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叉、逆行、双克氏针内固定在锁骨中段骨折治疗中的体会

2018-06-04戚伟

健康大视野 2018年2期
关键词:内固定交叉

戚伟

【摘 要】目的:通过对克氏针使用技巧的应用,分析交叉、逆行、双克氏针内固定在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采用的交叉、逆行、双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全部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病人满意度分析和探讨。结果:骨折愈合良好,功能恢复理想,治疗费用满意。结论:在锁骨中段骨折治疗中,交叉、逆行、双克氏针内固定创伤小,费用低,疗效可靠,尤其适合基层医院经济条件差以及不希望二次住院治疗的患者。

【关键词】克氏针;锁骨中段骨折 ;内固定 ;交叉; 逆行

Abstract:Objective: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Kirschner's technique,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application value of cross, retrograde and double Kirschner pin internal fix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lavicle fracture were analyzed.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3 to January 2017,and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of the patients we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Results: the fracture healing was good, the function recovery was ideal, and the cost of treatment was satisfactory. Concl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middle clavicle fracture, cross, retrograde and double Kirschner wire internal fixation is less invasive, less expensive and reliable, especially suitable for patients with poor economic condition in the grass-roots hospitals and those who do not want to be hospitalized for two times.

Key words:kirschenr pin;fracture of the middle clavicle;internal fixation;cross;retrograde

【中图分类号】R29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2-0-01

锁骨骨折为常见的骨损伤,在成人中约占全身骨折的2.6%-4%,其中中段骨折占锁骨骨折的75%-80%[1],在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治疗中常见有钢板内固定、髓内固定、外固定架固定等,我院对一部分锁骨中段骨折的患者进行了切开复位交叉、逆行、双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治疗效果及病人满意度均非常理想。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以来,共有22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采用了交叉、逆行、双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其中男性15例,女性7例,年龄在21-65岁,平均年龄45.5±2.1岁,闭合骨折20例,开放骨折2例,粉碎性骨折18例,单纯骨折4例。

1.2 纳入标准

1根据x光片表现,所有病人均为Craig锁骨骨折分型中的第一组即中段骨折;2年龄在18周岁以上可以配合臂丛或局部麻醉的;3新鲜骨折,无重要血管、神经损伤的;4经济条件差,不希望二次住院手术治疗的。

1.3 手术方法

采用臂丛或局部麻醉,患者采用平卧位,以骨折处为中心,取锁骨上面横行小切口,切口以能显露全部骨折线长即可。折端骨折块不做刻意剥离,尽可能保留软组织连接,显露远近折端髓腔,清理折端,先将一枚克氏针由近折端髓腔钻入,于近胸锁关节方向钻出皮外,再将克氏针拔出,调转方向,针尾沿已钻通的通道钻出皮外,将克氏针拔至针尖平断端备用。再将另一枚克氏针由远折端髓腔钻入,钻出于锁骨远端肩后外侧,同样调转方向穿出,针尾在肩外,然后行骨折复位,鼠齿钳或结合钢丝捆绑临时固定,分别将两侧克氏针逆行穿入两侧髓腔,锁骨近端穿出的克氏针平皮质外缘,肩后外侧两枚克氏针沿皮肤根部压低皮肤后打弯,剪断,皮肤切小口,用持针器分别钳住克氏针针尾,旋转按压至胸骨端穿出皮质约0.5cm,这样既可以保证近端足够的皮质外长度防止退針,又可以减少针尾对肩部皮肤的针刺疼痛,避免皮肤磨破外露。用7号丝线捆绑固定骨块后去除临时固定,冲洗,缝合切口。

1.4 术后治疗

术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分别于术后3-14天出院,平均住院天数7天,术后一般伤肢吊带保护4-6周开始肩关节功能练习,分别于术后1个月、3个月、半年、1年随访。

1.5 骨折愈合拔针标准

锁骨无叩痛,x光片显示骨折处有连续骨痂通过,骨折线模糊、消失。肩关节活动基本不受限。

2 结果

随访过程中拍片检查,骨折稳定,未见克氏针退针、弯曲、断裂、骨折再移位,有4例因锻炼不理想并发肩周炎,经医生指导锻炼后功能恢复良好。全部患者在1年内骨折愈合拔针,门诊处置,未住院。拔针时肩关节功能评分按照neer评分:优17例 ,良5例,可0例,差0例。住院治疗费用无超过5800元,平均费用4200元。对治疗效果及治疗费用的整体满意度:非常满意19例,满意3例,不满意0例。

3 讨论

在锁骨骨折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中,钢板内固定是目前首选的治疗方式[2]。但钢板固定的并发症[3],如内固定物失效,感染,再骨折等也不少见,尤其费用高,需二次住院手术的弊端也限制了一部分病人的选择。克氏针内固定作为传统的固定方式在价格低廉及可以避免二次住院治疗方面有较大的优势,不过克氏针固定中的退针、弯曲、松动常常导致骨折愈合不良,针尾的疼痛、外露不耐受等不足[4][5]导致克氏针内固定的使用有所减少。但克氏针内固定作为髓内固定的一种方式,有着很多优势,如尽可能应用小的切口显露骨折、少剥离骨膜以尽可能减少对愈合的影响、操作方便、可在局麻下进行、无螺丝钉孔影响骨强度等,北京积水潭医院就有这方面的观点[6],而临床医生们也在不断努力通过改进手术技巧来发挥克氏针内固定的优势,弥补不足[7][8][9]。本文采用的交叉、逆行、双克氏针内固定方法有明显的优点:1可根据髓腔大小选择适当粗细克氏针,双克氏针在髓腔内可形成交锁,增强稳定性及强度;2交叉由远近折端分别钻入,有足够的髓腔内走行距离,保证力臂长度;3 两枚克氏针不同角度的穿入穿出,可以在髓腔内形成x型的交锁结构,减少了退针及旋转的几率。对于锁骨内、外1/3骨折,克氏针无法形成足够的力臂而不能达到固定强度而不建议应用。当然任何一种固定方法都不是完美无瑕的,医生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交叉、逆行、双克氏针内固定在锁骨中段骨折的治疗中,可以有效的规避退针、弯曲、松动等风险,而且创伤小,费用低,疗效可靠,对于经济条件差又不希望二次住院治疗的病人,不失为一种现实的、理想的选择,尤其在基层医院,更有应用空间。

参考文献

周淑平 石承潜 锁骨骨折的诊疗进展[J]中外医学研究 2013 11 [1]152-153

陈安民 田伟 骨科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 391-392

雷雨后 锁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失败原因分析 [J]医学前沿 2016 5 [13]121-122

崔永红 锁骨骨折克氏针内固定失败原因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 2012 22 [20] 4448

陈金刚 刘兵 锁骨骨折3种手术方法的比较 [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 28 [23]3225-3226

榮国威 王承武 骨折[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590-591

黄富远 改良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中1/3骨折疗效观察 [J]右江医学 2013 41[2] 257

张国文 双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中外1/3骨折探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1 [4]

贾小旺 锁骨骨折克氏针内固定的并发症及预防 [J]中国医疗工程 2011[3]36

猜你喜欢

内固定交叉
菌类蔬菜交叉种植一地双收
交叉线掉话率高的小区优化整改
内、外固定联合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疗效观察
跟骨骨折采用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分析
颈后路非融合寰枢椎内固定技术治疗Anderson Ⅲ型齿突骨折的临床研究
连一连
解剖型髓内钉内固定术操作过程中导致医源性骨折的危险因素及预防
基于Fast-ICA的Wigner-Ville分布交叉项消除方法
双线性时频分布交叉项提取及损伤识别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