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情境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2018-06-04林琳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18期
关键词:护理学实训教学法

林琳

【摘要】运用情境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过程中体会到不同角色的所思所想,以帮助护生提高人文修养以及与病患沟通的能力,为患者及患者家属提供更好的照护。

【关键词】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 情境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8-0-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具有高情商的护理人才成为了护理学学基础教学所关注的重点,本文就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中如何进行采用情境教学法以及其重要性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尽最大力量使培养出的护理学生符合现代护理人才的高标准以及严要求。

这种教学方式其实就是一种情境模拟活动,为学生创造尽可能接近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来,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具体去体验某种行为的过程及感受。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潜在的沟通交往能力、决策能力、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设计学习情境,使得学生在情境模拟的过程中可以得到新的体验。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将一些比较枯燥的知识变得鲜活生动,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那么如何才能有效的在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呢?通常我们可以采取多情境表演的形式:例如将6名左右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其中2名学生扮演患者家属、1名学生扮演带教护士、1名学生扮演实习护生、1名学生扮演病人、一名学生扮演医生等等(根据分组人数的多少来具体分配人数)。具体实施过程如下:(1)准备工作:教师提前向学生详细介绍本次活动、教学目的、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和意义等,并可在课前要求学生根据病例去发现和解决问题,提出相应的护理诊断和解决方式。(2)具体操作过程:扮演患者的同学根据预设好的情境做出相应的表现,扮演家属的同学则在一旁守护照顾患者,扮演医生的学生进行诊治,由扮演实习护生的学生进行相关的护理操作,扮演带教老师者则对操作进行指导。而在整个情境教学的过程中应要特别注意根据实际情况来分析问题,根据患者的实际需要进行护理。同时,在整个护理的过程中,护生还应当随时关注患者的情况,而不是仅把患者当作操作的对象,贯彻整体护理的原则,并适时进行健康教育。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可让学生就在情境表演过程中的感受进行分享,并对每个小组的表现进行点评,就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方案。

可见,在护理学基础实训课程过程中采用情境教学法,并不是简单的让学生进行情景剧的表演,而是应该尽可能贴近真实的临床情境,让护理学生能够尽快和临床接轨。所以,情境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在于:

1.帮助护生更好的体察患者需要。作为护理人员,掌握各类操作技术只是作为护士的敲门砖,而要当一名符合现代护理需求的高素质的护理人员,要能够体察在医疗环境中不同角色的感受,并在工作的过程中尽可能照顾到每一个人尤其是患者及其家属的感受。在临床上,一些护患纠纷之所以会发生,原因就是在于护患双方在交流时没有很好的去体察到对方此时此刻的需要,如果双方甚至是只有一方在此时可以体察到对方此时的需要,护患冲突发生的概率就会减少。此外,当护士能感受患者到患者所感之时,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就能够有目标性的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以便对患者实施个性化的符合实际的整体护理。

2.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创造力[1]。护理专业在校学习期间,为了将来能更好的适应临床工作,会将繁琐、细致的护理操作反复的进行练习,如果仅是原始的机械重复练习,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甚至丧失学习的动力。而如果采用情境教学法,可以让枯燥的学习过程变得生动而鲜活,每一次情境表演都能够让学生获得不同的体验,每一次的学习都会有不同的效果在其中,加深对护理操作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学生在情境表演的过程中,可以找出不同的问题,而在情境表演之后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的分享和交流,让学生可以获得尽可能多感悟,随后,教师的点评也可以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在今后的工作中主动加以改进。

3.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增强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在护理学基础实训课程中采用情境教学法,除了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的人文素养外,对教师也存在良好的促进作用,此正是所谓的“教学相长”。采用多情境表演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前需充分考虑到每个角色的状况,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更全面的考虑问题,学生在进行情境表演时,还应考虑学生所体现出来的角色特征的合理性,并能够对学生在表演过程中的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当遇到学生处理得不合理甚至是无法处理的问题时,教师要给予恰当的指引和指导,这对教师的教学提出来更大的挑战。当然,教师也能够在学生交流和分享的过程中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这也能够拓展教师的思维。

4.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在社会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人们对护理的需求日益增加,选择护理专业的学生人数也日益增多。为满足社会需求,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水准护理人才。完全采用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护生的现实需要。除操作技术外,现代社会也要求护理人员具有更高的情商,能够在出现突发事件时表现出良好的事件处理和协调能力。

总之,在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过程中采用情境教学法,能够有效改变传统课堂教师“一言堂”的状况,这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师生的创造性思维[2],促进师生共同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

参考文献:

[1]刘琼.情境教学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應用[J].新校园, 2017, (438): 97-98.

[2]马丽杰.基础护理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模式设计及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6(26).

猜你喜欢

护理学实训教学法
《护理学杂志》稿约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探讨
仲景护理学思想初探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