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影片《1944》看:爱沙尼亚人之间的战斗

2018-06-04窦超

轻兵器 2018年5期
关键词:冲锋枪爱沙尼亚手榴弹

窦超

影片历史背景

爱沙尼亚是东欧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之一,国土面积只有45227平方公里,人口130余万,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国。其民族构成主要是爱沙尼亚人、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爱沙尼亚作为一个民族,形成于12~13世纪,其领土曾经先后被普鲁士、丹麦、瑞典、波兰、德国占领。从1710年开始,在长达2个多世纪的时间内,爱沙尼亚成为沙皇俄国的一部分。1918年2月,趁着沙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失败和“十月革命”时期的混乱,爱沙尼亚的德裔居民发动暴动,并将德军引入爱沙尼亚。1918年3月3日,苏俄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同时,苏俄将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及乌克兰地区割让给德国。当年11月,临近战败的德国也爆发了革命。苏俄趁机宣布废除《布列斯特和约》,试图将割让的领土收复回来。在这种情况下,爱沙尼亚宣布独立,并在德国人的支援下抵抗苏俄军队的进攻。最终,苏俄政府于1920年2月2日与爱沙尼亚签署《塔尔图和约》,爱沙尼亚的独立获得了苏俄的承认。

然而,这一情况到了苏德战争爆发前夕再次发生变化。苏德通过1939年的秘密协议,将包括爱沙尼亚在内的波罗的海三国划入苏联的势力范围。苏联随即以武力为后盾,强迫爱沙尼亚并入苏联。1939年,苏联在取得占据爱沙尼亚某些港口和军事设施以及在有关地区驻军的权利后,于1940年6月出兵占领爱沙尼亚全境,随即对其民族主义者进行大规模逮捕和流放。1941年6月14日,也就是苏德战争爆发前8天,爱沙尼亚通过所谓的“公民投票”加入苏联,成为后者的一个加盟共和国。爱沙尼亚军队也随之变成了苏联红军的一部分。

爱沙尼亚人卡尔是德国党卫军第20师的一名机枪手,其在苏军坦克进逼的情況下,只得放弃阵地后撤,但随后被击毙

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军迅速占领了爱沙尼亚。爱沙尼亚的很多人将德军视为“解放者”,与其采取合作态度,并且组建一个由爱沙尼亚人组成的德军师,即影片《1944》中的德国武装党卫军第20师,也称为爱沙尼亚第1师。与此同时,仍有很多加入苏联红军的爱沙尼亚人在与德国侵略者作战。战后,与德国人合作的爱沙尼亚人遭到了苏联方面的严厉惩罚。

随着形势的发展,爱沙尼亚的独立倾向也一天天加深。从1980年代后期开始,爱沙尼亚更为快速地向着独立的目标迈进。1990年,苏联爆发“8·19”事件(又称苏联政变、八月政变),爱沙尼亚在第二天即宣布独立。1991年9月6日,苏联国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承认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三国独立。自此,爱沙尼亚第二次获得了独立。

正因为有这样的历史背景,爱沙尼亚人争取民族独立的想法一直萦绕在其头脑之中。这也就为德国法西斯利用这一思想创造了条件。其结果就是组建了武装党卫军第20师,影片《1944》中前半段的德军“主角”,即隶属于这个师。

武装党卫军20师由爱沙尼亚人组成,其领章上的“e”字母即代表爱沙尼亚。该师的前身是1942年8月成立的单位,后来加入武装党卫军第5“维京”师作战,1944年1月正式组建为师级单位。1945年5月,党卫军第20师向苏军投降。

安东加入苏联红军以后,其在堑壕内战斗中,向德军投掷苏制F-1手榴弹

德军有专人在堑壕内为射手装填弹药,但德军使用的武器弹药种类较多,装填时需要分辨

同样,加入苏联红军的爱沙尼亚人也在为自己的民族战斗。这些爱沙尼亚人组成的部队,就是后来著名的爱沙尼亚步兵第8军。1941年12月18日,苏联国防人民委员会发布命令,在乌拉尔军区组建爱沙尼亚第7步兵师。该师的组成人员主要是爱沙尼亚人。到1942年初,这支由爱沙尼亚人组成的部队总共拥有2.6万名士兵。有鉴于此,1942年2月10日,苏军分编出第2个爱沙尼亚步兵师,即第249步兵师。

