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信
2018-06-04
探访沙特阿拉伯
沙特的崛起,来自于工业文明对石油的绝对依赖,掘井自喷的优质油田,在过去几十年里源源不断地向沙特国库输送真金白银,同时也塑造了沙特绝对单一的国民经济体系。巨大的惯性左右着这个国家,不仅仅在经济领域。伊斯兰保守主义保留沙特强烈的中世纪色彩,君主强大的权力让人联想到古代历史教科书……但是,惯性运动终归还要顺应时代潮流,直行还是转弯?此次王储担纲的改革给外界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观察这个外表现代内里古代的国家,如何在克服强大惯性的同时顺利转弯。记者通过实地探访,提供了一个观看沙特更立体、更客观的视角。
(@尹铁)
又到高考季
距2018年高考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学子们在做最后的冲刺,家长们全方位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的同时,还要小心翼翼地看着孩子的脸色,全家的重心就是孩子的高考,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才能领悟到。
昨天在京城的朋友打电话说这段时间快崩溃了,儿子今年高考,模拟考试成绩班级倒数,关键是回家后还抱着iPad不离手,像没事似的。朋友还算淡定,都到这个时候了,什么也不说了,随他吧。从来没有管过孩子成绩的老公,因为孩子中考考进了当地的名校,在单位里倍儿有面儿。进入高中后,老公还是忙,孩子的学习、生活还是朋友管,学校发的任何信息都是发到朋友手机上,老公只负责赚钱,至于孩子的成绩,朋友不说他当然不知道。“二模”考完后开家长会,朋友生病了没有去,老公去了。回家后老公就和儿子干上了,“二模”竟然考了班级倒数,回家还不学习,劈头盖脸把儿子训了一顿。现在只要是老公和儿子同时在家,家里就充满了火药味。朋友也试着跟老公沟通,没用,火爆脾气压不住。没办法,一边对儿子笑脸相对,好好伺候,另一边尽量安抚老公。朋友说,自己简直要崩溃了,看着孩子成绩这样,哪个家长不急,但这个时候急有什么用?逼急了不参加高考了怎么办?
前几天陪另一个朋友去当地一所名校周边看房子,准备租。马上就要高考了,很多陪考的家长要退房,这也是租房的最好时机。房子与学校仅一墙之隔,非常破旧,没有电梯。我们跟着中介气喘吁吁地爬到六楼,开门的是一对老年人,陪孙子高考。进门后,一室半的房子透光不太好,加上室内东西又多,黑乎乎的。老年人说:“你们要租房啊?是高二的吗?”“不是,我们是高一的。阿姨、叔叔是外地的吗?”“是啊!为了陪孙子高考。高一、高二在学校住读,高三就搬出来了。孩子真不容易啊,天天熬夜,压力很大,我们看着都心疼,可使不上劲啊!赶紧考完吧,孩子累坏了。”在唠叨中,感觉出老人的身心疲惫。
同事的孩子2016年参加高考,平常成绩还可以,结果高考发挥失常,仅考了一个一般的“211”大学,还是进的冷门专业。考完后,同事着实沮丧了一段时间。我们关系很好,见面后直摇头:“孩子心情也不好,我也难受啊,但在他面前还要打起精神鼓励他,高考只是人生中的一個小门槛,不算什么,大学才是真正努力的开始,不要气馁,打起精神往前冲。”刚上大学时,孩子学习劲头不足,同寝室同学的学习氛围也不浓,后来想转专业了,开始努力拼,大二成功转到了喜欢的专业。同事说,现在学习很拼,已经一年没有玩游戏了。同事现在感慨地说:“他们学校虽然不是很好的‘211大学,但每年都有保送清华、北大、复旦等名校的研究生。现在觉得,只要孩子努力,什么时候都不晚。回想起当初陪考时的焦虑,觉得没必要,但当初身处其中又怎能泰然处之呢?也许当初自己的焦虑影响了孩子的发挥,现在都过去了,也就那么回事吧。人生就是这样一步步一个个门槛过来的。”
明年的此时,我也是高考生家长,希望自己带给孩子的是鼓励、支持,是坚强的后盾;也希望孩子能珍视这段经历,无论成功与失败都是一次难得的人生磨砺。(成都 文墨)
择校与被择校
又是一年毕业升学季,办公室里人来人往,凡是家有毕业班孩子的同事,都难免焦虑,遇到一起就互相倒倒苦水,交流经验说上几句。
这是关于小升初的。Z说,她家的女儿上周末刚到某一中学面试,面试的内容就是5道奥数题,孩子说回答得还好,前一两个星期也收到其他中学的电话,面试英语,也去面试了。感觉都还不错,就等着通知了。然后说,多亏没听上面政策说的奥数考试不准纳入招生科目,提前一年让孩子学了奥数,不然这次可亏了。另一个同事W说,她女儿还没收到任何学校的通知,但是女儿班里有的同学已经接到五六个学校的offer了。W还处于比较纠结的状态,说打电话咨询开展面试的学校,能否报名,学校却回复暂时没有计划,在等待教育局的通知,提及这种面试,学校说没有这个事情。
