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传统文化视角与小学语文阅读方法

2018-06-04王霞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18期
关键词:阅读方法小学语文

王霞

【摘要】在良好的文化阅读氛围的熏陶下,每位学生都会成为阅读的爱好者,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也会大大提升。教师在教学时还应该注重引导学生以读为根本,教会学生精读和泛读,让学生学会理解的读,传情的读,读出情感,读出韵味,从读中体会到文学的优美,从读中体会到中国语言文字的独特之美。

【关键词】传统文化视角 小学语文 阅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8-00-01

教师应该给予学生一些课外阅读的时间和空间,仅仅阅读课本文章会严重阻碍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会下降,因此学校应该设定专门的阅读室来供学生阅读,为学生提供一个安静清雅的阅读场所和阅读空间。

一、引导学生“读”

经常课外阅读可以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为他们今后习作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课内阅读除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更侧重的就是使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方法的指导是必须的,但要掌握这种阅读方法,还要通过大量的阅读,并形成一种习惯。学生在运用多种阅读的同时自身要理解,理解之后必须能够运用,知识是必要的,但是这种知识必须成为习惯。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能够达到‘行的地步,才算具有了这种生活的能力。"因此,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更多地需要在课外阅读实践中逐步养成。“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大多会采用自由朗读、默读、分角色读、齐读、指名读等阅读方法,这样能收到一定的效果。但要真正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我觉得不妨试试以下方法:(1)通读,整体感知课文。(2)扫描,把握重点,做到心中有数。(3)精读,围绕老师提出的问题,自己喜欢的句段,及自己不懂的地方,圈点批注。(4)摘抄,把文中写得最好的词句段落摘录下来。

二、教会学生“品”

在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品味课文。(1)品味语言,抓住文章中的优美词句段落身临其境地去阅读,去想象,去感悟,去欣赏。(2)品味情感,让学生走进课文,进入角色,去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体会邱少云被火包围着作者的心情时,我先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想,假如你就是作者,你看到自己的战友被火烧死的情形,你的心情是怎样的?然后再阅讀作者心里难过的这段话,这样读者自然和作者的感情产生了共鸣。总之,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只要多动脑筋,大胆创新,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灵活运用以上四种方法,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是学生为兴趣而自主获取信息的一种学习途径,课外阅读主要是学生为需要而阅读,为实用而阅读,它关注的是文章的内容而不是文章的形式.如今小学生课外阅读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课外阅读则是指教材以外的辅助性阅读、自主选择的各种作品的阅读,这种阅读大多是在课外由学生独立完成,下面我谈谈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一些个人体会。学生在默读时,如果经常伴有标划、批注、摘录、做笔记、列提纲、画图表等笔头活动,会更有助于提高阅读效率。阅读能够充实一个人 ,将小学生爱闹爱玩的多余精力运用到阅读中,使他们徜徉在书的海洋里。当然,阅读还可以增加自身的修养,可以使人博学多才,可以答疑解惑,让学生对于未知的未来有一个美好的展望。阅读还可以使人更加了解世界,了解人类,了解自己,读书可以引领我们到很多去不了的世界,读书可以作为无聊时的消遣,也可以作为取得文凭的工具,当然小学语文不需要考虑文凭一说,但它却能激发学生们的阅读兴趣。随着网络的崛起,小学生的课外时间被各种影像,动画片所吸引,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时要有自己的一套独特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只有有了阅读的兴趣才会提升阅读的质量。

三、鼓励学生“评”

我们在阅读、品味、分析后,还可以鼓励学生大胆评论。“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无论是语言文字还是思想内容,鼓励学生批判地继承,敢于评价敢于创新,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只要言之有理。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被调动起来了,但光有兴趣而毫无目的、不求方法地在茫茫书海中"潇洒走一回",我想收效是微乎其微的,课外阅读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常有家长反映:老师,我给孩子买了许多书,而他也都喜欢看,可怎么就没觉得他各方面能力地提高呢?我想问题大多由于学生的阅读方法不对。因此,我们教师应教予学生阅读的方法,让他们不仅爱读书,而且会读书,从书中汲取所需的营养。

1.指导写读书笔记。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可以摘录下来,积存进自己设立的“词库”中,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了丰富的语言积累。目前许多学生将读书笔记作为一项硬性任务,我想我们可以将读书笔记做得更鲜活一些,比如做成贺卡、书签等,这样阅读就会变得更精彩,更有实效。

2.指导速读。在现代社会当中,对信息的筛选能力和筛选速度尤其重要。如果每篇文章都字斟句酌,则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跟上时代的步伐。作为教师的我们应指导学生根据自身所需选择读物进行速读,当然在速读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对内容的理解,这样学生们就能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

积极的语文阅读课堂应该是积极的,学生有独立思考,合作,自主学习的时间,课前有自己的感悟,探究和发现,课上会与老师同学积极探讨,对于学术问题敢于积极发言,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或创造性的见解,这才是一种学生积极阅读学习的状态,一种健康的学习方式。最后,教师应该注重学生阅读的环境,环境的好坏会影响到学生的阅读心情。

参考文献:

[1]李国栋.《阅读教学的理论困境》[J].《语文教学通讯》,2016年第5期.

[2]郝毅.《探析建构主义指导下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J].《科教文汇》,2013年1月.

猜你喜欢

阅读方法小学语文
书香阅读 心灵成长
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