后来,由于部队规模的不断扩大,到1942年9月25日最高统帅部决定成立第8爱沙尼亚步兵军,并任命爱沙尼亚人佩尔恩少将为该步兵军军长。到1942年底,这支部队的总人数达到2.7万人:第7步兵师1万多人,第249步兵师1万多人,后备团6617人。

此外,这支部队于1943年又组建了第221坦克团及由14架飞机组成的航空大队。在这支苏联红军部队中,爱沙尼亚人所占的比例达到了88.8%。

1942年12月,第8步兵军被调往加里宁,编入第3突击集团军,参加了解放大卢基的战役,并取得很大的战果。1944年9月17日起,第8步兵军进入爱沙尼亚境内作战。随后,该军又组建一支先造队向爱沙尼亚首都塔林推进。1944年9月21日,他们接到“明天解放塔林”的命令,并于22日11时30分冲进塔林。当天晚上,城内残敌被肃清,塔林宣告解放。由于解放塔林作战有功,苏军最高统帅部授予爱沙尼亚步兵第8军“塔林军”称号,授予第7师“塔林师”称号,授予第45独立坦克团“塔林团”称号,第249步兵师和第85炮兵团则被授予“红旗勋章”。

截止1944年11月24日,第249步兵师同其他苏军部队一起消灭了爱沙尼亚境内最后的德国侵略者,解放了爱沙尼亚全境。影片《1944》中的苏军“主角”,就隶属于该军249师。

如果从作战背景来看,《1944》影片的背景为1944年苏军对德军实施的著名“十次打击”中的第8次,即波罗的海沿岸战役。这次战略性进攻战役从1944年9月14日开始,一直持续到11月24日,解放了波罗的海沿岸地区除库尔兰半岛以外的全部地区。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爱沙尼亚步兵第8军以外,拉脱维亚步兵第130军和立陶宛步兵第16师也参加了这次规模巨大的战役。

影片内容概要

正如前面所述,影片《1944》中相互厮杀的两派主角是爱沙尼亚的民族主义者。影片开始就作了总体介绍:1940年,有5.5万爱沙尼亚人加入苏联红军,德军入侵后则有7.2万爱沙尼亚人加入德军。

影片前半段讲述了德军中的爱沙尼亚人抵抗苏军的故事,而后半段则讲述了苏军中的爱沙尼亚人解放自己家乡的故事。影片前半段的主角是德国武装党卫军第20师中的爱沙尼亚人,后半段主角则是苏军爱沙尼亚第8步兵军中的爱沙尼亚人。

1944年7月27日,在爱沙尼亚境内的坦能堡防线(即位于爱沙尼亚与俄罗斯边境城市纳尔瓦附近的一条临时防线)上,隶属于武装党卫军第20师的一个步兵排正坚守在阵地上。苏军投入大量兵力在坦克支援下,向德军阵地发动进攻。党卫军第20师的爱沙尼亚人顽强抵抗,付出很大代价后终于击退苏军的进攻,守住了阵地。这个受到很大损失的步兵排在战斗结束后,得到2名新兵的补充。这2名新兵是亲兄弟,名叫科斯蒂亚和安东,弟弟安东被机枪手卡尔·塔米克选作自己的副射手。一天夜里,这个步兵排利用夜暗通过雷区内的秘密通道,进入由武装党卫军中的丹麦人防守的阵地,随后在凌晨4时向苏军阵地发动突袭。苏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在经过激烈的壕内战斗后很快丢失阵地。

战斗结束后,一个官员前来看望士兵们。这个官员宣称经过历史研究,爱沙尼亚人也是雅利安人的分支,并向士兵们赠送希特勒亲笔签名的照片以鼓舞士气。谁知,士兵们并不买账,甚至拒绝接受照片和喊“嗨,希特勒”。官员走后,士兵们还在掩蔽部内大开关于希特勒的玩笑。同时,他们也对苏联没有任何好感,因为他们的家人很多都被当作不同政见者流放到了西伯利亚。接着,他们讨论苏德双方终究谁是侵略者,并为以后如果遇到苏联红军中的爱沙尼亚人怎么办而争吵起来。当他们争论不出什么结果而去战壕里喝酒时,哥哥科斯蒂亚却被苏军狙击手击中头部阵亡。

