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枢:充分发挥中心馆的统筹协调功能
2018-06-06李欢
李 欢
1 背景
2015年8月,佛山市获得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格,提出打造“文化中枢”的思路。文化中枢是指将市级公共文化机构作为全市公共文化服务的关键枢纽,充分发挥其区域中心馆职能,纵向上进行行业统筹指导、资源共建共享、设施互联互通;横向上引入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聚焦聚力。通过文化中枢实现公共文化资源下沉基层,优质社会资源上浮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从而整体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效能,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充分发展。2015年11月,建设文化中枢写入佛山市委办、市府办印发的《佛山市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意见》。
2 做法
2.1 纵向深入,聚合行业力量
以四个市直属文化事业单位——佛山市图书馆、佛山市文化馆、佛山市博物馆、佛山市艺术创作院为“中枢”,通过纵向深入、统筹协调、业务指导组建行业联盟,聚合全市公共文化服务力量。其中,以佛山市图书馆为中心馆发展佛山市联合图书馆服务体系,通过搭建统一的服务平台,实现设施互联互通、资源共建共享;由佛山市文化馆牵头,联合全市各级文化馆、文化站(文体服务中心)组建文化馆站联盟,设立主席团为最高决策机构;佛山市艺术创作院整合全市代表性美术馆和艺术机构,组建佛山美术馆联盟;佛山市博物馆在行业学会基础上组建“守望乡愁·佛山文化遗产保护联盟”。
2.2 横向合作,整合社会资源
佛山市图书馆通过吸纳民间阅读组织和扶持社会力量孵化新的阅读组织两种方式,组建佛山阅读联盟。佛山市文化馆扶助佛山民间戏曲表演团队组建佛山私伙局联盟。佛山市博物馆在文化遗产保护联盟中吸纳民办博物馆、非物质文化工作室等加入,以项目制形式举办大型联合展览。佛山市艺术创作院一方面吸收民间文化艺术机构加入美术馆联盟,另一方面通过完善艺术家签约及学术顾问聘用制度,加强与作家协会等组织合作。
2.3 制定标准,提升服务质量
四大文化中枢发挥行业引领作用,通过制定标准、业务指导、服务示范等方式,促进行业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升。佛山市图书馆制定《佛山市联合图书馆规则汇编》,促进佛山公共图书馆服务标准化;佛山市文化馆制定美术馆站联盟章程;佛山市博物馆通过佛山市博物馆学会对联盟内的成员馆进行业务指导;佛山市艺术创作院制定并完善调研采风、业务培训、学术交流等方面的扶持保障制度。
2.4 破除壁垒,打造信息平台
为实现四大文化中枢的信息汇聚,打破各自为阵的宣传模式,形成统一的宣传合力,佛山市文广新局搭建全市公共文化数字服务平台——佛山文化e网通,整合全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和社会力量资源,具有文化活动预约报名、文化场馆预订使用、“点单式”服务供给、“众筹式”活动孵化四大功能模块。
3 成效
3.1 中枢纵横延展,构建起公共文化服务生态系统
综观佛山文化中枢发展模式,既有佛山市联合图书馆、佛山文化馆站联盟在纵向上实现行业力量聚合,又有佛山市阅读联盟、私伙局联盟、文化遗产保护联盟、美术馆联盟从横向上引入社会优质资源。以四大文化中枢纵横延展,构建起经纬交织、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生态系统。四大中枢的顶层设计强化了统筹协调,促进了共建共享,推动了互联互通,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覆盖目标迈进。
3.2 激活了社会力量,公共文化服务多姿多彩
在文化中枢建设过程中,优质社会资源借助文化中枢上浮,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并自行组织和开展各类型群众文化活动,使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产生更大的效能。以佛山阅读联盟为例,30多个主题读书会各具特色,2017年举办阅读活动449场,占佛山市图书馆年度活动总量五分之一,参与读者超过4万人次。
3.3 强化了组织功能,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充足
四大文化中枢承担起组织者的功能,广泛带动吸纳同类型优质公办及民间机构、社会组织,整合社会资源,提供了大量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文化活动。截至2017年底,四大文化中枢的四大联盟(阅读联盟、美术馆联盟、文化馆站联盟、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共有来自公办及民间成员178家,联合举办活动5000余场。
3.4 超越了时空限制,公共文化服务渠道畅顺
在文化中枢发展思路驱动下搭建的“佛山文化e网通”,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手段,以“点单”形式倒逼“菜单”建设,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从“阵地”向“流动”、从“单向”向“双向”的转变。佛山文化e网通拓宽了公共文化服务体验空间,打破了公共文化服务时空限制,深受市民欢迎。
图1 2016年4月23日佛山阅读联盟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