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1世纪儒商文化(连载)

2018-06-02张桂平林锋王作言

商业文化 2018年13期
关键词:儒商共通共融

文/张桂平 林锋 王作言

【选自《21 世纪儒商文化》一书,光明日报出版社2016年7月出版】

孔子主张“叩其两端”甚至“攻乎异端”。

(上接387期)

中庸思维:对21世纪儒商文化的影响

进入21世纪全球化时代,人们惊诧地发现,时空距离虽然被空前地拉近了,然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并没有更亲密。相反,因为这种亲近,人与人之间的分歧尤其是东西方的分歧反而更大了。

这种分歧,有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就是西方人所思考的是“做什么”,也就是在做一件事情之前,一定会先思考“这件事情是什么?”“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我做这件事情有什么意义?”他们会在这样的问题上投入很大的精力,非想明白了不去行动。而一旦进入到行动,就会全力以赴地坚持,不改初衷,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回头。相反,东方人则完全不同。东方人所思考的是“怎么做”。“这件事情怎么做才能最好?”“如何通过做这件事情,来改善我与其他人之间的关系?”“如果为了维护整体的和谐,我是否需要在这件事情中牺牲一些个人利益?”“我是否为了追求最佳效果而做一些变通?”因此,中国人即使去做一件确定无疑的事情,做这件事情的方法,也是千差万别,甚至一个人一种手段,花样百出令人叹为观止。

21世纪儒商文化是用来指导中国人在商业活动上与全球共通共融的,这个共通共融就是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融合。

因此,从这一点上来说,东方人和西方人的距离不是越来越近而是越来越远了。

其实,只要了解中国的文化传统,尤其了解“中庸”之后,就会发现,“中庸思维”是中国人普遍持有的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和中国哲学是一种实践哲学一样,同样是一种实践思维。中庸思维并不去关心一件事情具体的对错,而始终关心人际的整体和谐。

中国人的这种特色“中庸思维”,让我们面对一件事情的时候,会有如下反应:一是不会一时冲动,头脑发热地去做事情,而是思考再三。二是通盘考虑这件事情所涉及的方方面面人的利益,各种矛盾冲突及解决方案,所谓谋定而后动。三是在做事情的时候,时刻注意自己做的事情对全局中其他人所产生的后果,如果出现负面,及时调整自己的策略,灵活变通。四是把握一个循序渐进的整体推进节奏,不但兼顾“合理”,还要兼顾“合情”,最终实现理性与情感的完美平衡。

既然中庸思维是一种中国人固有的思维方式,那么,进入21世纪,儒商文化面对这全球化的难题,中庸思维又能发挥怎样独特的功效呢?

从正面来说,功效有三:

一是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的天下大同观。这是中庸的宇宙观,也是中国人在21世纪必须承担起的责任与使命。21世纪儒商文化是用来指导中国人在商业活动上与全球共通共融的,但是这个共通共融,必须以大文化的融合为前提,那就是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融合。

二是不管怎样的大大小小的共同体,都可以看做是各种矛盾的集合。老子说:“道者,反之动。”正因为每个共同体里都充满了各种矛盾和冲突,因此才会有趋于完善和完美的最基本的内在推动力,才构成生命。而中庸是积极处理和平衡各种关系,化解各种矛盾和冲突最好的方法。

三是坚持循序渐进。共同体里面的各个成员,都有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共同体本身,也会有从一个小系统进入一个更大系统,“做大”“做强”的本能要求,这些都需要把握好,对共同体内的成员个体来说,必须做到“自我约束”,至于共同体发展必须“适中”与“时中”。

从反的方面来说,警惕有三:

一,必须警惕折中主义或者平均主义。中庸思维不是一个平面思维,不是在一个平面上,简单的采取和稀泥甚至均分天下,以求不得罪各个利益方。中庸思维是多层次全方位的立体思维,兼容并蓄又独立自主。

二,必须警惕不彻底主义和庸碌主义。中庸不是说做事情只做到一半,中途而废,它追求的是问题的彻底解决,利益达到最大化的效果。它不是因为畏惧问题而自遮双目,自欺欺人。中庸是一种积极的追求作为的态度,最善于发现和调动各种积极有利的因素最后达成和谐一致。

三,必须警惕无原则的妥协主义和无条件的投降主义。中庸是一种很激烈的手段,孔子就主张“叩其两端”甚至“攻乎异端”,而一旦“中”的价值出现得到明确,就这件事情是否做到了以大局为重,是否兼顾到了所有人的利益并且实现了所有人的利益最大化,每个参与局中的人们,是否都能够最开心,能更促进和谐关系?作为这件事情的局中人,自己是否做到了诚?是不是做到了尽心为所有人?这件事情的行动方案,是不是已经做到了恰如其分?有没有走极端?会“择善而固执之”,不害怕出现错误,只是出现错误要及时反省,然后进一步更好地去做事情。“恰如其分”只是一个总体性的原则,至于“分”的具体程度则要在实践中把握。

以上从正、反各三个方面来认清中庸思维的作用后,我们就可以去实践了。

这个实践的现实途径,只有一条路,就是儒家文化所一再强调的“诚”。

诚,贯穿于中庸思维实践的每一个步骤当中:

第一个阶段,思考方案阶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本着人心内在的“同情、羞恶、是非、辞让”四端,去做出判断:这件事情,是否遵循了“以和为贵”的最高原则?

只要了解中国的文化传统,就会发现,“中庸思维”是中国人普遍持有的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

第二个阶段,是具体行动阶段。这个阶段,必须注意几点:是不是实行了自我约束,注意了自己不受情绪波动而做出一时冲动可能带来不好后果的决定?自己的每一步行动,是否涉及到了更多人?是否因为自己的行动而给他人带来了不好的影响?对整个局面的发展有何影响?如果需要调整,是否有一个恰如其分的方案?通过自己的内在反省,以及结合别人建议的综合的观察形势,是否有更恰当的方案?

第三个阶段是理性的升华阶段。随着个人的道德水平提升以及生活经验增加,对行动方案及所涉及的情境、事件和人物的具体关系及影响,会有一个更准确的判断。并且更注重自己与他人的互相影响,从而使得实践从个体的选择和决策而上升为整体的选择和决策。集体的中庸思维才能培养出一个完善的采取恰如其分行动方案的中庸共同体。

总之,不管是中庸思想还是中庸思维,不是过时了而是正当其时。我们对此充满信心和期待!

(下转396期)

猜你喜欢

儒商共通共融
“共通”与“差异”:汉语国际传播的跨文化美学阐释
共融共建共育,构建教育新生态
音乐是人类共通的语言
山东国际儒商会启动仪式暨全球儒商交流会在济召开
南京古巷熙南里重現明清“笪橋燈會”
共融机器人
孔子文化节连接两岸
《扬州儒商志》创新之我见
音效在动画影视创作中的运用
二米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