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分析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在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治疗中的效果
2018-06-04邓肃刘国权
邓肃 刘国权
【摘 要】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抽签法将我院在2017年1月至6月接诊的6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发作间隔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在采用不同药物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0.6%)明显高于对照组(62.5%),且心绞痛发作次数更少,发作持续时间更短,发作间隔时间更长,统计学分析显示P<0.05,提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司匹林肠溶片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确切疗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
【中图分类号】R9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7)11-03-0-01
冠心病心绞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该病多采用药物治疗[1],我院在本次研究中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现就其治疗效果具体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取抽签法将我院在2017年1月至6月接诊的6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中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45—75岁,平均(58.8±6.2)岁。对照组中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龄46—78岁,平均(59.6±6.4)岁。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进行卡方检验和t检验,显示P>0.05,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可进行组间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单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药物用法:口服;用量:每天1次,每次100毫克。治疗组患者在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口服,每天1次,每次75毫克。两组患者用药周期均为1个月。
1.3 评价标准
1.3.1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在两组患者用药1个月后评价其临床疗效,临床疗效可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类,显效:患者在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80%以上,心电图示正常水平;有效:患者在治疗后心绞痛减少30%至80%,心电图示明显好转;无效:患者在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30%以内,且心电图检查无好转或者恶化。治疗总有效率=有效率+显效率。
1.3.2 对比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发作间隔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对实验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录入、处理和统计,组间对应的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统计对比采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显著水平为95%,當P<0.05时,表示组间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2 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
治疗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较对照组更少,且发作持续时间更短,发作间隔时间更长,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冠心病是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而引起的心肌细胞缺血缺氧的一类心脏疾病,其最典型的临床症状就是心绞痛,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病率较高,难以彻底根治,临床上一般采取手术或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最常见且最易被患者接受的治疗方式,常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有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硝酸甘油、倍他乐克、麝香保心丸等,本次研究所选用的药物是阿司匹林肠溶片和氯吡格雷两种,阿斯匹林肠溶片是一类非甾体抗炎药,能有效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具有较好的止痛效果,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心梗、中风、心绞痛的临床治疗中。氯吡格雷也是一种新型的二磷腺苷受体拮抗剂,能通过结合ADP受体来发挥作用,且该药能降低炎症因子和C反应蛋白等表达,能抑制炎症反应[2]。这两种药物在合用时不但能增强疗效,还能减少彼此的药物不良反应。本次研究显示,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总有效率高达90.6%,显著高于仅应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的疗效(62.5%),且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更少,发作持续时间更短,发作间隔时间更长,两组上述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结果与杨宏强的研究结果类似[3]。
可见,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能取得理想的疗效,这一治疗方案受到患者一致认可,建议对这一治疗方案予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刘明辉. 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 6(13):12-13.
崔焕俊. 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J]. 当代医学, 2015, 3(3):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