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承压水巷道安全掘进技术研究与应用
2018-06-02卢永战
卢永战
摘 要:亨健公司X采区水仓属于高承压水巷道,巷道在掘进过程中,通过采取疏水降压、加强围岩支护、提高该水平防排水能力等一系列措施,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确保了巷道的安全掘进。
关键词:防治水;承压水;安全掘进;疏水降压
中图分类号:TD745 文献标志码:A
亨健公司X采区水仓(巷道底板标高-335m),超前探测过程中,探测钻孔出水,经进一步探测发现,X采区水仓掘进地区主要受2号煤底板下野青灰岩,及巨厚h3火成岩承压含水层的威胁。根据X采区已开拓巷道、勘探钻孔、水文观测孔探测等资料分析,该地区野青灰岩含水层距离2#煤层底板平均厚度为34.3m。h3火成岩距离2#煤层底板平均厚度为48.6m,水位-56.9m, X采区水仓底板承受水压为2.82 MPa,且探测发现一条横跨水仓全区较大落差15m断层,使水仓基本全区地层抬起,水仓底板至火成岩间距急剧减少而变薄,安全隔水层厚度不够,X采区水仓地区底板下距火成岩实际平均厚度25m,最大突水系数达0.15,超过了相关规定要求,属于高突水系数巷道。
同时,因在X采区水仓掘进前,X采区泵房已经掘进完成,如对X采区水仓进行重新选址设计,则X采区泵房位置设计也将会变动,从而造成大量已掘巷道的浪费,另一方面因X采区开拓巷道布置密集,重新对水仓进行选址较困难,从而该方案不可取。因此,必须通过采取相关的技术方案,降低巷道掘进过程中的突水系数,确保巷道安全掘进。
1 高承压水巷道安全掘进技术方案
1.1 实施疏水降压,降低水仓巷道底板压力
为了保证巷道的安全掘进,必须降低掘进地区承压水的压力,从而降低突水系数,经计算,要保证X采区水仓掘进过程中,突水系数达到《煤矿防治水规定》中要求时,必须保证水仓底板承受的水压低于0.98 MPa,也就是说只要在水仓掘进区域范围内水仓底板h3火成岩水压在0.98 MPa以下就是安全的。为此,亨健公司结合X采区地质条件及现场情况,在X采区泵房打设了观测孔及放水孔。其中有F-3#、F-6#两个放水孔及F-5#、J-2#水压观测孔。放水孔通过中排水直接通过疏水管路排出,两个放水孔总放水量在130m?/h左右;观测孔外端接压力表,以便于随时观测承压水的压力。通过现场观测可以看出,放水孔疏放水以后,X采区水仓掘进地区底板承压水压力显著降低,达到了0.98MPa以下,因此满足突水系数要求。在巷道掘进过程中,必须保证疏放水孔的正常、持续疏放水,对此应制定相关技术保证方案及要求:
(1)在水仓掘进过程中除了正常疏放水保持安全水压在0.98 MPa及以下,还必须采取超前探测措施,进行探查掘进前方导含水构造及对地质异常体及时分析,确保水仓区域安全掘进。
(2)-335m水平正常排水能力应能保证在200 m?/h以上,最小排水能力不低于400 m?/h,并保证放水孔不间断稳定疏水量达到130 m?/h。确保放水孔至排水点疏排水畅通。
(3)放水阀门必须由专人管理,没有技术部门允许,任何人不得随意开关阀门。
(4)要求施工人员每班派专人观察观测孔压力表压力,当发现水压超过规定值或有明显变化时,必须立即停止掘进,并立即通知相关技术部门。
1.2 提高-335m水平排水能力及排水安全系数
(1)完善-335m水平排水系统,提高排水能力
为了满足-335m水平正常排水能力在200 m?/h以上,最小排水能力不低于400 m?/h的要求,在-335m水平车场设立了临时水仓,水仓处安设4台水泵,水泵额定排水能力总量为765m?/h,水泵排水效率按70%计算,-335m水平排水能力为535 m?/h,满足排水需求。在X采区轨道下山安装两趟排水管,-33m水平排水经-335m车场水仓,通过管路排到上水平水仓内,最终排至地面。
(2)提高排水系统安全系数
