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读记》教学设计
2018-06-05邢丽霞
邢丽霞
(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管理局七星农场第二中学 黑龙江佳木斯 156300)
教学目标:
1.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2.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从中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并受到感染。
3.能够在拓展内容中将自己所学方法迁移应用。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是如何通过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表达人物的感情。
教学难点:将学到的表达人物感情的方法应用于课外知识中。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名言导入,直奔主题
1.一日无书,百事荒芜。 ——陈 寿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 甫
3.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 向
同学们,这么多诗句都告诉了我们读书的好处,但大家不知道在台湾作家林海音生活的那个年代,读书只是有钱人的享受,而作为家境清贫的林海音,怎样才能读完一本又一本心爱的书呢,那就只能是到书店——(板书:窃读)
二、感知主要内容
今天就让我们继续学习《窃读记》。打开书,浏览文章,看看作者围绕“窃读”讲了哪些事情?
学生汇报,同时出示课件:
当她一放学的时候,( )
当书店人很多的时候,( )
当下雨天的时候,( )
当饭店飘香的时候,( )
当夜幕降临的时候,( )
谁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串连每一部分内容,概括课文大意。)
三、围绕中心句品读滋味,体会写法
1.是啊,毕竟“窃读”不是正大光明的,那种滋味难以言说,课文中有一句经典的话,把这种滋味都表达出来了。
学生汇报,出示: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作者“窃读”的滋味是怎样的呢?请提取出两个最关键的词语。
板书:快乐 惧怕
2.过渡:是啊,作为衣食无忧的同学们,我们已无法亲身感受到那种窃读的滋味,但是作者笔下的文字是鲜活的。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看看文章哪些文字会传递出作者复杂的心境?请同学们找出相关段落,并做批注(哪些是表现惧怕,哪些是表现快乐)
3.文中哪些文段表达了作者这种复杂的心境?
学生汇报,相机出示课件:
(1)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挤过去。
a.读,想象画面,出示动词,通过踮的意思联系生活感受惧怕。
b.踮是怎么个走法?脚尖点地走。
c.你平时去书店都怎么进去?
d.小海音为什么踮着脚进去啊?怕老板发现
这就是窃读的滋味啊!一个踮字诉说着她的惧怕。她走得这么的小心翼翼,我们应该读得——轻一些;声音小一些。
e.朗读感悟。
(2)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a.师:小海音,你为何快乐?你头发都挤乱了,不理理吗?
b.师:我们一起感受一下这份快乐。齐读。
c.师:她说出来了吗?这是——(心理活动)
d.师:用这段话中的一个词概括这样的快乐叫:暗喜
(3)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a.师:昨天明明放在这,怎么不在了呢?我找啊找,突然眼前一亮——
b.师:千万不能卖掉了,昨天看到了那个女孩一个人走了,还不知道故事的结局呢。那本书呢?抬头一看——
指名读:直到最好的肯定后全班读。
这就是窃读的滋味啊!一个啊诉说着她内心的快乐。
这就是窃读的滋味:我很快乐,也很惧怕。齐读。
(4)“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a.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
b.“饿狼”给我们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却把自己比作“饿狼”,那样“贪婪地读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现出作者如饥似渴地读书。)
c.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吗?说一说。
d.结合生活体验,相机指导朗读。
(5)“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作者怎样写出高兴的心情的?——动作、心理描写)
a.哪句是她的真心话:怎么喊?指名读
b.那那句假话该怎么说:指名读。要装得像点。
男生读表面的,可以做动作;女生读心理。
这都是为了什么?读书
c.心口不一的心理活动让我感受到窃读的快乐。
总结写法:作者通过对发愁的表情和快乐的内心对比描写。
过渡:作者窃读时既快乐、又惧怕,源自于她对“知识的渴求”
板书:渴望读书
四、主题阅读,以文带文
1.在主题读写中也有一篇同名的文章,请大家画出文中表达这种复杂窃读的心理的句子。
2.同桌互相读一读。
3.学生汇报。
(1)在众目睽睽下,我几乎是狼狈地跨出了店门,脚跟后面紧跟着的是老板的冷笑:“不是一回了!”不是一回了?那口气对我还算是宽容的,仿佛我是一个不可以再原谅的惯贼。(通过书店老板粗暴、冷漠的人物形象反衬我对书的渴望。)
(2)我再施惯技,又把自己藏在书店的一角。当我翻开第一页时,心中不禁轻轻呼道:“啊!终于和你相见!”(通过心理描写把我对书的热爱表现得淋漓尽致。)
4.请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记住,你是吃饭长大,读书长大,也是在爱里长大的!
这两个长大分别指什么?(“吃饭长大”指的是身体的物质需求,“读书长大”则是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心灵,一个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书籍的滋养。)
五、总结拓展
1.学文至此,我相信同学们的内心一定又积累了一句关于读书的名言: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课件出示)
总结:孩子们,让我们好好读书吧,因为我们是( )长大的,也是( )长大的。
2.再识林海音
林海音,曾先后就读于北京城南厂甸小学、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任《世界日报》记者。 不久与报社同事夏承楹结婚。在北京,她完成了从学生到新闻记者、从少女到为人妻母的转变,北京是她文学之路的起点。因此她的作品中具有浓厚的老北京味儿。
林海音的创作非常丰富,她将北京的生活点滴写成《城南旧事》一书,深得读者喜爱,被译成多种语言。1948年8月同丈夫带着三个孩子回到故乡台湾,任《国语日报》编辑。1953年主编《联合报》副刊,开始文艺创作,并兼任《文星》杂志编辑和世界新闻学校教员,1967年创办《纯文学杂志》,以后又经营纯文学出版社。她在台湾仍以办报、办刊、写作、出版为主,联络了大批在台的文化界人士,提携了大量 台湾的文学青年,出版了众多文学名作,被称为台湾文学“祖母级的人物”。
3.推荐阅读《城南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