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型背景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018-06-02王春霞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8年10期
关键词:培养方案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

王春霞

摘要:高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培养高层次应用技术型人才,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文章阐述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总体架构,提出了转型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方案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实践基地建设、双师型队伍建设和教学模式改革等方面。培养的人才与企业需求相对接,具备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达到计算机专业高层次多样化培养的目标。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双师型队伍建设

中文分类号:TP39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10-0152-02

近几年传统计背景下的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模式虽然有很大的变化,但与之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如何改变大数据时代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人才培养方案,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是至关重要的一大步。专业的调整更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做好专业的调整,满足企业人才培养的需求[1]。本文从传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足,提供切实可行的转型背景下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改革方案。

1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情况概述

早期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按照统一模式统一课程,采用同类一体化培养,没有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培养的学生无法满足社会需求。由于市场需求不同、专业不同和行业差异,到底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才算是合格的技能型人才,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出现多样化的需求态势,强调创新性、实践性和特色性,传统已经无法满足需求,根据时代要求需要对其进行全面深化改革。

2应用型人才培养总体架构

树立企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学生为中心,理论和实践并轨,教学过程企业全程参与,基础课程校内实践为主线,实践课程企业提高延伸,构造面向企业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课程人才培养新体系。通过企业全过程参与实践,参与教学设计,实现了企业理论、实践教学工作的不断线,真正培养企业需求的人才[2-3]。表1所示是我院与曙光共同参与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达成的专业岗位和职业能力要求目标。

3人才培养模式具体架构

目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应该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服务经济建设的重要举措。实现学校与企业分层次教学、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分层次培养人才培养模式[4-5]。

3.1人才培养方案建设目标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总纲,人才培养方案要应充分体现“学校企业联合、注重能力培养”的教学特色。由于计算机教育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及相关行业对计算机人才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教材,在保证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上,突出企业化教学,使课程更加贴近企业实际,人才培养方案注重能力培养,强调应用型人才培养并根据企业要求及时修改和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旨在夯实专业基础,拓展专业知识面,联合提升学生专业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

3.2课程体系建设与实现

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进行了大变革,从学生分类培养模式的建构到企业参与的应用型分层次逐级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建立面向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架构体系。从单纯的JAVA型、安卓型逐渐转换为企业参与到学校来,建立类似订单式人才培养新体系,建立了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大数据方向,中科遥感大数据学院,真正培养企业所需的人才。理论课程体系从原来企业仅在高年级参与培训课程,升华到在大一让企业参与进来,为学生做好学业规划导向,让学生在低年级就进行课程学习,锻炼理论实践能力。低年级课程的公共课部分有学校承担,专业课程有学院承担,还有一部分课程有企业参与授课,如:大数据行业指导规划课程,此类课程分布在每学期,让企业全程参与学生的培养,真正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表2所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情况。

3.3实践基地建设

有关实践基地建设方面,涉及企业架构的实验室和学院的基础实验室。与企业讨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哪些课程在基础实验室进行,哪些企业参与进来。学校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实习基地和实验室,实验室管理采用双方投资、双方受益。教师组成实验室项目开发团队,企业可以下放开发课题,教师带领学生从事开发,产品企业可以有偿使用。这样学院教师有课题,教师获得收益、学生参与教师开发团队提高了技能,企业降低了开发成本,实现学校、企业、学生的共赢。

3.4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

有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师的提供,可以从企业提供、教师进修和教师自修三种模式。学校注重双师型教师培养,使广大青年教师既是老师又是工程师,提高教师的课堂授课技巧,选拔有潜力的青年教师到企业锻炼,提高教师的开发能力。充分利用假期和空闲时间鼓励教师到企业任职、承担课题,加强与软件企业合作。三年内让35岁以下的教师全部有三个月以上的企业经历和项目开发经验,完善双师型教师的管理和培养力度。聘请企业工程师到学校授课,带开发团队,将企业的管理理念、开发经验、企业文化和人才管理理念引入学校。将企业的新技术、新方法、新知识带进学校。力争每年有20%的教师到企业从事开发,15%的专业课程由企业工程师讲授。

3.5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式

教学模式改革采用企业参与进来,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授课过程中,企业和学校共同承担所授专业课程。其中,学校主要承担基础类课程的讲授,而企业也是自始至终参与教学,从一年级开始,实现学生的学业规划,专业导向,进行引导学生,乃至高年级做好了企业专业类课程的讲授。通过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与曙光合作的方案,能够很好地体现有企业和学校共同承担课程的情况。我校该专业根据自身的定位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在专业设置、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等方面与企业需求对接,使学生了解企业文化,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的具体内容一是在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学生在校完成基本训练之后,到企业的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实习,通过实习找出学习中的不足,然后返校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进行能力的提升。二是与企业签订订单式联合培养协议,学校按照企业人力资源规划要求,制订学生培养的目标并根据企业要求设置具体课程。三是培养一批动手能力强、教学水平高、能适应教学、科研的师资队伍。改变理论脱离实际,实习脱离生产岗位的封闭式办学模式,让学校走进企业,企业融入学校。在课程设置时引入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课程和培养模式,突出实用型人才培养,重点引入模块化教学方案和“3+1”人才培养模式。

4 结语

转型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使企业得到需求的人才,学生获取所需技能,打破传统计算机专业模式改革,创新新模式,企業融入学校。通过学校与企业全面多层次的实践有机结合,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促进人才培养,达到双方的师资、设备和技术高度有机融合,促进共同发展多方受益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何丽,华斌,刘军.计算机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4(2):5-9.

[2] 郭银章,曾建潮.地方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9(13):6-9.

[3] 李凌霞.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哈尔滨金融学院学报,2015(5):78-80.

[4] 蒋宗礼,刘艳,倪文慧,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研究[J]. 中国大学教学,2010(10):48-50.

[5]王育桥,何玉兰.高职教育校企深度合作模式与内容的探索[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4(1):38-41.

猜你喜欢

培养方案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