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鲁班杯”电梯安装维修大赛广东省预赛安装项目分析

2018-06-06孙文涛闫莉丽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8年14期
关键词:中心线中心点轿厢

孙文涛 闫莉丽

摘 要:文章介绍了“鲁班杯”电梯安装维修大赛广东省预赛安装项目,样板架的制作和曳引机的定位。对竞赛的流程、现场出现的问题、考核的要点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作为安装项目的裁判,根据作者多年的安装维修经验,对竞赛项目的考核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希望对今后的电梯技能竞赛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样板架的制作;曳引机定位;6S管理

中图分类号:TU85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8)14-0077-02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installation project of the "Lu Ban Cup" elevator installation and maintenance contest in Guangdong Province, the manufacture of the template frame and the positioning of the traction machine.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process of the competition, the problems on the spot and the key points of the examination. As the referee of the installation project, according to my experience of installation and maintenance for many years,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his own opinion on the examination of the competition items, hoping to be of some help to the elevator skill competition in the future.

Keywords: manufacture of template frame; tracer location; 6S Management

本文主要对“鲁班杯”电梯安装竞赛,样板架制作、曳引机定位现场出现的技术问题进行分析,并对考核的要点进行了总结,有不对和不当之处,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1 样板架的制作

制作流程:(1)選择合适的样板架材料,当提升高度超高的情况下,可以采用钢材制作样板架或激光导轨校正仪;(2)井道顶板下1m处放置样板架支架,支架的水平度不超过3‰;(3)在厅门口放置两条线测量井道的垂直度偏差,根据测量的结果来设置厅门基准线,两线之间的距离为开门距,与井道壁的距离一般不超过120mm,两条层门线在同一个平面内;(4)根据图纸要求,弹出轿厢导轨中心线和对重导轨中心线;(5)放置轿厢导轨铅锤线和对重导轨铅垂线。

现场问题:(1)考场提供多种木材供考生选择,考生只选择平直、整洁的木方,忽略了不同高度的电梯,对木材厚度和宽度的要求。只用肉眼观测判断木方的直线度,不用工具测量;(2)竞赛现场设置样板架支架,考生不对支架进行水平度检测,直接在支架上制作样板架;(3)考场采用的是钢结构井架,考生直接在井架之间制作样板架,测量层门线与井道壁之间的距离,没有测量层门线与基准线之间的偏差;(4)只在木方上弹出轿厢中心线和对重中心线,没有测出轿厢中心点和对重中心点,门中心点与轿厢中心点不重合,轿厢中心点与对重中心点偏差超标;(5)在轿厢导轨处放置四条样线,在对重导轨处放置两条样线,样线的放置不符合规范;(6)没有对角测量层门、轿厢、对重样线。

考核分析:(1)选择的木材应干燥、无变形的木材,木材厚度不小于50mm,宽度不小于100mm。需要用铅垂线对木材的直线度进行测量,偏差不能超过1mm;(2)用水平尺测量层门、导轨、对重侧支架的水平度;由于轿厢侧支架木方较长,需要分头、中、尾三段测量水平度,如果水平度不符合要求,需要用垫片对支架进行调整;(3)层门基准线是样板架的基础,是轿厢、对重基准线的参考,不仅要考虑到墙面与层门线的距离,还有考虑到牛腿、门框与层门线的距离,轿厢地坎与厅门地坎之间的距离等。不根据考场设定的层门基准线进行制作,其它基准线的放置,就没有任何意义;(4)门中心线、轿厢中心线、对重中心线相互平行,偏差不超过0.3mm。层门样线中心点与轿厢样线中心点相互平行,偏差不超过0.3mm,对重中心线与轿厢中心线按图纸要求错开200mm;(5)考场设置对重导轨为T型

导轨,所以在对重导轨处也应放置四条样线。不能只以导轨轨距DBG设置样线,也不能以导轨规矩加上导轨高度(DBG+2*62)设置样线,要充分考虑到支架面与样线之间的距离,即aA之间的距离。由于井道墙面垂直度的变化,aA之间的距离也随之改变,一般按经验值取5mm,所以轿厢导轨之间的距离应为DBG+2*62-10mm。在轿厢导轨木方上,除了弹出轿厢导轨中心线,还需要弹处AB、CD、AC、BD这四条线,再确认A、B、C、D四个铅锤点,AC与BD的尺寸建议为180mm;(6)放置样线时,应在木方上锯处三角形缺口,三角形顶点与A、B、C、D四点重合,铅垂线应通过铁钉,稳固在在三角形缺口处,直接将铅锤线绑扎在木方上,是不符合要求的;(7)连接AD,BC,两条线的交点应与轿厢中心点重合,与轿厢中心线在一条直线上。校正轿厢中心线和对重中心线偏差,对角连接轿厢和对重铅垂线,交点也应与轿厢中心线重合,如图1所示。

对20个竞赛队伍样板架制作试卷错题统计如图2 所示,制作样板架时没有进行对角线测量的占31.4%,主要是轿厢中心线与对重中心线偏差200mm,选手们没有进行对角线间的测量。样线位置偏差的占29.4%,主要是选手忽略了支架面与面线之间的距离。

