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利工程景观化概念及建设问题浅析

2018-06-05张鹏

科技创新导报 2017年34期
关键词:水利工程概念景观

张鹏

摘要:本研究从水利工程景观化的角度出发,在综合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水利工程景观化的概念,并以此为基础系统分析当前我国水利工程景观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下一步众多水利工程的景观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基础支撑。

关键词:水利工程;景观;概念;问题

中图分类号:Tv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12 (a)-00

水利工程是人类为兴利除害,同时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水资源而建设的工程设施。水利工程的出现主要是作为保障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设施,人们往往只是过分地注重其兴利除害的基础功能,而往往忽视了其作为景观的功能。从古到今、从国内到国外,大量的水利工程也展现了其作为景观的独特魅力,如纵贯南北的京杭大运河工程、山东省的戴村坝工程以及从上世纪开始兴建的水利风景区等。这些水利工程在满足自身水利功能的基础上,也给人们提供了户外休闲娱乐等良好去处,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水利事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得到扩展。水利工程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也不断深化,水利工程单独的作为一种冰冷的工程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经济社会的高标准需求,对于融入景观功能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水利工程景观化对我们来说不是一个新课题,但是在实际的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或者弊端。本研究从水利工程景观化的角度出发,在综合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水利工程景观化的概念,并以此为基础系统分析当前我国水利工程景观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下一步众多水利工程的景观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基础支撑。

1、水利工程景观化的概念

水利工程的景观化需要水利工程和景观的交叉融合,其中水利工程是基础,而景观则是提升。关于水利工程的研究已经非常丰富,在本文中对此内容进行弱化,而重点分析景观。

景观本身也是一个跨学科高度融合的复杂概念,在不同的学科内有着不同的概念。从自然地理学的角度来说,景观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区域里由不同环境和生命要素构成综合体,包括地形地貌、河流水系、土壤植被、动物等。而生态学则认为景观是由不同的生态系统构成的空间异质性单元,这个单元一般被当做不同生态系统内能量和物质交换的载体,具有可以重复的空间格局属性。然而,在目前的学术认知和社会认知范围内,景观多数被放在风景园林的范畴之内,其主要目标是处理人类额生活空间和自然的关系,其内容涵盖包括土地、动植物的调查分析、规划设计以及管理保护等多个方面。

根据不同学科对景观的理解,本文认为的景观是一种实践活动,其首先要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要符合自然界的规律和原则,能够满足人的功能需求,同时还要有一定艺术水准。因此,基于对景观的理解,集合国内外不同学者的研究成果,提出水利工程景观化的概念,就是以修建的水利工程为实施对象,在首先满足其自身安全与兼顾功能的基础上,揉以景观的思想与技术,结合工程技术措施,实现其在生态环境保护、扩展活动空间、满足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的基础设施。

2、水利工程景观化建设存在问题

水利工程景观化是实现水利工程优美景色的重要措施,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以及人们认识的不足,在实际建设过程当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下面就水利工程景观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阐述。

2.1水利工程改变生态自然

水利工程是人类控制和调配自然界中的水资源而采取的一种措施,其在提高了人类改造自然状况以满足需求之外,也在无形之中影响到了我们改变自然的态度。从人类开始的敬畏自然,到征服自然,特别是在“人定胜天”思想的鼓动下,人类将水资源当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物。在传统的工程水利方式下,人类会不自觉地习惯于采用一些极端的工程措施。由于这些措施缺乏对水利工程及其与自然界复杂相互依存关系的考虑,从而对自然界会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

(1)自然河流的人工化

自然河流的流向和蜿蜒度,是河流在自然界中的本质体现,其符合河流动力学等多个要素。人工化的改造不仅改变了水体的自然形态与属性,而且对与其相互依存的生态系统带来危害。

第一种不利影响是河道纵向形态的裁弯取直。一般情况下河道的裁弯取直多是考虑河道洪水下泄或者船舶航运便利,认为直线化的河流有利于快速排走洪水或者航行。同时,裁弯取直还可以得到河漫滩资源,便于土地资源开发。但是,自然状态下的河流在裁弯取直的同时,迫使河流丧失了其与河漫滩等自然交相呼应的景观效果。

第二种不利影响是河道横向断面的规则化施工。处于防洪安全和航运安全的影响,自然河道的几梯级的复杂断面被人为地设计成规则的几何断面,如矩形断面、梯形断面等。这些变化迫使河流横向断面丧失了深浅交错、逐级抬升的自然景观效果。

第三种不利影响是河道底质与边坡的硬质化处理。一般情况下,河道的底部和岸堤都采用混凝土、浆砌石等建筑材料,这些材料虽然具有非常好的抗冲刷性能,但是硬质化处容易隔断河水与周边地下水的相互联系,阻碍了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量交换,影响了水循环过程,也使得动植物丢失了栖息空间。

水利工程的人工技术改造,不仅影响了自然景观格局,而且对自然界中的水循环过程产生了不利的影响,给以水体为栖息地的生物栖息地带来严重破坏,影响生物的多样性。

(2)自然河道的断续化

自然界中的河道是具有连续性特征的,替班通过坡面产流,再到直流汇流,然后再流经各级河道,最终在流域出口断面下泄。河道在特定的河流集水域范围内,行程一个连续的流动的系统。当然,河道的这种连续性不仅仅表现在空间上的连续性,还要包含生物生存环境和生物物种群落的连续性。水利工程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河道的自然连续性,在破坏空间层次的同时,也对其附属的生态系统进行了破坏。水利工程对自然河流的断续化破坏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河道拦水建筑物隔断了水流方向的连续性,产生了水库等类的隔断性的静态水体。一方面使得水体容易因为缺乏氧气而水质恶化;另一方面隔断了回游鱼类的生存通道。

二是河道堤防建筑物隔断了侧向水体的连续性。堤防建设不仅阻碍河道干流与支流的相互沟通,而且也破坏了河流的漫滩地,而这些漫滩地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维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2水利工程功能单一

由于水利学科发展阶段的限制,初期人们在建设水利工程的时候往往只追求更高的单一的目标,比如防洪、发电、灌溉、航运等。在过去一段时间内,这种追求单一功能的方式是长期存在的。但是随着水利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单一功能的水利工程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复合功能水利工程的需求。

单一功能的水利工程虽然解决了人类的某一个危机,但是却引发了其他更多的危机。从某种角度来说,水利工程是以人类利用为出发点的设施,其要担负着为人类公共服务的功能。人类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这也迫使水利工程要抛弃单一的功能限定,而肩负更多的功能。比如,过去城市内部河道的渠道化和硬质化,这样虽然可以满足城市防洪的需求,却迫使人们远离了本来可以亲近的河道。现在兴建的水利工程,人们已经从多种功能角度去思考和设计,很多城市河道不仅去除了硬化的堤防,而且都建有亲水平台,恢复了河道的多功能特性。

3 小结

水利工程是人类为开发利用和调配水资源而兴建的基础设施。根据新的治水理念,水利工程不仅要担负本来有的工程功能,更要从景观角度,探寻水利工程与人类、自然更加和谐的存在机制。本文以水利工程景观化为入手,提出了水利景观化的概念,探讨了当前实现这样目标存在的主要问题,其对我国促进水利工程与景观生态的有机融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參考文献

[1] 董仁哲.生态水利工程原理与技术[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2] 董仁哲.生态水工学探索[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3] 髙甲荣,等.河溪近自然评价--方法与应用[M].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水利工程概念景观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景观别墅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重大水利工程复工风采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营改增对水利工程造价的影响
幾樣概念店
欢迎订阅《ANSYS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安徽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创新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