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尔及利亚军贸市场与发展

2018-06-02殷晓阳

国防科技工业 2018年5期
关键词:国防工业阿尔及利亚武器

殷晓阳

阿尔及利亚军贸市场的基本情况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际能源价格的上涨,阿尔及利亚财政状况渐佳,2009年超越南非成为非洲军费第一大国,并进入全球十大军费开支国行列。阿尔及利亚2015~2020年军费开支总额会超过600亿美元,预计将从国内外采购价值280亿美元的武器装备,这一数字远高于其他非洲国家。从已签署合同和待执行的军售合同数额来看,2017~2026年阿仍持有约80亿美元,位居全球前列。受能源危机和集中引进大型武器系统的双重影响,阿未来十年的装备采购额会有所下降。最近两年的武器采购总额已低于早先外界的估计。为避免政治动荡影响并稳定军队士气,近些年阿多次提高军人待遇,包括大量准军事部队和退伍军人,其人力成本占军费开支比例已近50%,也将影响到大型武器装备合同的执行。

在过去的十余年间,阿尔及利亚军方启动了庞大的装备更新计划,涉及陆、海、空、防空等多个军兵种,其装备更新力度在全球范围内都非常罕见。截至2018年年初,阿军精锐部队的主战装备已完成了更新换代。2013~2017年阿尔及利亚占全球武器进口市场份额的3.7%,相对于2008~2012年4.1%的市场份额有所下降,过去五年间,阿进口的武器种类第一是航空装备,占武器进口份额的28.06%;第二是舰船装备,占比26.03%;第三是装甲车辆,占比20.04%;导弹和防空设备占比接近17%。俄罗斯是阿尔及利亚最大的进口国,占比59.36%;我国位列第二,占比15.35%;德国位列第三,占比12.78%;意大利位列第四,市场占比6.54%。

20世纪90年代阿内战期间,西方多数国家对阿尔及利亚实施了严厉的武器禁运。21世纪初,虽然西方各国陆续解除了对阿的武器禁运,并多次集体组团访问阿尔及利亚推销其最新装备,但由于阿对西方国家仍存有戒心,至今也仅与德国和意大利建立了良好的军售联系,与其他西方国家的军贸数量依然不大,总额不高。

阿尔及利亚装备采购流程

阿尔及利亚虽是发展中国家,但国家治理模式受法国影响较大,装备采购流程有比较规范的法律法规。大型武器系统的采购意向须经由装备采购局局长兼总长和国防部长兼总统签批并列入五年规划,采购预算必须列入年度执行计划。这种模式在执行中相对可靠,但需要进行充分的可行性研究论证,因此大型系统会经过相当漫长和繁杂的决策周期。

在具体执行时,武器进口分别由国防部或军队的多个职能单位负责。其中,国防部负责开展军工合作的政策制定,总参谋部则负责装备的直接采购落实。国防部军工局重点负责开展国际合作,研发生产;装备采购局主要负责各军兵种的通用武器装备。总参谋部中央装备局负责大多数地面武器采购及部分海、空军和国土防空军的部分地面装备,国防部通信局、宪兵等有采购其特种装备的权限。各军兵种作为用户,有权提出需求和负责确定技战术要求,虽无直接采购权,但也可以影响到最终结果。在具体执行层面,有关军种和国防部各职能单位分不同阶段参与并负责相关的合约谈判。

阿军对外进行武器装备采购或开展军工技术合作在操作程序上有以下特点:一是决策权高度集中,执行权分散配置。二是总体有规划,具体按计划,计划内的采购项目不宜轻易修改。三是高层军官具有较高自主权,执行人员普遍难以影响采购决策。根据阿2009年制定的外商投资和补偿法规,对外合作的项目外方必须承诺不超过占股份额的49%,51%的比例对阿投资,并承诺相关的技术转让和提供培训。

阿尔及利亚国防工业和引进装备

20世纪90年代开始,阿尔及利亚先后面临恐怖主义危机和利比亚危机,邻国的恐怖武装组织通过南部沙漠地区渗透到阿南部地区,阿尔及利亚同时与邻国摩洛哥关系紧张。阿尔及利亚需应对来自利比亚、马里和地区传统恐怖势力。阿国防工业仍处于较初级水平,军工合作应集中在装备的维护、修理和操作以及完成分包合同上。通过外部合作,虽然在一些门槛较低的武器系统领域有较大发展,但仍然在关键技术和零配件上受制于外方。阿政府对提升国防工业能力具有强烈意愿,并增大其在GDP所占比例。

阿尔及利亚的武器以俄式装备为主,其体系化地位相当长时间内难以撼动,诸如苏-34战斗轰炸机、“伊斯坎杰尔”E型地对地导弹和S-300PMU2防空导弹不仅技术先进,也附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反映阿、俄两国在军售合作上的极高水准。阿陆军中的主战坦克、野战防空、反坦克导弹、战术地对地导弹和步兵战车升级方案等均为俄产新型号,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可保持对周边国家的优势。

