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转课堂在“日语阅读”课程中的可行性分析

2018-06-03于浩淼

关键词:可行性翻转课堂

于浩淼

摘 要:在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学生培养中,听、说、读、写四项为基本技能,缺一不可。而阅读在其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在实际工作中,书面材料的阅读也是信息传递的重要方式之一。传统形式的“日语阅读”课程的教学方式,虽然有成熟的教材和教学模式,但无法完全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因此,在教学改革中选择翻转课堂形式进行“日语阅读”课程的改革尝试,并分析其在教学改革过程中的可行性。

关键词:翻转课堂;日语阅读课程;学生阅读需求;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8)05-0033-03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起源于20世纪末的美国,并于21世纪初开始广泛运用于美国中小学课堂实践中。美国林地公园高中的两位教师纳森·帕尔曼以及亚伦·萨姆斯所成立了帮助教师学习及提升翻转课堂技能的组织Flipped Learning Network,成员数不断递增,从侧面反映了美国众多教师对翻转课堂的喜爱。近年来,翻转课堂在国内也被教师们所认可,从知网上对翻转课堂相关的文章下载量,以及近期的教学改革项目中翻转课堂所占比例,都可以看出这一新兴教学模式的魅力。但这一种教学模式真的适合所有的课程内容吗?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将翻转课堂运用于日语专业学生的“日语阅读”课程中,通过实际操作和学生反馈来进行这一教学改革的可行性分析。

一、翻转课堂的定义及创新点

赵兴龙在2014年第2期的《现代远程教育研究》中撰文指出,翻转课堂即学生在课下通过视频等教学材料学习知识,在课上和教师或学生讨论所学习内容的相关问题,通过讨论问题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所谓的翻转,就是传统意义上课上的内容转由课下来学习,而课下的作业、讨论和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则变为在课上完成,这一“颠倒”的过程称为“翻转”[1]。

翻转课堂实际上是对教学过程顺序的改革,这同时也符合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文本主义所强调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翻转课堂着眼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通过教师所设置的各种方式来讨论并解决问题,通过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模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自我处理问题的能力。这种方式的创新点在于,能够有效利用课堂时间,将更多的时间分配在问题思考和问题解决上。同时,翻转课堂对教师是否能够预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是否能够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合适的问题讨论和解决的模式,有着很高的要求。对学生而言,翻转课堂在知识的呈现形式上,以及问题的讨论形式上与传统教学模式有着较大的区别,因此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但對教师而言,要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则需要教师对课堂有着较为敏锐的感觉和把握,也需要教师花较多的心思在课堂形式的设计上。

二、“日语阅读”课程的重要性与教学特点

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组编的2001年版的《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

纲》,阐述了专业日语基础阶段的教学目的,“引导学生扎实学习,掌握日语基础知识;训练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丰富学生的日本社会文化知识,培养文化理解能力,为高年级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2]。可见阅读能力在日语专业学生能力培养中的基础地位和重要地位。而在南京晓庄学院的2014级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日语阅读的必修课程占10个

学分,占总学分14%。

关于阅读,Barrett(1982)“将阅读理解分为5个步骤完成:1.词组句型的分析理解过程。2.信息的再组织过程。3.推理判断过程。4.知识库里调用已知知识过程。

5.对思想的同化吸收过程”[3]。在日语阅读教学中,较为关键的是第1步和第5步。第1步是词组句型的分析理解,即日语基础的词汇和语法知识在实际篇章中的分析和理解。这一步关系到是否能够正确把握句子、篇章的意义,甚至于能否正确完成整篇的逻辑推理判断,是能否正确把握整篇文章的基石。而第5步,则是对日语学生的较高层次的阅读和学习要求,即能够理解文章中在不同的语言文化环境下的思考模式及文化内涵。培养学生能够在实际文章中灵活并准确运用所学词汇语法的能力,以及在阅读中获得日本文化和思维的深层次的理解能力,是日语阅读教学的重点。

如想有效提高学生的词组句型的分析能力和推理判断能力,以及对文章中的思想文化的理解能力,就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来完成。Krashen曾经在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中提到,可理解语言输入是习得语言的关键,教师的最大职责就是让学生接受尽可能多的可理解的语料[4]。因此,可理解语言的输入,就需要教师对阅读材料进行筛选,选择符合教学对象的日语水平的阅读材料,并且阅读材料的内容为教学对象可理解的。另外,阅读材料的长短,阅读内容是否有趣,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阅读的兴趣。因此,阅读材料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日语阅读”课程的教学效果。

