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化学工业的开创与“永久黄”团体

2018-06-02张刃

中国工业评论 2017年11期
关键词:化学工业永利精盐

张刃

今天的中国工业门类齐全,体系完整,并有许多领域领先于世界。然而,一百年前,中国的化学工业还是一片空白,连精盐、纯碱这样的基本生活必需品都要依赖进口,仰人鼻息。直到1914年,在渤海之滨的天津塘沽,才建起了中国第一个精盐厂,1919年创办了中国第一个纯碱厂。1922年有了中国第一家私人科研机构——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1935年又移師南京,创办了中国第一个硫酸铵厂,至此,现代化学工业的基础原料盐、碱、酸,中国都有了自己的产品,也由此形成了著名的“永(利)久(大)黄(海)”工业团体。其创办人就是中国现代化学工业的先驱者范旭东和他的创业团队。

上世纪初叶,中国积贫积弱,作为民族工业的“永久黄”工业团体,在与官僚资本、外国厂商和侵略者的博弈中,走过了一段艰难、曲折的成长历程。

首创精盐制造起步

天津塘沽盛产海盐,历史悠久,但一百年前的制盐方法还很原始——靠风力推动布篷风车旋转,绞引海水浇入荒碱地改成的盐田,经自然蒸发晒制成质量低劣的粗盐,而且,国人只知食用,不会用盐制碱,也不懂如何发展化学工业。

1913年秋,30岁的范旭东只身到塘沽考察,认为塘沽不仅有丰富的盐产,还有相距不远的唐山煤炭和便利的海陆交通。原料、燃料、运输都具备较好的条件,只要改进生产技术,是得天独厚的以盐为主要原料的化学工业基地。

范旭东此行是有备而来。他17岁东渡日本求学,目睹日本经济发展日益强盛。回顾祖国政府无能,列强欺凌,民不聊生,遂立志学好科学,将来救国救民。1910年,范旭东毕业于帝国大学化学系,1911年回国,不久又赴欧洲考察盐政和工业盐生产。看到英、德、法等国的工业发达,对比中国的落后,愈发坚定了他科学救国的思想:中国也要制造标准精盐和纯碱,发展自己的化学工业。于是才有了他的塘沽之行。

范旭东把计划在塘沽筹建精盐工厂,提高盐质的设想与亲友商议,得到了众人赞同。1914年,他发起筹办,呈请北洋政府批准立案,定名久大精盐公司。1915年4月第一次股东会议时,募得股金4万余元。6月破土动工,10月安装竣工,12月正式投产,产品纯净、洁白,改良食用盐质大获成功,从此结束了中国人吃粗盐的历史。

然而,当时国内政局混乱,工业发展缓慢,盐政更是承袭封建旧制,运销专卖权掌握在少数盐商手里,不容他人插足,否则以私盐论处。久大精盐投产初期就受到压制,主管方面只许久大在天津设店行销,制约其生存和发展。后来,久大设法拉拢当时的风云人物杨度入股,通过杨与“大总统”袁世凯的关系,送去久大精盐,袁试用满意,赞赏之余批准了久大在五个口岸销售,久大精盐才在长江流域打开了局面。1919年扩建后,产量也从最初的日产5吨,提高到160吨以上,从此稳固了根基。

变盐为碱遭遇挫折

碱是人民生活必需品,又是化学工业不可或缺的原料。但在1926年以前,中国没有自己生产的纯碱,人们只能食用天然碱,即把土碱化成碱水,稍加过滤后凝成碱块。由于加工粗劣,杂质很多,既不卫生又不能用于工业生产。而洁净雪白的工业碱,人称洋碱,全赖进口。

范旭东深感国家如无制碱工业,便谈不到发展化学工业。他之所以先办精盐厂,正是为了下一步变盐为碱,孕育中国的“化学工业之母”。

当时垄断中国碱市场的是英商卜内门公司。它用现代化学方法生产的洋碱质量远超土碱,而且价格低廉,工业、民用都受欢迎,因而其代销商遍布中国各大商埠、中小城镇。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洋碱供应中断,卜内门趁机提价,引起中国市场用碱恐慌,也促使早就有志用盐制碱的范旭东于1917年开始筹建中国的第一个制碱厂,以摆脱外商的挟持。碱厂定名永利。