使用STG44突击步枪(左)、PPSh-41冲锋枪(右)的2名德军士兵

后来,德军下令实施“紫苑”撤退行动。机枪手卡尔等人就乘卡车撤退。在行进途中,他们遇到一些当地的反苏民兵,反苏民兵向他们索要苏制弹药,他们赠送了一些枪械和弹药。

随后,他们遭遇苏军空袭,遭到一些伤亡。排长决定将车辆留给伤员和孩子们使用,自己带领部下徒步撤退。在走到一个叫“Avinurme”的地方后,排长决定留下来与苏军打一仗。他们在道路旁边挖掘阵地并伪装起来。当苏军到达后,卡尔等人突然开火,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就在双方打得难解难分,并且都遭到不小伤亡后,苏军指挥官维耶勒斯大尉在战斗中发现对方在说爱沙尼亚语,就下令停止射击。双方在搞清楚对方同样是爱沙尼亚人后,就停止了战斗。双方站立起来,默然地看着对方。在苏军士兵的注视下,德军士兵开始缓慢后退并撤入森林之中。为此,维耶勒斯大尉还遭到了政治军官的严厉斥责。战斗中,战斗经验丰富的红军上士尤里‘约吉打死了卡尔,但却惊讶地发现他是自己的同乡。

此战结束后,爱沙尼亚步兵第8军的红军战士们将阵亡的德军士兵和己方人员埋葬在一起。红军随后继续迅猛推进,并解放了塔林。约吉上土按照从卡尔身上看到的地址,找到了卡尔的家。家里只有卡尔的妹妹艾诺·塔米克,约吉告诉她卡尔阵亡的情况,但没有说明是自己打死了卡尔。离开卡尔的家后,约吉一直感到自己背负上了沉重的心理負担。

后来,约吉前去接收自己部队补充来的新兵时,发现这3个人以前都参加过德军。3人中就有撤离阵地后跑回家,又来参加红军的安东。约吉告诫这些人要对以前的经历守口如瓶,只有这样才能活下来。

苏军继续清剿爱沙尼亚境内的残余德军,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在作战的最后阶段,维耶勒斯大尉等人抓住了一些被德军强征的爱沙尼亚男孩。在维耶勒斯和约吉等人决定将这些男孩释放时,却遭到政治军官的严厉斥责。约吉试图申辩这些人是无辜的,却被政治军官开枪射杀。就在政治军官要射杀同样拒绝杀死俘虏的维耶勒斯大尉时,远处的狙击手普罗科突然将政治官员击毙。随后,维耶勒斯大尉下令释放这些男孩,让他们脱掉军装后回家。

配备1944年式步骑枪的苏军士兵

手持MP40冲锋枪的德军士兵,其身处非常坚固的工事内

影片最后,普罗科带着约吉生前写好的信来到卡尔的家,并将信件交给艾诺。信中,约吉坦承自己打死卡尔的事实,表示要艾诺原谅并期待再次与她相会的愿望。

评析武器装备及防御工事

如果从军迷的角度来看,影片《1944》是一部制作非常精良的作品。影片中出现的武器装备和道具都非常考究,是那个时期的典型装备。如德军主要使用MP40冲锋枪、STG44突击步枪、毛N98K步枪等,还大量使用缴获的苏联PPSh41冲锋枪、PPS43冲锋枪。此外,德军的狙击手卡缅斯基使用的是一支苏联SVT40托卡列夫步枪的狙击型号。苏军主要使用二战时苏军的制式装备,如莫辛一纳甘1891/30式步枪、1944年式步骑枪、PPSh-41冲锋枪、PPS-43冲锋枪、DP轻机枪等,狙击步枪则是当时的主力装备——莫辛一纳甘1891/30式步枪的狙击型号。这些枪械都是二战时期苏德双方的主力型号,本文对这些武器的一些值得关注的细节进行探讨。

