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WeWork和它的中国学徒们

2018-06-05

第一财经 2018年20期
关键词:优客写字楼学徒

不要轻易认为,随着滴滴和优步的合并,以及摩拜被美团收购,共享经济的光环会就此黯然失色。这个中国创投界为之着迷的概念,不断在寻找新的生长空间。

就在2018年第一季度,投资相对冷静(只是年初疯狂追捧区块链)的阶段,共享经济新的着力点找到了:4月,共享办公概念的创立者WeWork不仅拿下上海最贵的写字楼,还以4亿美元全资收购本土联合办公品牌裸心社。同期,中国联合办公市场还发生了两笔交易,这样一来WeWork、优客工场和P2在中国的项目数量几乎都翻倍了。从技术媒体的角色裂变而来的氪空间也在今年进军香港写字楼。

崛起于2015年的中国联合办公市场,就这样在3年后迎来了投资与整合的高潮期。如今看来,2015年可以看作本土联合办公领域的元年,上百家公司迅速涌现出来—办公室不叫办公室,叫社区,来上班的人称为会员,每平方米多少租金的算法也过时了,按单个工位收费正在流行。WeWork的中国学徒起步之时,正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下简称“双创”)的热烈氛围相映成趣。

双创氛围的核心在于,原有的行业规则都要“被创新”。但联合办公触动的是哪个传统行业?却也不好轻易下判断了。

同样是在2015年,地产商SOHO中国声称为年轻的互联网创业团队设计了一款新的移动办公产品:SOHO 3Q。这被视为传统地产商的转型之举,也意味着联合办公衍生自地产业务。但SOHO 3Q灵活的工位出租与租赁周期,尤其是共享的咖啡和打印机,都打破了SOHO传统的写字楼生意模式。此外,潘石屹将新的目标客户锁定为:那些处于初创期、无法长期租用固定办公室的创业团队,以及有短期使用办公室需求的商旅人员。这也正是优客工场、氪空间锁定的市场。

浪漫主义并非没有。想象一下,早晨,你拎起手机和电脑来到办公室,穿过挑高的空间,走到“你的”办公桌上工作,并和其他公司的员工一同免费使用办公区内提供的Wi-Fi、复印打印、会议室、咖啡等服务,没准不久后你们就熟识起来—这完全不同于格子间里的体验。

在一个大型空间里,切分格子间作为个人工位,是现代社会早期奠定的办公室形态,坦白说,这多少有点工业化流水线的味道。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职业的诉求也在不断变化。职业装越发个性化,公司人对于工作空间、时间等方面的观念也在随着时代更新。WeWork创业之初,也是要改变互联网时代人们的办公体验,颇具野心的创始人认为,进而这家公司也可以改变世界。

如今,WeWork已将市场扩展到20个国家,并启动住宅项目WeLive和健身房项目Rise,盈利性质的WeGrow小学也将于9月开业,成立不过8年的年轻公司已经开启了全球化及多元化的图景,这种速度在前移动互联网时代是无法想象的。

尽管新业态背后的訴求类似,WeWork和它的中国学徒仍有根本区别。摩根大通、西门子等大公司进驻WeWork,购买地产,使其正式图谋主流商业角色,而它的中国学徒们仍在精细盘算租售生意的利润空间,这更像是一份实在的地产新生意,它们并没有更多心思改变世界。

猜你喜欢

优客写字楼学徒
金光现代学徒班感恩教育的实践
巨亏5年后,优客工场流血上市又能如何?
新天萌馆:写字楼里的“建筑梦工厂”
魔术师的学徒
中高档写字楼租赁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打造城市创业创新平台山东首家“优客工场”亮相
WeWork在纽约起诉优客工场侵犯商标权
台商萧俊丞在都市写字楼里开菜地
论《学徒的神仙》的叙事策略
澳大利亚学徒培训规模呈下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