创办制碱厂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技术。当时,最先进的瑞典苏尔维制碱法被卜内门等国外垄断集团封锁。范旭东决定把永利碱厂的设计图纸交由美国专家主持,在美国的部分中国留学生也参加了具体工作,其中就包括后来享誉世界化工界的制碱专家侯德榜。侯德榜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化学工程博士学位,当时正准备回国工作。他钦佩范旭东在中国兴办碱厂的雄心壮志,就近在华盛顿参加了永利的设计工作。这是侯德榜献身中国现代化学工业的开始,也是他为中国和世界制碱工艺做出非凡贡献的历程中迈出的第一步。

1923年,经过六年的实验、建设,永利碱厂竣工,设备试车完毕,准备开工。消息传出,卜内门公司竟勾结北洋政府盐务署英籍会办丁恩,宣布制碱用盐每百斤征税两角,以加大其成本,蓄意扼杀永利。而此前,北洋政府财政部已批准永利工业用盐免税30年。永利据理抗争,控告盐务署“背信违法,摧毁碱业”,舆论也斥责丁恩庇护英商,摧残中国工业。卜内门与丁恩的阴谋未能得逞。

1924年8月,永利出碱了。可惜碱质不纯,红黑色间杂,因此销路不佳。此时,碱厂资金已耗去200多万银元,超过最初资本的四五倍,而且生产用主要设备干燥锅也全部破裂了,永利只好停产。

中国纯碱走向世界

永利面临危机,英商卜内门上海经理李立德与伦敦总经理尼克逊幸灾乐祸,先后当面讥讽、利诱范旭东。李立德对范旭东说:“你现在办碱厂没有条件,30年后或可有望。” 范旭东回答:“我恨不得30年前就办碱厂,现在已经嫌晚了。事在人为,我一定要办成。”尼克逊在与范旭东会谈时,一再表示愿与永利在资金和技术方面合作,意图借此吞并永利。范旭东直言相告:“永利的股东只能是中国籍公民,这点无可变通。”

永利停产了,股东们知难而退,谁也不肯再投资。范旭东不甘失败,再次求助于老朋友、久大经理李烛尘和金城银行的周作民,设法解决了资金问题。侯德榜则二次赴美,分析试产失败原因,研究攻克设备与技术难关。

又经过一年多苦斗,1926年6月29日,永利第二次开工了。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中国人第一次制造出了纯净的工业用碱,碳酸钠含量达到99%以上,足与进口的洋碱媲美。范旭东手捧白花花的碱面,激动地对侯德榜和工人们说:“咱们就称它为纯碱吧!以便与洋碱区别。”这就是中国“纯碱”一词的由来。

永利纯碱确定用“红三角”为商标,红色三角中间有一个化学用坩埚图形,寓意中国现代化学工业的诞生与兴起。

永利生产出了高质量的纯碱。卜内门公司意识到垄断地位不保,采取连续降低洋碱价格的策略,企图依仗雄厚的财力挤垮永利。永利沉着应战,“红三角”纯碱也随之降价。范旭东还幽默地说:“咱们奉陪到底。卜内门销量大,越降价它的損失也越大。让咱们中国的工厂和老百姓也买些便宜碱用吧。”

1926年8月,“红三角”纯碱参加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获得金质奖。从此名声大振,卜内门洋碱垄断多年的中国市场逐渐被“红三角”纯碱取代。进入20世纪30年代,卜内门被迫与永利签订合同,双方按比例分配中国碱市场,“红三角”占55%,卜内门占45%。不久,“红三角”纯碱又打进国际市场,一向垄断日本碱市场的卜内门公司做了永利驻日代销商。

向化肥工业进军

中国有了自己的制碱工业,下一步向何处发展?范旭东的目标是再创办硫酸铵厂,生产化学农肥,为中国奠定酸、碱、盐三位一体的基础化学工业。但是,英商卜内门不肯轻易从中国市场退出,它不仅在中国倾销自产的肥田粉,而且游说中国政府由它在中国创建化肥厂,企图垄断中国农村这个大市场。