另外,检测学生是否完成阅读内容,也是教学中较为重要的一环。Marion和Robert在《语言教师心理学》一书中提出,“个人通过语言在有意义的情景中互动、协商、传达意义习得外语。因此在这个意义上,任务被看作由两人或多人参与进行有意义互动的平台。通过继而发生的意义交换和协商,学习者的语言系统得到开发”[5]。由此可见,外语学习中任务的设置关系到教学对象的语言运用与掌握能力的提高。如何设置阅读的任务,如何通过任务全面地考察学生的阅读情况,如何通过任务加深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分析和理解,同样在“日语阅读”课程中至关重要。好的任务,能够督促学生完成阅读,并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任务过难或过易,量过多或过少,内容过浅或过深,都会影响学生的阅读情况。

综上所述,在“日语阅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注意阅读材料的选择,还要注意阅读任务的设置。只有在充分了解教学对象的情况下,时刻掌握学生的学习进程,按照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调整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任务的设置,这才是“日语阅读”课程的教学特点所在。

三、“日语阅读”课程使用翻转课堂模式的可行性

(一)传统“日语阅读”课程教学模式的特点

传统的“日语阅读”课程,一般依据学生整体语言水平,指定固定的教材,这些教材往往以一个系列的形式出现。就南京晓庄学院现行的“日语阅读”课而言,从日语专业大二第一学期开始开设,一共四个学期,现用教材为《日语泛读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四册。大二第一学期从第一册开始,根据教学进度以及学生日语水平,逐步使用第二、三、四册。整体来说,这类教材历由教学经验丰富的日语教师编写,根据每一册针对的学生日语水平,来进行文章的筛选,并在教材使用过程中经多次修改,以符合现行日语教学中对阅读课程的设置。文章内容、课后题、单词、语法解说、小知识补充能够全方位地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并配有教师用书,里面有详尽的文章翻译,课后题解析,及相关知识的介绍,可以说是非常完美的教材。但通过笔者对教材的实际使用操作后,发现以下几个问题。

1.教材完美的设置,容易导致教师备课不足,照本宣科,甚至将阅读课的上课方式等同于基础日语等其余课程的上课方式,从而忽略日语阅读课程本应有的特点。

2.教材阅读材料经筛选和调整,虽然阅读难度较为精准,文章的内容也全面地顾及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含各种体裁的文章,但阅读文章的内容容易同现行时代脱节,教师不能够根据实际生活选择阅读材料。

3.四册教材具有较强的连贯性,但容易让学生产生审美疲劳,不能够增加阅读课程的趣味性。

(二)使用翻转课堂模式的“日语阅读”课程特点

1.与其他课程不同的是,阅读课程必须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工作,也就是必须事先阅读文章,并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才能够保证授课质量,实

现预期学习目标。由于翻转课堂恰巧是将需要学习的知识放在课前让学生自行完成的教学模式,所以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不仅符合阅读课程的教学特点,并且能够更好地通过文章相关的问题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文章内容,更准确地找到自己尚未理解的问题点。这不仅让教师的授课更有针对性,而且课堂效率更高。

2.“日语阅读”课程的课堂效果,很大一部分取决于阅读的趣味性和文章难度与学生日语水平的匹配程度。虽然前面提到的现行教材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和改进,已经能够非常精准地匹配教材所设定的目标对象。但每个班级的情况,及每一届学生的情况不尽相同。在南京晓庄学院,同样的教材,用在2011级的日语专业学生身上较为合适,而放在2014级学生身上,则因大一学年课程设置的改革,导致学生日语水平较为薄弱,教材就显得难度略大。通过翻转课堂的灵活模式,教师可以不固定教材,通过每一次课堂情况,判断和选择下次课堂的阅读材料,并且通过不同体裁和内容的阅读材料的教学效果,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材料的筛选。这样一来,不仅阅读材料的选择较为灵活和准确,并且还可以保证时效性,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改革,笔者在对学生的匿名问卷调查中发现,教师有针对性地选择与学生兴趣较为相近的,以及一些时事等内容的文章的班级,比使用固定教材的班级,对阅读材料的满意度区别较为明显,分别为35%和25%,相差10%。而在调查问卷中,认为阅读课增强了自己的阅读兴趣的学生比例也有明显差距。使用教师自行选择的阅读材料的班级为39%,而选择固定教材的班级仅为15%。可见,阅读材料对学生学习的热情有较为直接和明显的影响。