2 曳引机的定位

安装流程:(1)清洁机房楼面,在楼面上弹出轿厢中心线、对重中心线,轿厢中心点、对重中心点,并与井道样板架重合;(2)根据机房样线位置调整机房承重梁安装位置,承重梁埋入墙深度不小于75mm,且超过墙中心25mm,承重梁顶面水平度≤0.5/1000,承重梁间高度差≤0.5mm,承重梁的水平误差≤1mm;(3)曳引轮与轿厢中心线重合,导向轮与对重中心线重合(1:1曳引式电梯)。曳引轮一边与轿顶反绳轮重合,曳引轮另一边与对重反绳轮重合(2:1曳引式电梯);(4)根据机房布置图确定绳头板的位置,安装绳头板。

现场问题:(1)现场只有安装平台,没有井架,部分考生没有在平台上弹出轿厢中心线和各中心点位置;(2)只根据轿厢中心线大致确认机房承重梁的安装位置,考生没有调整承重梁与轿厢中心线的水平,没有用水平尺确认承重梁的上平面水平度和承重梁之间的平行度,直接安装承重梁减震橡胶;(3)现场提供了导向轮,考生从图纸上确认是2:1曳引式电梯,就认为不需要安装导向轮,曳引轮一边无法与对重反绳轮重合;(4)考生错误理解曳引轮直径和曳引轮节园直径的含义,导致曳引机安装位置与样线偏差超标;(5)部分考生在安装过程中,片面的追求竞赛速度,放弃手拉葫芦等吊装工具,直接将曳引机抬上承重梁,违反了安全操作规定;(6)曳引轮、导向轮垂直度,曳引轮与导向轮的平行度超标。

考核分析:(1)曳引机定位前,需要在机房确认轿厢中心线、轿厢中心点与对重中心点,在机房地面上弹出井道样线,曳引机以井道样线为基准定位;(2)应根据机房布置图、轿厢中心线确认机房承重梁的安装位置,承重梁应与轿厢中心线保持平行。用水平尺检查承重梁顶面的平行度,如果超标,需要加垫片加以调整,调整好承重梁的位置和水平度后,才可以安装曳引机减震胶;(3)不仅要确认电梯的曳引比,也要确认有齿轮曳引机与无齿轮曳引机,不能把二者的安装工艺混为一谈。不能简单的认为曳引比2:1的电梯,就不需要安装导向轮。导向轮的作用是分开轿厢和对重之间的距离,应根据厂家的技术标准和现场的机房井道布置图,进行正确的选择;(4)曳引轮的节圆直径既不是曳引轮绳槽的顶部,也不是绳槽的底部,而是钢丝绳的中心。曳引比为1:1的电梯,曳引轮节径点应与轿厢中心点重合,导向轮的节径点应与对重中心点重合。曳引比为2:1的电梯,曳引轮一边节径点与轿顶反绳轮节径点重合,曳引轮另一边节径点与对重反绳轮节径点重合。如果采用了导向轮,导向轮节径点应与对重反绳轮节径点重合;(5)竞赛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对严重违反安全操作的行为,裁判要及时制止,并记录在案;(6)曳引轮、导向轮对铅垂线的偏差在空载或满载工况下均不大于2mm,曳引轮与导向轮的平行度不大于1mm,不符合要求,需要在曳引轮底部和导向轮支架处加垫片调整。

曳引机定位时与样线点不重合占27.6%,主要是选手没有理解曳引轮节圆直径的含义。机房基准线和承重梁的调节各占13.8%,主要是选手没有按规定弹出机房样线,承重梁的安装没有按照机房基准线调节,没有把竞赛和现场安装完全等同起来,疏忽大意所致。

良好的职业素养,也是竞赛考核的重点。选手需要嚴格遵守“6S”的管理规定,竞赛前检查工具的功能、数量和类型。操作时,设备、工具和拆卸的零部件摆放整齐、有序,劳保用品穿戴齐全。竞赛过程中,遵循考场的各项规章制度,遵守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服从命令,听从裁判的指挥。竞赛完毕,清洁地面和实训工位,保持环境的干净和整洁。

参考文献:

[1]GB7588-2011.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S].

[2]GB10060-2011.电梯安装验收规范[S].

[3]GB10058-2009.电梯技术条件[S].

[4]GB10059-2009.电梯试验方法[S].

[5]电梯维修项目教程[M].机械工业出版社.

[6]日立电梯安装维修工艺[Z].

[7]三菱电梯安装维修工艺[Z].

猜你喜欢

中心线中心点轿厢
一种民用直升机可升降停机库
Scratch 3.9更新了什么?
树叶竞技场
如何设置造型中心点?
磨课,一段痛苦与快乐交织的过程
停机后汽缸温差大原因分析及处理
防止电梯轿厢意外移动的保护装置
寻找视觉中心点
大吨位载货电梯设计的几个要点
科技之星·双轿厢电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