1931年秋,国民政府实业部与英商卜内门公司、德商霭奇公司协商合办硫酸铵工厂。英、德两商凭借先进技术与雄厚资金,在磋商中百般刁难,拖延、压制中国化肥工业的兴起。范旭东闻讯找到财政部长孔祥熙、行政院长宋子文说:“与其受人挟制,不如干脆自己干。只要国家主权在手,事情就好办。”1933年,实业部拒绝了英、德两商,把创建硫酸铵厂的任务交给了永利,附加条件是限1936年底完成,并且厂址必须选在南京附近,以便控制。

创办硫酸铵厂,技术与资金仍是两大难题。为此,侯德榜再次赴美学习技术、主持设计并购置设备。资金方面,孔祥熙曾提出官商合办。范旭东深知若把官场腐败带进企业,无异于自毁前途,故婉言谢绝。

1934年3月,永利公司股东会决议:将制碱公司更名为化学工业公司,扩大业务;重新核定资本,招募新股,同时发行公司债券,先后筹得资金1000万元。范旭东勘定南京下游六合县卸甲甸为硫酸铵厂厂址,购买土地筹备建厂。

1936年底,南京硫酸铵厂如期竣工,次年3月正式出货。其规模宏大,设备先进,能够制造各种无机酸、农肥和军需原料。在范旭东、侯德榜等人的心目中,有了制碱、制酸工业,犹如鸟之两翼,中国的现代化学工业可以腾飞了。

“黄海”里的科学与人才

范旭东是一位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科学家。他认为,要发展工业,必须科研先行。因此,创办久大精盐厂时就建立了化验室,专门研究解决生产中遇到的科学技术问题。永利碱厂建成后的1922年,又在久大化验室的基础上建立了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这是国内第一个私人创办的科学研究机构。

范旭东对“黄海”寄予极大的希望,他说:“‘黄海是我们的神经中枢,它不属于永利、久大,而是与两公司平行的独立的化工学术研究机关。”为此,他特意邀请美国哈佛大学化学博士孙学悟(颖川)主持社务。孙时任开滦煤矿化验师,月薪300银元。接到邀请,他宁肯每月少得100银元,立即到任,与范旭东共同献身于民族工业的发展。至此,范旭东领导下的永(利)、久(大)、黄(海)工业团体形成,侯德榜、孙颖川两博士,加上以精于经营管理著称的李烛尘总管事务,“永久黄”走上了蓬勃发展之路。

“黄海”成立后,陆续招聘国内各大学和海外留学的化学、机械人才到社工作,先后成立了化工原理、应用化学、发酵化学、海洋化学等研究部门,以工业化学与农业化学并重为方针。短短几年内,通过实践拿出许多有价值的成果,并为永利、久大培养、输送了一批技术力量,引起学术界、教育界的重视,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还在经济上给予补助。

范旭东更把永利、久大发给他的创办人酬金全部捐赠“黄海”,其他创办人也纷纷效法。久大、永利联合股东大会还决定:“黄海”经费如有不足时,由久大、永利两兄弟公司的研究费中支付。

“事业的真正基础是人才。”这是范旭东办实业的指导思想和用人之道。为了延揽人才,他亲自出马,与平津几家著名的大学校长约定,把每年化学系、机械系毕业的前三名学生推荐给“永久黄”。这些青年到职后,都要先在“黄海”从事一段化验、分析实践,以考察他们的能力、所长,然后量才安排具体工作。为了培养各类人才,永利还创办了艺徒班,招考高中毕业生,加以专业培训,使之成为技术中坚。

有人统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中央到地方的化工领导部门,一时几乎都有“永久黄”的骨干。李烛尘(曾任原轻工业部部长)、侯德榜(曾任原化学工业部副部长)、孙学悟(曾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不仅与范旭东合作无间,经营共同的事业,而且都有第二代献身“永久黄”,其中包括李烛尘之子李文明(曾任天津化工研究院无机室主任)、侯德榜之子侯玉篪(曾任原天津市化工局副局长)、孙学悟之子孙继商(曾任上海化工研究院总工程师)。

饮恨川西“新塘沽”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天津沦陷,“永久黄”被迫南迁。南京永利硫酸铵厂不仅受到战火威胁,更为日本军方觊觎。因为该厂生产硝酸,改动部分设备和工艺,就可以生产军火,所以,日方多次派人威胁和利诱范旭东与之“合作”,范旭东一律拒绝,并告诉全体员工:“宁举丧,不受奠仪!”