3.阅读课程中任务设定的重要性,也是翻转课堂适用于“日语阅读”课程的一个重要的方面。笔者本次使用了手机APP“蓝墨云班课”作为翻转课堂的施教工具,提前将需要学生阅读的文章上传,并设置任务及截止时间。这样一来,学生是否进行了课前的阅读预习,是否在课前已经完成了阅读任务一目了然。不仅如此,教师还能通过在课前阅读学生的答题情况,来决定上课讲解的重点和难点,使得“日语阅读”课上时间更加紧凑,效率更高。

4.能够有效提高学生阅读兴趣,也是使用翻转课堂的优点之一。由于在翻转课堂上学生自学的材料并非传统的教材,而是微课视频等,从知识载体的灵活化方面,体现了翻转课堂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优势。那么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不仅从阅读的内容和体裁上,还可以从多彩而生动的配图、与阅读内容相关的视频材料上入手。白学军,闫国利,等,曾在《阅读心理学》中提到,“插图对文章的阅读理解有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表现在可以对文章的阅读给予补充和修正,帮助读者更好地获取信息,在头脑中建立并整合相关的心理表征”[6]。因此,翻转课堂的学习材料的多样性,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果进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效果和学习效果。彩色插图具有提高閱读效率,增强学生阅读兴趣的作用,这一点在本次实验班级上实施的问卷调查结果中也有体现。有学生提出,使用彩色插图,能够提高阅读兴趣,爱上阅读课。

但是,在进行“日语阅读”课程的翻转课堂课程改革过程中,笔者也发现了几点问题。首先,笔者之所以选择“蓝墨云班课”作为课堂教学软件,是因为目前的手机阅读趋势。考虑到现在手机为大学生的信息主要来源之一,手机阅读的模式或许会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但由于手机屏幕过小、手机阅读的日语材料无法做笔记等原因,导致学生依然更倾向于传统的纸质材料。因此,除了手机APP上为学生提供阅读材料及相关材料、课程任务之外,还需另外提供阅读材料的纸质版,以供学生阅读使用。笔者认为,手机阅读不仅不适用于日语阅读,在各种外语阅读中,由于外语的特殊性,均不适用。另外,笔者在以往的使用固定教材的传统阅读课程中,感觉逐句讲解语法等内容时,容易使课堂过于枯燥无味,于是决定在阅读课程改革时,减少逐句讲解,增加任务解析、篇章整体把握等内容。但这一改革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在教学改革反馈中,有班级学生主动提出,句型分析等太少,要求加强分析句子语法的内容。但是,在另外的班级进行的教学反馈中,又有学生提出是否能够减少教师的讲解,多让学生参与,从而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提高阅读兴趣。就此,笔者得出结论,即使是同一门课程,针对不同的班级特点,应该使用侧重点不同的教学方式。对气氛较为沉闷的班级,应采用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参与为辅的教学方式。而气氛较为活跃的班级,则适用学生参与度较高的教学方式。

综上所述,“日语阅读”课程在课程特点、教学要求等方面,同翻转课堂的课下学习,课上讨论的形式较为相似。通过学生课前提前对阅读材料进行预习,对教师所布置的阅读任务的完成,都能够大大提高“日语阅读”课程上课的效率,将学习重点集中在学生所不懂的问题点上。但是使用手机APP进行的翻转课堂的模式,虽然能够提供丰富的多媒体资源,从视觉、听觉上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符合目前手机阅读的趋势,但由于外语阅读的特点,纸质的阅读文本更适合外语阅读。由此可见,应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对象的特点对教学方式进行适当的调整,才是教学改革的正确方向。

参考文献:

[1]赵兴龙.翻转课堂中知识内化过程及教学模式设计[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2).

[2]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组.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吕生统,蒋菊.阅读心理学理论与英语阅读教学[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4).

[4]Krashen S D.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on.1987.

[5][英]威廉姆斯,[英]布登.语言教师心理学:社会建构主义模式[M].张红,王新,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6]白学军,闫国利,等.阅读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可行性翻转课堂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中国设立PSSA的可行性及其分析方法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PPP物有所值论证(VFM)的可行性思考
自由选择医保可行性多大?
HDL-C,LDL-C,CK-MB和RBP使用朗道质控品作为室内质控品的可行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