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读学科语文教育硕士实习期第一堂课生成的个案研究

2018-06-04郝玉琦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18期
关键词:个案研究

【摘要】本文为在读学科语文教育硕士实习期的第一堂课生成的個案研究。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成长史对于个人的影响;在读学科语文教育硕士实习期第一堂课的生成;在读学科语文教育硕士如何更好的完成在校实践期间的职前培训。借此大家对语文职前教师有更深入的了解,进而助于更好的完成在校实践期间的培训,促进教师培养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在读教育硕士 第一堂课 个案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8-00-02

一、文献综述

本文将从反思性教学理念中引用部分理念,反思性教学理论强调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使得教师在其专业发展中处于主动地位。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发展也是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在读教育硕士逐渐成长为"反思性实践者",这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前提和基础。

通过对概念的梳理可知,教师实践性知识更倾向于教师个人的成长。本文则只是选择其中涉及的部分概念,为在读学科语文教育硕士在实习期间,第一堂课的个案研究进行理论研究,使大家对此有更深入清晰的理解。

二、研究设计

1. 研究思路

本文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成长史对于个人的影响;在读学科语文教育硕士实习期第一堂课的生成;在读学科语文教育硕士如何更好的完成在校实践期间的职前培训。着重记录研究在实习期间的第一学期的第一堂讲读课的生成,分析在读学科语文教育硕士如何更好的完成在校实践期间的职前培训。

2.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D师范高校的两名学科语文教育硕士一年级学生。该专业在入学期间即开始实习校内外双导师制度。为了研究结果具有相对普遍性,二人分别实习于初中、高中,经本人同意,分别记做Q生和Y生。

(1)Q生,女,父母为语文教师,本科毕业于新闻学专业,2017年9月入学。同年10月进入S高中实习,12月中旬讲授了第一课《归园田居》。

(2)Y生,女,父母为工人,本科毕业于汉语言文学专业,2017年9月入学。同年10月进入F初中实习,12月中旬讲授了第一课《小狗包弟》。

3.访谈提纲

(1)家庭和本科教育对于第一堂课生成的影响。

(2)第一堂课遇到了哪些困难、怎样解决的?

(3)第一堂课后的自我反思是怎样的?

三、研究发现及讨论

1.Q生

(1)成长学习经历

Q生本科是L大学新闻系学生,学习过现代汉语和写作,并未涉及其他相关专业课。父母都是语文教师,成长满是书香。

对于Q生来说,家庭影响是很深的,本科的学习给她更多的是落落大方的口语表达。但真正开始进入系统的语文学习是在D师大研究生期间。

(2)第一堂课生成

Q生选择了《归园田居》(其一)作为自己的上课篇目。在初次备课中,目标定为“探寻每个人心中的桃花源”。老师认为该目标没有达到高中生的高度,并提示高中生阅读古诗文要能做到“知人论世”。经过几次修改,最终Q把教学目标定为了“让学生了解陶渊明对于‘放弃的选择”,理解陶渊明的独特人格。

试讲第一次没有学生,Q生20分钟讲完了全部内容,但是不知道把握时间,只能不断的确定教学内容和流程。下一次试讲有了学生,老师非常认真,找出了14处存在的问题,大部分都是围绕着“上课中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不够”。

在反思过后,Q生将教学目标改成了“通过学习这篇诗文,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说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派”,加入了陶渊明之前以隐待仕之苦和之后的纵情山水田园之乐。

(3)课后反思

对于自己的这两节课,Q总体来说还比较满意,当我问到她自己在哪方面获得了成长时,Q笑着表示:“我觉得自己很多方面都获得了成长,对学情的把握和与学生的沟通可能是我最大的收获吧”。

2. Y生

(1)成长学习经历

Y生本科就是师范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所以基础知识还是相对完善的。但随着时间推移,Y自己也表示其实忘记了很多。