日本人不能得逞,也容不得中国有先进的化学工业,因此,南京沦陷前,日军飞机曾三次轰炸永利硫酸铵厂。范旭东与李烛尘等决定,凡是能够搬动的机器、图纸、模型一律抢运西迁,笨重而无法移动的设备,则拆掉仪器尽量破坏并投入长江,不为敌人所用。

撤退中,李烛尘任总指挥,他与范旭东商定,宁肯失去工厂等全部资产,也决不放弃一个科技人员,全部撤到四川,选择岷江畔犍为县的老龙坝重建永利碱厂,在与之毗连的五通桥恢复黄海化工研究社,在内江县自流井建起久大盐厂,开创了川西化工基地,并把永利所在地老龙坝改称为“新塘沽”,以纪念再创业的艰辛,为抗战做新奉献。

在抗战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永久黄”的科技和管理人员都有优厚待遇,工资、居住、医疗、子女读书都有较好的条件,还不断选拔有为的科技人员出國深造。因此,他们都能安心工作,尽心竭力为企业服务。

“永久黄”办有一个内部刊物《海王》旬刊,每期刊头旁都印有“永久黄”职工信条:(一)我们在原则上绝对的相信科学;(二)我们在事业上积极的发展实业;(三)我们在行动上宁愿牺牲个人顾全团体;(四)我们在精神上以能服务社会为最大光荣。这四句话是范旭东倡导制定的,他要求“永久黄”全体职工遵照执行,自己更率先垂范。

抗战胜利前夕,范旭东壮心不已,为战后发展中国化学工业,亲手拟出一个宏伟计划,准备新建、重建和扩建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农肥、陶瓷、玻璃等十大工厂。为了解决资金问题,他与美国华盛顿出进口银行商妥一笔信用贷款,但需要由中国政府担保。范旭东即向行政院呈报请求核准。孔祥熙早就企图插手“永久黄”,便透露了入股永利的意思。

范旭东认为孔祥熙身为官僚不懂企业,孔祥熙若插手,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于是婉转拒绝。孔祥熙自然不肯在保证书上签字。范又去找行政院长宋子文,也是拖延时日不予批复。范旭东愤然说:“若不是为了国富民强,我才不受他们的挟持、欺压呢!要是为了享福,把永利、久大收拾收拾,够我享受几辈子的。”不久,范旭东病倒,黄胆病与脑血管病同时发作,1945年10月4日在重庆逝世,终年62岁。

对范旭东之死,舆论界纷纷发表消息和评论,悼念范旭东毕生兴办民族化学工业的不朽功绩,指责国民党政府压制民族工业的发展。中共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等给范旭东送了挽联。毛泽东的挽联是:“工业先导,功在国家。”周恩来与王若飞的挽联是:“奋斗垂卅载,独创永利久大,遗恨渤海留残业;和平正开始,方期协力建设,深痛中国失先生。”

范旭东壮志未酬,含恨离世。李烛尘等作为其忠诚合作者,继续其未竟的事业。抗战胜利后,李烛尘回到天津,领导久大、永利原厂的接收和复员工作。内战期间,国民党政府在经济政策上“偏枯北方”,李烛尘带头为北方工商界呼吁,要求共谋发展,也为“永久黄”争取生存条件。

1952年,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李烛尘代表永利、久大主动申请公私合营。“永久黄”工业团体和范旭东生前设想的化学工业发展计划,在新中国得以壮大和实现。今天的天津碱厂(当年的久大与永利)、南京化学工业公司(当年的永利硫酸铵厂)以及并入中国科学院的黄海化工研究社,在祖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都做出了新的贡献。

猜你喜欢

化学工业永利精盐
白象:打造有骨气的民族品牌
我家秘方
科技兴邦 创新强国
人类挑战自然的传说
研究多层螺旋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应用于腕关节损伤的影像诊断价值
论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对化学工业节能的促进发展
永利澳門第二季度淨收升3.6%
浅谈我国化学工业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奇迹漂浮的钢针
从精盐到粗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