影片中的德军爱沙尼亚师,大量使用了缴获的苏制轻武器,这是符合历史事实的。实际上,在当时的情况下交战双方都在大量使用对方武器,不过影片中的苏联红军部队却没有发现使用德制武器的情况。仅就冲锋枪而言,影片中的德军就使用了3种不同型号的武器,即德制MP40冲锋枪、苏制PPSh-41冲锋枪、苏制PPS-43冲锋枪。

当安东兄弟被补充到卡尔所在排时,2人都是携带毛瑟98K步枪报到的。但班里的老兵对他们说:“这烧火棍没有什么用”,让他们把步枪扔到一边儿去。然后,他交给兄弟俩2支冲锋枪,一支苏制PPSh-41和一支苏制PPS-43冲锋枪。这实际上体现了当时步枪所面临的战术困境和冲锋枪在当时战场上的称雄地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次以机械化为主要特征的战争,地面武器装备的战术地位依附于以坦克为核心的装甲车辆。正是因为这一点,轻武器的战术作用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二战以前,以步枪为主的步兵轻武器的作用是在战场上消灭敌方地面作战的主力——步兵。而到了二战时期,地面作战的骨干力量已经变成了坦克。

影片中出现的德制24式木柄手榴弹

面对拥有极强装甲防护力的装甲部队,步兵轻武器的作用开始急剧下降,而炮兵和航空兵的火力加强。炮火安全界的范围一般为300m,即炮火的有效杀伤距离是在300m以外乃至几千米,而射程高达1000m以上的大威力步枪,其火力范围恰被火炮覆盖,难以发挥作用。即使能够获得一定的射击机会,也会因为对方引导步兵冲击的坦克的遮挡而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坦克引导步兵冲击的结果就是,使得双方步兵的交战距离大为缩短。当坦克将进攻一方的步兵引导冲入敌方阵地时,双方就要展开堑壕战。此时,传统的旋转后拉枪机式非自动步枪更是派不上用场,冲锋枪以及新型突击步枪将占有绝对的优势。在城镇巷战中,步兵发挥的作用要超过装甲部队。但这里因交战距离非常近,同样是大容弹量和高射速的冲锋枪或突击步枪占有巨大的战术优势。

因此,当时实战经验丰富的士兵总是想方设法弄到一支冲锋枪,用以弥补步枪的性能不足。本片中的战斗主要发生在野战阵地的战壕内。在如此近距离内,非自动步枪往往根本就没有开第二枪的机会,很多情况下还不如直接用刺刀来得有效。这样一来,非自动步枪丧失其战场主力地位是必然的。尽管官方制定了统一的装备编制表,但是身处第一线的士兵们可不管这些,他们无疑只相信在战场上最有效、最能保护自己的生命并最大程度杀伤敌人的武器。冲锋枪在当时的战场上,无疑就是这样的武器。

虽然冲锋枪的战术作用如此明显,但部队却不一定能够提供如此数量众多的冲锋枪。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缴获的敌方武器也就成为了必然。特别是苏制冲锋枪结构简单、性能可靠,苏制PPSh41冲锋枪高达71发的巨大容弹量,因此成为德军收集的首要目标。德制MP40冲锋枪虽然射击精度较高,但结构复杂,在很近的距离内射击精度优势无从发挥,反倒不如皮实可靠的苏制冲锋枪更受德军青睐。使用缴获的冲锋枪虽然能够弥补步枪的性能缺陷,但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弹药来源难以得到稳定保障。本片中德军一个排内的冲锋枪和与其战术作用相似的突击步枪就有4种型号,即上述的3种冲锋枪加上STG44突击步枪。这4种枪械使用3种不同的弹药,即德制9×19mm巴拉贝鲁姆手枪弹、苏制7.62×25mm托卡列夫手枪弹和德国毛瑟7.92×33mm步枪短弹。这就给弹药补充造成了很大困难。不只是要想办法从苏军手里去搞到一些托卡列夫手枪弹,而且德军自己的后勤也要给这个步兵排同时供给两种完全不同的弹药。如果再加上毛瑟98K步枪和MG42通用机枪使用的7.92×57mm步槍弹,德军后勤部门就要同时供应3种不同的弹药。这无疑会给后勤工作造成巨大的困难。