对于Y生来讲,在本科阶段学到的多数都是理论,而且很多都是应试性的理论背诵。而到了研究生期间,Y生发现理论到实践的不容易。

(2)第一堂课生成

Y生定了讲《小狗包弟》这课。由于受到文本细读课的影响,Y生对于课文解读过细。“老师觉得不应该讲成大学的现当代课,只有一堂课,我这样都讲不完一半”。最后Y生决定以“长文短教”的方式来讲这一堂课,可以在规定的课时内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第一次试讲没有学生,用时18分钟,她觉得内容有些空,于是填入了关于描写的内容。第二次试讲有学生,她发现结尾太苍白。之前的教学设计中,对于悲悯情怀的解读都停留在口号式的宣讲,经过研究专业书和知网论文,对悲悯情怀有了新的认识。在第二天的讲课中,Y生对于本课的升华更加自然。

(3)课后反思

Y生提供了她的反思日志。

“课堂提问不够具体、不够有效、不够逻辑严谨。应当将课堂问题具体化。加强课堂提问有效性。避免下意识的问题,这样也会避免学生对提出问题的懈怠”。

在教学反思中可以看出Y生对于自己的课是有比较深入的反思。据笔者了解,该校教育硕士都有自己的教学反思日志。

四、结论和建议

1. 研究结论

通过对Q生、Y生的实习期第一堂课生成的个案记录与研究,可知在家庭影响和本科教育的前提下,的确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读期间的专业课和教师指导是第一堂课成功的基础。语文学科专业知识会更好的对语文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随着专业知识掌握的增多,逐渐降低备课过程的依赖性。在第一堂课课后的反思则是专业素养的体现。

由于入学时间尚短,学到的专业课不完整。对于第一堂课的生成过程相对漫长,仍然不能很好的把握教学重难点,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仍然缺乏了解。但是仍然可以看到在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中的能力,Q生和Y生都注意学生的主体性,关注最后学生的听课状态。

2.研究建议

通过研究可知,D师大学科教育专业的培养计划还是相对完备的。对于在读生而言,应当多读一些教育类和中文专业书籍,注意读书学到的理论和实际教学的联系。很多方法都是看似简单,但实际应用中则很困难。

Q生和Y生都注意了教学反思,在试讲中发现问题,快速解决。反思的形式多种多样,日志是其中的主要形式,可以养成写教学反思日志的好习惯。在反思中逐渐增强自我教学能力,更好的促进专业成长。

五、结语

以往的研究主要针对于初任教师或者专家教师进行个案研究,鲜有研究在读教育硕士的第一堂课生成的情况。本文则是希望通过对在读学科语文教育硕士第一堂课的生成个案研究,使大家对语文职前教师有更深入的了解,进而助于在读硕士更好的完成在校实践期间的职前培训,促进教师培养事业的发展。

由于本人能力有限,对于研究中的理论思考和现象整理仍有不足之处。理论相对浅显,记录过程由于笔录较多,缺乏互动和情绪。再者被研究者二人都是女生,对于男生的相关研究仍是欠缺。这些问题有待日后进一步研究探索。

参考文献:

[1] 李莉春.“行动中反思"的实践认识论评述及其对教师发展的意义[J].教师教育研究,2007(6):15.

[2] 余映潮.长文短教,妙在选点—例谈阅读教学设计的诗意手法[J].《语文教学通讯》,2012(26):19-20.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试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 起明仁.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发展——新课程改革中的案例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4.

作者简介:郝玉琦(1993-),女,黑龙江省哈尔滨人,东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中文,学科教学(语文)。

猜你喜欢

个案研究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相知碰撞、回归成长:同伴互助学习需求调查——基于D大学的个案研究
安第斯高原卡哈马卡排箫个案研究
何谓中国艺术?——在全球景观与个案研究之间
高校青年教师发展个案研究
ICF-CY在学前融合教育中的应用探索——个案研究
法律英语中形容词搭配及其模糊性探讨——基于USC语料库的reasonable个案研究
非母语者汉语交际策略个案研究
农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个案研究
中共党史学个案研究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