听到这儿,作为刚生了二宝回来上班的我,感到很奇怪,并伴随着一丝紧张,忍不住问:现在初中不都是按片划分,严禁择校吗?W告诉我,政策上说不能择校,但是学校还是希望招到优秀的学生,学区内学生毕竟参差不齐,所以大家默认的那些好学校会外放名额。例如某初中比较好,会给很多小学的毕业班留几个名额,让班主任老师推荐好学生,然后该初中会根据推荐名额给被推荐的学生打电话,请学生过来面谈。目前在学区内买房代价太大了,有了这个途径,学习好的学生家长还是比较默认这一方式的,至于学习不太好的,即使推荐了,也通不过面谈的,也没有意见。真有钱的买了学区房,当然也就没有这个麻烦了。
我作为“佛系家长”,虽和老公同为硕士毕业,但在孩子上学的学校问题上意见一致,比较宽松,坚定地认为家庭教育的作用很大,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第一位,家庭对孩子内心的建设作用远远大于学校,培养独立的学习能力和情商很重要。但是听到面试奥数题,这个问题就比较严重了。听说严禁招生录取时考奥数,但是面试奥数题是不是打了个政策擦边球?还有这种掐尖型的提前面试方式是不是给本来就严峻的教育公平的改革雪上加霜?(安徽 张伟猴)
女儿的游学之旅
高考在即,为了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热情,女儿所在的学校组织了一场盛大的游学之旅。此次游学的目的地,是邻省的一所知名大学。参加的学生每人缴纳1000元食宿费,陪同的家长可跟随校车同行,但所需费用自理。
四辆大巴车载满了学生和家长,终于在中午时分抵达目的地。因到午饭时间,所以本次游学的首个项目,就是品尝名校食堂的美餐。美餐是该大学食堂特别对游学者提供的价值30元一份的套餐,一荤三素,营养均衡。食堂将提前印好的餐券放于就餐入口处售卖,且套餐名称大有来头,诸如“状元及第餐”“博士教授餐”“前程似锦餐”“金榜题名餐”“未来之星餐”“学霸神童餐”等等。由于此项活动面向全国,故而前来游学的学生络绎不绝,大家按照大学生志愿者的引导,排队依次购票用餐。前来游学的团队不管规模大小,都有专门的大学生志愿者贴心服务,此举让每个学校的带队老师高枕无忧,他们一边享受美食的同时,一边自拍美照频发朋友圈。
吃过午饭便进入游学的正題,学生们和带队老师在大学生志愿者的带领下,根据“游学指南”依次参观了大学图书馆、校史馆和“改革开放40年高校发展成果手绘展”等。在游览完大学里富有历史意义的亭台楼榭后,又“恰巧”经过了“游学指南”上并未注明的校园名品店。游学师生包括陪同家长,不禁被名品店五彩绚丽的招牌和志愿者热情洋溢的招揽深深吸引,于是,大家在志愿者的“无意识”引导下,分批次进店参观。
名品店里琳琅满目,有印有大学校名和校徽的指环、书包、钢笔、夜灯、水杯、文化衫、明信片、手提袋、校园景点贴画等,很多学生、家长和老师,都抱着“不虚此行有物为证”的心理,狂买一通。我也给自己和女儿各买了一件文化衫,花钱都是小事,主要是可以沾沾名校的喜气。一时之间,前来游学的师生像进景区一般,对校园纪念品的热情远远超过了游学的本意,秩序开始凌乱,嚷声倏然四起。游学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吃”和“购”上。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出来就是寻开心的,倘若孩子能在游玩中少许增长点见识,那么对于家长来说,就是不虚此行。
回去之后我问女儿,这次游学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她指着那件文化衫上的大学校名说:“将来我也要报考这所大学!”
我很庆幸,这场在我看来有诸多“陷阱”的游学之旅,却无形之中在孩子的内心深处萌生了奋斗的种子。不管这是一场游学活动,还是一场购物旅行,我只希望它所起到的作用,都是正面积极的。(合肥 艾科)
公示
根据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开展新闻记者证核发情况自查工作并重申有关规定的紧急通知》(〔2009〕299号)、《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关于2014年换发新闻记者证的通知》、《关于期刊申领新闻记者证的有关通知》、《关于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单位申领新闻记者证的通知》要求,我单位《三联生活周刊》已对申领记者证人员的资格进行严格审核,现将我单位已领取或拟领取新闻记者证人员名单进行公示,公示期2018年6月4日~6月11日。举报电话为(010)84681039。
拟领取新闻记者证名单:马戎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