使用SVT40狙击步枪的德军士兵

德军士兵正在使用RP54火箭筒发射

向德军阵地攻击的约吉上士的部队,注意正在开火压制德军的DP轻机枪

影片中还有这样一个细节:德军在抵抗苏军进攻时,STG44突击步枪射手的旁边专门有一个人负责往弹匣内装填弹药。这确实能够提高火力持续性,减少火力中断时间。但是,这名德军需要装填的不只是STG44突击步枪,而且有MP40冲锋枪,旁边还有一个使用PPSh-41冲锋枪的德军士兵。这样一来,他需要准备3种不同的弹药,才能满足要求,也真够难为他了。此处有一个穿帮镜头,装填弹药的德军士兵将一支装满枪弹、上好膛的MP40冲锋枪交给射手后,镜头切换后射手却手持STG44突击步枪射击了。

如果德军拥有足够的苏制弹药的储备还问题不大,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就会出现缴获的冲锋枪“断粮”的情况。影片中就有这样一个细节:德军在撤退途中遇到的反苏民兵(这些民族主义者在二战后仍继续进行反苏武装斗争,据说,其中的一些人一直坚持到1948年)就碰到了这样的问题。从影片中画面来看,这些民兵主要装备的是苏制步枪(德军通常将缴获的这类武器交给后方维持秩序和进行反游击战的部队,也同时交给各种反苏力量使用),由于身处德军后方,缴获苏制弹药的机会很少,因此严重缺乏弹药。他们向卡尔所在的部队提出要求后,排长下令交给这些人一些缴获的枪械和弹药,以使其获得一定的补充。在战时混乱之中,往往也只能凑合着走一步算一步,根本不能像在平时一样考虑那么多,在后勤特别是使用缴获武器方面尤其如此。

影片中的苏军武器装备整齐划一,全部是苏制制式装备,没有出现使用德军枪械的现象。值得注意的是,影片中的苏军使用了两种不同的非自动步枪,即莫辛一纳甘1891/30式步枪和1944年式步骑枪。这两种步枪有很深的渊源,后者就是前者的卡宾枪型。1944年式步骑枪于1944年开始装备苏军部队,参加了苏德战争后期的战斗。该枪坚固耐用,后来被我国仿制,即1953年式步骑枪。也就是说,这种步骑枪在影片所表现的1944年战争中刚刚投入使用,其数量还不可能太多。因此,影片中出现的苏军步枪主要还是莫辛一纳甘1891/30式步枪,1944年式步骑枪出现得很少。这一点,影片在细节上把握得还是比较准确的。

这部影片是少有的大量使用手榴弹的影片之一。一般来说,现在的军事题材影片往往忽视手榴弹在近距离作战中的巨大作用,更多的是表现士兵抱着自动武器疯狂扫射的场面。本片中,无论是苏军还是德军都大量投掷手榴弹。在影片开始阶段苏军进攻德军阵地时,双方在接近后均相互投掷大量手榴弹。在后来的壕内战斗中,双方都是以手榴弹开路,辅以近距离内冲锋枪的猛烈扫射作为歼敌的主要手段。

苏军的机枪始终给予步兵以有力支援

德军阵地上,士兵使用MG42机枪

影片中出现的手榴弹主要是德制24式木柄手榴弹,以及苏制F-1式防御手榴弹。德制24式木柄手榴弹是德军在二战时期的主力手榴弹之一,也曾大量装备于中国战场上国民党军的德械师,用于抗击日本侵略者。24式木柄手榴弹是一种典型的进攻型手榴弹,主要依靠炸药爆炸的威力摧毁敌方防御工事和杀伤其人员,但其杀伤半径较小。后来,为了提高其杀伤有生力量的威力,在其弹体外设计了一个有预制破片的套子,以增加破片数量提高杀伤力。而苏制F-1式防御手榴弹则是一种主要以破片杀伤对方有生力量的防御型手榴弹,外形特征是有很深的预制破片刻槽,以在爆炸时形成较为均匀的破片。此类手榴弹因破片飞行距离远,投掷者需要隐蔽身体,否则可能会被自己投出的手榴弹破片击中。当然,这种手榴弹投入战壕内部,可对其中的人员造成严重杀伤。这种手榴弹后来被我国仿制,称为防-1式手榴弹。

