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妙用错题

2018-06-05唐艳兰

湖南教育·下 2018年3期
关键词:盲区妙用切入点

唐艳兰

学生在运用数学知识解题时出现错误是常有的现象。面对错题,教师往往是先指出错误再逐一讲解,然后学生自主改错。这样处理,难以充分发挥错题的价值。为此,教师在讲解错题时应该引导学生对错题进行观察、分析、总结与反思,使学生在错题中成长。

一、思考错题,发现学习盲区

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种:一是马虎大意。因为粗心而出现的失误。二是记忆混淆。由于对知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掌握不牢固而出现的偶然性失误。三是存在知识盲区。由于没有掌握做题所需要的知识而出现的必然性失误。学生对自己一段时间内的错题进行归纳总结,就会发现自己具体在哪些知识点上存在不足,从而扫清知识盲区,完善知识体系。例如,在解“圆柱的底面半径是6厘米,高是15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这道题的时候,有的学生根本记不住圆柱的体积公式,出现了知识盲区;有的学生把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记混了,出现了记忆混淆;有的学生虽然用对了公式,但是运算时由于马虎大意而出错。此时,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对错题进行深入思考,找准出错的原因,以错题为切入点做好归纳总结,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自己在错题中受益。

二、巧用错题,拓宽解题思路

三、整理錯题,巩固学习成果

正所谓“失败是成功之母”,小学数学学习就是在出错与改错中曲折前进的过程。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收集和整理错题资料,将自己的错题集结成册,并定时翻阅,从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使自己的数学学习成果不断得到巩固与积累。例如,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创作“错题歌谣”或绘制“错题漫画”,使错题变成一种资源,对数学学习起到辅助的作用。

综上所述,错题资源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以错题为切入点,妙用错题,使学生在错题中成长。

(作者单位:蓝山县第一完全小学)

猜你喜欢

盲区妙用切入点
了解汽车的视觉盲区有必要
盲区
找寻“切入点”,巧解“数学题”
“二”的妙用
例举高中数学解题切入点的找寻
成绩单的妙用
让孩子远离 “汽车盲区”!
选好切入点新闻报道才有鲜活性
牙膏的妙用
小切入大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