在自行火炮、轮式装甲输送车和防雷车等装备的引进上,阿也尝试从其他渠道引进,如在德国“莱茵金属”公司支持下在当地生产980辆“狐”式II型轮式装甲车,并已陆续交付阿军,该合同总额高达37亿美元。阿尔及利亚也通过改造“奔驰”商用底盘,搭载俄老式火炮延长其列装的旧式火炮寿命。阿空军主力作战飞机、武装直升机、高级教练机和防空导弹系统均为俄式最新型号,部分战术运输机、教练机、通用直升机和特种机平台使用欧洲和美国型号。阿海军装备来源最为复杂,近年主要引进的型号为1艘意大利产直通甲板的两栖运输舰和2艘德国护卫舰,并从俄罗斯增加4艘“基洛”级潜艇、2艘“守护”级轻型护卫舰和小型巡逻舰艇,从挪威引进3艘大型远洋公务船等。近年阿尔及利亚海军国防工业也积极引进外国技术,成功改进升级了部分老式俄制舰艇。

阿尔及利亚军贸市场基本特点

阿尔及利亚整体安全环境相对良好,但仍有传统战争压力。虽然在军力方面,目前周边各国难以与阿匹敌,阿的外部安全环境总体上也没有现实入侵和爆发边境地区武装冲突的危险。但是,由于阿与摩洛哥两国对其南部沙漠地区边界仍存在争议,军队面临着传统的国家间的正规战争威胁。阿尔及利亚对西方国家普遍支持摩洛哥装备更新抱有较高戒备心理。由于中东地区多个国家持续内战冲突,特别是美国和西方国家直接干预利比亚和叙利亚,阿尔及利亚对此表示警惕,并向俄罗斯采购了少量进攻性的武器装备。大型装备是导致阿在过去十年间装备进口额增加的主要原因,然而随着这些装备的交付和服役,阿未来几年新增武器进口额必然会有所下降。

阿尔及利亚在武器采购政策上强调政治导向,近年更加强与伊斯兰国家特别是海合会国家的联系。2014年阿联酋与阿国防工业签署了在阿生产NIMR防地雷反伏击车的协议,并已开始生产。2018年2月土耳其总统访问阿尔及利亚时,也宣布两国将加强在国防工业领域的合作。近年阿尔及利亚也从波黑、海湾和南亚等地区友好国家采购弹药等装备。在从德国采购的护卫舰配属防空导弹竞标上,阿方拒绝了欧洲有些国家的多款成熟型号,选择技术尚存一定风险且造价昂贵的南非丹尼尔公司的“矛”式防空导弹系统,此举是出于平衡武器来源,特别是扶持非洲伙伴国家的政治考量。阿尔及利亚在武器进口方面特别规定,任何进口装备产品的技术和配套设备均不能有以色列因素。

多数大型武器系统已完成换装,但在安防、边境监控和反恐市场仍有较大需求。传统上阿尔及利亚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分为两大类。一是中、北部地区本土成长的恐怖主义势力。二是南部沙漠地区及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国家渗透而来的恐怖组织。近年加之突尼斯、利比亚等国爆发内战,马里、尼日尔、乍得和尼日利亚等国的反恐行动,使得极端组织和博科圣地等恐怖组织已通过沙漠地区边境进入阿尔及利亚,对其构成了非常现实的威胁。

为此,估计阿尔及利亚在监控卫星、军警用维稳、边境防控和网络安全领域的需求量将增加。这些装备相对于大型武器系统的造价较低,但数量庞大、覆盖面广、持续时间长,因此仍然具有相当的商业价值。随着阿采购的来源复杂的各型装备的服役,将不可避免地导致这些多国牌装备难以系统集成和互联互通,并对维护、保养及升级提出新的要求,也意味着新的市场机遇。

阿军对武器系统的可靠性、适应性和要求较高,且拥有较丰富的欧美装备使用经验。阿至今仍然与美国、法国、德国、英国等国家保持人员培训和技术交流,较熟悉美俄欧的高端装备性能。因此要求大型武器系统装备采购均需运送到阿本土测试,按照阿方设定的条件在模拟实战的环境下测试,对装备可靠性的考核要求较高。2008年,由于阿尔及利亚不满俄军新交付的米格-29SMT战斗机的可靠性,随后将已交付的15架飞机全部退货,并撤销了剩余的合同,在国际军贸市场上引起不小轰动。最终通过由俄罗斯空军出面协调,接收了原属阿订购的米格-29SMT战斗机,并用16架俄空军订购苏-30SM战斗机经改进后进行了交换。阿尔及利亚既获得了先进装备,俄罗斯也没有完全失去这笔宝贵的订单。

阿尔及利亚通过多年不懈的斗争从欧洲殖民者手中夺回了国家的主权,现政权经历了多年的动荡后在21世纪初期趋于稳定,通过富庶的能源换来了宽裕的财政预算,因此发展装备现代化和本国国防工业是其合理的选择。作为非洲、阿拉伯和地中海大国,阿尔及利亚始终难以在这些多重身份中准确地寻求自身定位。虽然身为阿拉伯国家,但在阿拉伯世界的话语权不足;虽身为非盟国家,但其非洲国家的身份也并不突出。阿尔及利亚装备采购的思路不同于海湾国家的随意和阔绰,所需装备技战术水平也明显高于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特别是重视实用及对本国国防工业的拉动作用,是一个值得关注和认真培养的军贸伙伴国。

猜你喜欢

国防工业阿尔及利亚武器
普京:俄罗斯国防工业必须实现100%进口替代
美国国防工业供应链对外依赖情况
美国巩固提升国防工业供应链能力的举措及启示
埃及球迷:是否支持宿敌?
阿尔及利亚宣布销毁全部杀伤性地雷
一张图看懂武器发展史
请放下你的武器
退役武器去哪儿了?
负荆请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