影片中还出现了德军的两种火箭筒,即“铁拳”火箭筒和RP54式火箭筒。前者是世界上第一种利用无后坐力原理设计的发射超口径火箭弹的火箭筒,在影片中曾经从后面击毁过苏军的T-34/85坦克。后者则是德军在美制“巴祖卡”火箭筒基础上研制的,在影片中也曾击中苏军坦克,但射手随即被苏军狙击手普罗科击毙。

影片在防御工事方面很是下了一番功夫,这也使得该片的战场气氛非常强烈。德军抗击苏军进攻时的防御阵地构筑得非常完善,看样子是花了很长时间才完成的。这一防御阵地由完善的堑壕体系和火器发射阵地组成。堑壕和交通壕不是简单地开挖式,而是使用木排对壕壁进行加固,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堑壕的抗弹能力。堑壕和交通壕都不是直线型的,而是经过一段距离就有一个折弯角度,这样就可以避免被突入之敌直射整个堑壕,而且可以依托堑壕拐弯处抗击突入之敵。交通壕将各处德军工事连接起来。德军的部分射击工事带有顶盖,人员可以在里面躲避炮火,然后再占据工事前部进行射击。此外,德军还有更坚固、宽敞的掩蔽部,用于休息。德军的迫击炮也配置于半地下工事内,生存能力很强。

德军两支部队防御阵地之间的空隙被雷区封锁,并以火力加以控制(德军利用夜暗发起突袭时,就是从雷区内的秘密通道进入友邻部队阵地后发起的)。这样的防御工事体系是比较完善的,也是战争后期德军防御能力大为提高的真实反映。要想攻克这样的防御工事,苏军必须付出更为惨重的代价。不过,影片中德军的反坦克炮阵地比较暴露,且没有坚固的工事作为依托,开战时间不长就被苏军坦克击中而摧毁。

影片中双方的战术表现

本片中苏德双方的战术表现集中在阵地攻防战阶段。开始是德军防守阵地,后来利用夜暗突袭苏军阵地,再后来就是苏军不断攻击德军阵地直到全部战斗结束。从整体上来看,苏军开始时(此时的苏作战部队主体是俄罗斯人)的进攻战术缺乏协调性,后期(此时的苏作战部队主体是爱沙尼亚人)则有很大的改进。而德军的战术表现一直比较稳定,没有出现大的起伏。

苏军开始的进攻战斗之所以失败,主要是其步坦协同出现脱节造成的。苏军在进攻开始时,首先进行了炮火准备,然后坦克引导步兵向德军阵地开始冲击。此时的苏军不仅没有任何火力进行支援以压制德军阵地上的火力,而且冲击中的步兵不是利用坦克和地形的掩护逐次跃进,而是一窝蜂地向前冲去。这样一来,除了苏军坦克偶尔的射击之外,德军在阵地上几乎不用担心遭到火力攻击,可以完全放心大胆地对冲击中的苏军进行射击。

德军的MG42机枪阵地本来位于苏军战斗队形的正面,苏军完全可以利用坦克的装甲防护力掩护步兵攻击前进。但后来不知什么原因,苏军的攻击方向却开始向右偏转,结果将自己的战斗队形的侧面完全暴露给德军的MG42机枪。德军猛烈的机枪火力将苏军步兵压制住,切断了苏军的步坦联系。

此时,苏军坦克非但不停下摧毁德军火力点,反而独自向前冲击,将步兵全部甩在后面。这个时候,德军已经没有了反坦克炮的支援,只能利用“鐵拳”火箭筒来打坦克。就在德军沿交通壕机动时,苏军坦克已经越过了德军堑壕。由于后面没有步兵掩护,德军士兵很从容地发射火箭弹击中苏军坦克的后部,将其击毁。失去坦克掩护的苏军步兵,最后趁德军MG42机枪弹药打光火力中断的时机发起冲锋。但是,卡尔正好将弹药送到,射手立即用机枪开始猛烈扫射。苏军步兵随即被纷纷打倒在地,进攻归于失败。

