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与一名优秀教师的关系
2018-06-01吴迪
吴迪
中图分类号:G625.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0-0227-01
也许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更希望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可是优秀的教师一定是学生喜欢的教师吗?这个问题其实并不矛盾。
一个优秀的教师究竟是怎样诞生的?通往“金字塔塔尖”的道路又在哪里呢?陶行知用“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的教育思想和他的一种自尊、豁达、乐观、睿智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感染学生,也造就了学生,为学生所警仰。这样的收获不仅仅是教学技术上的成功,更是人格魅力的全面览胜,要拥有非凡的教师魅力是多方面的。
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教师,不但要有崇高的师德,还要有深厚而扎实的专业知识。
1.“深湛的知识,广阔的视野”,是吸引学生的必备条件
作为一名教师,在课堂上,能够巧妙的把广博的知识,像涓涓细流一样汇入学生心田,那是一种境界。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时常要读书,平时积累的知识越多,上课就越轻松。常言到:学生要一碗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如今的孩子好奇心越来越大,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偶像,教师的知识就应该有小溪,甚至大海般的广阔。只有不断加大知识的储备,用知識充实自己的头脑,让我们深厚的文化底蕴使我们的课堂更生动,更有内涵,才会得到孩子的认可与赞许。
2.要对学生充满爱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当孩子在课堂上捣乱,自己没法驾驭课堂时,有的教师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恐慌与无奈,常常歇斯底里的吼叫,企图用声音和气势压住学生。其实,这种行为往往事与愿违,孩子们看着你脸红脖子粗的样子,心理倒有一种成功感,觉得终于让你黔驴技穷,无计可施了。此时此刻,你需要睿智,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用智慧征服学生,让学生心服口服的接受你的忠告。这必须对学生充满爱心,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尊重学生,不要与学生产生对抗心理。
不同年龄的孩子,会有不同的兴趣、爱好,低年级学生喜欢听故事,看动画片,教师可以在孩子疲倦时,鼓励学生,只要他们按时完成了学习任务,就可以听故事或者看动画片,孩子们有了目标,一定能较好的约束自己。高年级学生更喜欢情感交流,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感人的事迹去震撼他们的心灵;或者抓住某件小事,走进他们的心灵。
当孩子捣蛋或者故意向教师发出挑衅时,不要与他们迎面对抗,教师需要发挥聪明与智慧,让他们心服口服的低下头。更不能讽刺、挖苦学生,正如布鲁诺所言:“一味地挖苦、贬低,会导致孩子的反抗,反对父母,反对学校,或者反对整个世界。”
当孩子有缺陷,有缺点时,多宽容些,会容纳别人缺点的人,一定会有更多的崇拜着时常围绕这你身边。学会体谅他人并不困难,只要你愿意认真地站在对方的角度和立场看问题。
3.不用吝啬赞美,及时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身为长辈的我们,要给孩子更多的鼓励,我们应该让我们的学生明白:我就是太阳,我就是爱迪生,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要让学生喜欢你的课,首先得让孩子喜欢上你。要想孩子喜欢参与你设计的课堂,就应该多鼓励,多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
布鲁姆说过:“学习中经常取得成功可能会导致更大的学习兴趣。”因而无论何时,都应该经常让孩子体会成功与失败的滋味,特别是成功带给他们的乐趣,让学生们在成功中找到自信,找到这为老师和这门学科带来的快乐,从而产生对老师和这门学科的喜爱和重视,会主动参与你的课堂教学。这会比我们成天在孩子们面前强调学习是如何的重要,效果更好。
一个优秀的教师往往是学生崇拜和模仿的对象,他的思想、品行、情感、意志力、人格特征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直接影响学生将来的发展。教师在不断学习、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业务能力的同时,要不断塑造和完善自己高尚的道德人格,率先垂范,做出表率。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学高、德高的光辉形象。这个形象一旦树立,学生就会无限地信任你,你的每句话对他来说都是神圣的真理,在他看来,你就是智慧、理智与道德的典范,就会变成一种强烈的感召力,对你这个人的学识、道德人格感兴趣,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了。这样才可能做一个让学生喜爱的教师。
教师是人类永恒的职业,但社会对教师条件的选择并不永恒,时代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活到老学到老,努力做一名学生喜欢的优秀老师是教育发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