行统计学数据研究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中西医结合,25例)和对照组(西医,25例),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临床症状积分和月经周期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相比统计学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措施能很好的改善月经不调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月经周期。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月经不调;治疗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irregular menstruation. Methods : from menstruation to be not moved in patients of our hospital chooses for the statistical data analysis, 50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25 cases), which combine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ith western medicine and the control group (25 cases), western medicine, compare the treatment effect.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clinical symptom score and menstrual cycl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can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and improve the menstrual cycle.
Key words: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rregular menstruation; Treatment effect
【中图分类号】 R71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18)03-03-050-01
前言
月经不调是妇科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会对女性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困扰,不仅会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还会对患者的情绪带来极大的影响[1]。月经不调是由于患者的月经周期、经量、经期、经质、经色等出现异常,伴随着月经周期、经断前后出现明显症状的疾病,且临床上有头痛、小腹隐痛、心烦易怒等表现。西医治疗月经不调时,主要是利用雌激素、孕激素来对患者月经周期进行调整,用克罗米芬促排卵,但治疗效果却各不相同。在中医学上,月经不调被称为“经乱”,通过中医进行月经不调治疗,可以获得不错效果[2]。在本次研究中,对月经不调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从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妇科收治的月经不调患者中选取50例进行资料统计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25例,年龄为19—38岁,平均年龄(28.6±3.2)岁;病程为0.1—3年,平均病程(1.7±0.2)年;月经提前、月经推后、经期不定的患者分别为8例、10例、7例;对照组25例,年龄为20—39岁,平均年龄(28.1±3.9)岁;病程为0.2—3年,平均病程(1.8±0.5)年;月经提前、月经推后、经期不定的患者分别为7例、12例、6例。本次研究选取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相比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可对比。
1.2方法
1.2.1对照组西医治疗,患者采用雌激素、孕激素序贯治疗和雌激素、孕激素联合治疗措施治疗。
1.2.2实验组中西医结合治疗,西医治疗措施同对照组患者一致,中医:人参、黄氏、丹参、白芍、香附(醋制)、木香、赤芍;中成藥:乌鸡白凤丸、补中益气丸、归脾丸、加味逍遥丸、八珍益母片等、益母草颗粒。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头晕目眩、心悸失眠、脐腹作痛、爪甲色淡、面色无华)积分、月经周期变化状况。其中,临床症状总分为1分,0分代表无,1分代表有[3]。
1.4判定标准无效:是指患者治疗后头晕目眩、心悸失眠、脐腹作痛、爪甲色淡、面色无华等临床症状均没有得到改善,并且患者月经周期没有明显改善;有效:是指患者治疗后头晕目眩、心悸失眠、脐腹作痛、爪甲色淡、面色无华等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并且患者月经周期得到改善,但停药3个月经周期后,患者出现复发现象;显效:是指患者治疗后头晕目眩、心悸失眠、脐腹作痛、爪甲色淡、面色无华等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且患者月经周期恢复到(28±3)d。患者停药3个月经周期后,未出现复发现象;治愈:是指患者治疗后头晕目眩、心悸失眠、脐腹作痛、爪甲色淡、面色无华等临床症状均消失,且患者月经周期恢复到(28±3)d。患者停药3个月经周期后,未出现复发现象。治疗总有效率=100.0%-无效率[4]。
1.5统计学处理用SPSS18.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x±s),t检验;计数资料百分比,x2检验。若P<0.05二者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0%、76.0%,对不同组别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统计学差异较为显著,P<0.05,详见表1:
2.2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变化状况治疗前,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相比统计学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和治疗前,统计学差异较为明显,P<0.05,详见表2:
2.3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月经周期变化状况观察组患者治疗前月经周期为(17.9±2.7)d,治疗后月经周期为(27.1±3.5)d;对照组患者治疗前月经周期为(18.1±2.5)d,治疗后月经周期为(24.0±3.6)d。治疗前两组患者月经周期相比统计学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月经周期明显长于对照组患者和治疗前,相比统计学差异较为显著,P<0.05。
3讨论
近年来,伴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的生活压力也逐渐增大,越来越多的女性出现月经不调现象,对女性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了极大影响,月经不调已经成为医学界不容忽视的问题。月经不调是指患者的月经颜色、月经量、月经周期出现异常,并且伴有腹痛、头痛等不适应症状,对患者正常生活及工作带来极大影响,严重者还会引起患者不孕[5]。在现代医学看来,患者月经不调与内分泌紊乱、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调节失衡有一定关联[6]。在传统的月经不调治疗中,多以西药为主,如雌激素、孕激素等,通过西药对患者体内的激素水平进行调节,从而维持患者正常的月经周期,西药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临床表现,但是其治疗效果并不佳,同时患者长期用药会具有一定副作用,降低了患者治疗依从性。
近年来,伴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患者月经不调受到了广泛关注。在中医学中,月经是由于肾气、天癸、冲任的充盈及子宫盈虚引起,月经不调主要是由于内伤七情、外感六淫所伤,或是疲劳过度、先天肾气不足,引起肝脾肾功能失衡,气血失调。在中医学中,治疗月经不调应以补养营血、调畅血脉为关键,治疗中实施分期疗法,月经前调养经血、滋阴补肾;月经期活血养血、疏肝行气;月经后益气健脾。中医学的分期疗法是根据“中医月经周期理论”创立的,通过补气血、养肝肾、活血通经、调冲任,达到纠正月经紊乱,建立正常月经周期的目的。通过中药汤剂结合西药配合,治疗女性患者月经不调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单用西药治疗,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
当然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还应引导患者养成良好生活规律,防止过度劳累、熬夜,并保持良好的情绪,尽量减少情绪波动及精神刺激,保持个人清洁卫生,注意饮食调节,减少生、冷、硬、辛辣等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多食用含铁食物,防止出现缺铁性贫血现象。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0%,与对照组患者的76.0%相比统计学意义明显,且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和月经周期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相比统计学差异较为显著,P<0.05。
综上所述,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进行月经不调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孫桂英.中西医结合治疗青年女性月经不调的疗效观察实用[J].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5,2(6):160-161
[2]王晶.中西医结合治疗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7,6(Z1):52.
[3]邢燕.中西医药物联合治疗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8):1185-1186.
[4]邱雪玲,董秋燕.中西医结合治疗青年女性月经不调疗效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20):45-46.
[5]李丙英,解秀珍,韩玲玲.中西医结合治疗月经不调疗效观察[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7,4(15):163.
[6]张俊素.中西医结合治疗月经不调的疗效观察[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5,2 (9):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