德军反坦克炮阵地不够隐蔽,随后被苏军坦克击毁

德军阵地上的交通壕纵横交错,非常坚固

德军用“铁拳”火箭筒向苏军坦克射击。

苏军DP轻机枪开火压制德军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后来的作战中,苏军爱沙尼亚步兵第8军的进攻战斗却打得很有章法。约吉上士带着部队跟在坦克后面攻击前进,当遇到德军在石墙后面的机枪火力袭击时,步兵立即利用低矮的石墙匍匐前进。而坦克则立即调转炮塔开炮轰击德军阵地,以掩护步兵前进。当德军火箭筒手开火并击中苏军坦克时,坦克后面的苏军狙击手立即开枪将其击毙。这样一来,苏军坦克和步兵就形成了相互支援掩护的局面,德军也就难以阻挡其进攻了。

看样子,约吉上士具有非常丰富的步坦协同作战经验。在此之前,他就是利用坦克掩护靠近卡尔所在的机枪阵地,随后突然闪出将卡尔击毙的。

随后,苏军在坦克掩护下利用弹坑等有利地形逐次跃进攻击,DP轻机枪在推进过程中不断开火压制德军火力,有力支援了步兵的推进。当苏军正面进攻受阻时,维耶勒斯大尉率部队在坦克引导下迂回到德军侧后突然攻击,彻底将当面德军击溃。应该说,这一段影片中,苏军的战术表现是非常出色的。

德军出色的战术表现集中在夜间突袭行动上。当时,德军企图利用夜暗掩护进入友邻阵地,然后突袭当面苏军阵地。卡尔等人所在的阵地与友邻阵地之间设有雷区,用于封锁阵地间隙。有时,防御一方布设雷区时会在其内部留下秘密通道,以在必要时加以利用。这次突袭行动,德军就是夜间沿着己方预留的通道通过雷区,进入友邻部队阵地的。友邻阵地上的防守部队也是武装党卫军,但不是德国人,而是受到希特勒蛊惑而参战的丹麦人。

两支部队会合后,商定由爱沙尼亚人发动突袭,只剩下4个人2挺机枪的丹麦人在原阵地上进行火力支援,并负责消灭从堑壕内逃出来的苏军。德军计划凌晨4时发动攻击,这就利用了一天中人最感到困乏的时间。攻击开始后,德军在堑壕内每推进一段距离就首先投掷手榴弹,然后利用冲锋枪的猛烈火力清扫战场,很快掌握了战场主动权。德军发起的突袭令苏军措手不及,根本组织不起有效抵抗。少数苏军士兵逃出堑壕后,又遭到丹麦人机枪火力杀伤,很快阵地就被德军占领。

总的来看,《1944》是一部以爱沙尼亚人的视角观察苏德战争的影片。在这部影片中,很冷静客观地展现了小国在大国夹缝中生存的困境。而这种困境折射到具体的爱沙尼亚人身上时,就成为其参加不同的阵营而相互厮杀的根本原因。可以说,苏联当年的大国沙文主义和扩张政策是这一切发生的根源之一。大国沙文主义导致苏联与包括中国在内的邻国关系紧张,而扩张政策也埋下了后来苏联解体的祸根。《1944》影片正是通过一群爱沙尼亚人争取民族独立的抗争,展现了这一切。

编辑/曾振宇

德军通过雷区内的秘密通道进入友邻部队阵地

在突袭行动中,德军在堑壕内用手榴弹开路

猜你喜欢

冲锋枪爱沙尼亚手榴弹
丛林冲锋枪
当手枪遇上冲锋枪
2018爱沙尼亚国家队选拔考试(初中)
冲锋枪创世篇
冲锋枪当自强
推动爱沙尼亚胶合板的提升
中非手榴弹竟比可乐便宜
重保龄球
爱沙尼亚将建波罗的海地区最大风电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