①加强水泵及排水管路检修维护工作
为了提高X采区排水系统安全系数,储备了备用泵,以便在水泵故障时能及时更换,另在生产过程中,要加强水泵与输送管路的检修工作,并定期对水泵进行切换实验,确保各水泵均处以完好状态。
②采用双电源供电,提高供电系统安全性
对X采区排水泵采用了双电源、“三专”供电,采用专用电源、专用线缆、专用开关,提升了排水供电系统的安全性。
1.3 加强掘进过程中防治水管理
(1)掘进过程中防治水要求
①掘进过程中,必须每班派人对观测孔压力及放水孔管路排水口水量进行观测,发现观测孔水压大于0.95MPa或排水口水流量发生明显变化时,必须停止掘进,并撤出人员,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汇报。
②掘进时,发现探眼中有水渗出,煤壁挂红、空气变冷、顶板来压、出现雾气、有水叫声、顶板淋头水加大、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等突水预兆时,必须立即停止工作,撤出工作面所有人员,并及时向调度室汇报。
③按照预计涌水量的要求配备排水设备,水沟必须跟头,以保证疏水畅通。
1.4 提高巷道支护质量,减少巷道围岩变形
(1)加强临时支护,防止巷道顶板冒落
巷道采用初喷及金属铰接式可调前探梁作为临时支护。巷道爆破后,立即对巷道进行初喷以封闭围岩,防止围岩风化,初喷完成后,采用金属铰接式可调前探梁作为临时支护,对巷道进行正规支护。
(2)提高巷道支护强度,减少围岩变形
X采区水仓采用锚网索喷支护作为永久支护。巷道顶锚索间排距1.6m×1.6m,每排3根,锚杆减排距为0.8m×0.8m,待巷道顶板破碎或托顶煤掘进时,应及时调整支护参数,或用锚索替代锚杆支护。同时,为了减少巷帮变形量,在该巷道施工过程中,增加了帮锚索及底角锚索的布置,帮锚索每排2根/帮,间排距1m×1.6m,呈三花眼布置;底角锚索每排1根/帮,距巷道底板250mm,与巷帮垂直方向呈30°角斜向下,排距1.6m,与帮锚索呈五花眼布置。支护网片采用开放式钢筋网片,连网、铺网时,网片要铺设整齐,必须正面铺设,做到每格必连,用自身钢筋捆绑,网片要尽可能紧贴初喷浆体面,保证网片有一定的预紧力。
巷道总喷浆厚度要求不得小于150mm,初喷厚度不小于50mm,二次喷浆前对巷道支护质量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喷浆。基础深度不小于100mm。
(3)加固巷道底板,提高底板承压力
为了提高巷道底板强度,对该地区及后路巷道底板进行了注浆加固处理。底板注浆孔排距1.5m,间距1m,距两帮不超过1m,设计为垂直孔,孔度7m~7.5m,钻孔采用ZLJ537型钻机施工,钻孔施工完成后,在钻孔口下Φ89mm套管2m,并采用ZBQ-27/1.5型注浆泵对钻孔进行注水泥浆作业,水泥浆中可适当添加水玻璃,其中水泥按水灰比0.5∶1~1∶1控制,水玻璃根据注浆情况进行适量增减,但应保证占水泥重量3%以下,也可适量添加速凝剂来代替水玻璃。注浆终压不低于2.5MPa,若发现跑浆严重,可采用间歇式注浆,提高底板的整体性,增强了底板的承压力,减小了巷道底板的变形,保证了巷道的安全掘进。
结语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地实施,有效降低了X采区水仓底板承压水压力,降低了巷道突水系数,提高了巷道安全掘进水平。巷道掘进过程中,底板承压水层压力、巷道变形量均滿足了设计要求,掘进安全得到了有效地保障。
参考文献
[1]陶明房,等.西坡煤业疏水降压治理水害技术[J].煤炭科技,2017(3):190-191.
[2]宋先平.承压水上煤层开采水害分析及防治[J].矿业科学技术,2010,3(38):33-34.
[3]徐瑞英.疏水降压防治矿井水害技术概述[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