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来华留学教育与高等教育国际化

2018-06-01魏玉红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19期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一带一路

【摘要】留学生教育是一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对于增强国家的竞争软实力和提高国际影响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发展来华留学教育是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通过回顾我国来华留学教育发展历程、归纳现存问题,利用“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机遇,向政府部门、高校以及社会各界提出建议,旨在推动来华留学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一带一路 来华留学教育 高等教育国际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9-0218-02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随着全球化的加速,世界各国对于具备全球视野、跨文化能力、具备国际一流知识水平的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在不断扩大,这对各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国际化的挑战,由此,世界范围内掀起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浪潮。杨启光(2008)指出,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可以概括为:一方面指跨越国家界限的活动,例如国际师生的流动、学术项目的交流与高校机构的国际合作等;另一方面反映在一国高等教育关注世界教育并积极参与建构的过程,包括高校学生的国际意识、课程与教学的国际水平与高等教育机构管理制度的国际化。

各国高等教育中的留学生教育,是学生跨国流动的体现,是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体现,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刘巍、刘春霞(2010)认为:发展留学生教育有利于教育理念国际化,有利于教学科研国际化,有利于校园文化国际化。纵观世界各国,留学生教育的发展程度充分展示了本国高等教育的总体发展水平、以及教育的国际化程度。一国高校的外国留学生规模、留学生的学历层次、专业分布等都是评价高校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指标。

来华留学教育也是我国教育国际交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标志,研究如何促进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发展意义可谓重大。

二、来华留学教育发展状况

從1950年发展到至今,来华留学教育已历经66年,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教育对外开放与交流的窗口,更是我国对外开放与发展的战略资源。

(一)来华留学教育发展历程

来华留学教育起始于1950年,来自东欧的33名学生进入清华大学中国语文专修班学习;1959年,接收4名非洲留学生;1960起,开始陆续接收西欧、北美和日本的留学生,逐渐扩展至全球;1978年到1989年,开始出现自费留学生、学历生。自此,来华留学教育与国际接轨。1990年后,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推进,来华留学教育迅猛发展。

根据国家教育部统计,2016年共有来自205个国家和地区的442,773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在国内829所高校、科研院所学习,比2015年增长11.35%,中国已经成为继美国和英国之后的世界第三大留学生输入大国。

来华留学生数量上的优势并不能等同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的高低。现阶段来华留学生的规模与结构与我国的经济总量和在国际上的地位无法匹配。

(二)来华留学教育现状分析

第一,留学生输出与输入对比:《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6)》指出:2015年,中国输出留学生126万人,约占世界留学生总数的25%。同年,来华留学生总数39.76万人,约占世界8%。而美国2015年在美留学生总数为120万人,占世界的24%;2014-2015年美国输出留学生为32万人,占世界的6%。从数据中可以看出,中国在留学贸易上仍处于“赤字”,占世界的比例与美国存在差距。

第二,生源结构:根据教育部统计,从洲际分布,2016年来华留学生中亚洲占59.8%,欧美发达国家不足30%;按国别分布,2016年前10位国家依次为韩国、美国、泰国、巴基斯坦、印度、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哈萨克斯坦、日本、越南;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生数量增长明显,共207,746人,增幅13.6%,高于各国平均增速。从学历层次分析,2016年,学历留学生占比为47.4%,但是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留学生比例较低。

第三,地区分布:根据教育部统计:2016年来华留学生分布前5位的省市为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天津,来华留学生大多集中在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国内各省市、各高校的招生竞争激烈,除了经济发达因素以外,吸引来华留学生的优势和特色没有明显差别。

第四,就读专业:2016年汉语学习者占比38.2%,比2012年下降15.3%;其他专业学习显著增长,教育、理科、工科和农学学生数量增幅均超过100%;经济、西医、文学、法学、管理等学生数量增幅均超过50%。学历生中,就读人数最多的学科依次为西医、工科、经济和管理。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来华留学教育与高等教育国际化

(一)“一带一路”倡议的意义

“一带一路”建设中,高等教育承担着人力与智力支持的使命。“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来华留学教育的发展,为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在“一带一路”推进中,中国发挥自身比较优势,输入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同时输出自身优良的教育,在输入与输出的交替中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目标旨在实现在全球教育市场上与发达国家,具有同等地位的话语权。

在借鉴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经验基础上,中国促进来华留学教育发展和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策略如下:

(二)来华留学教育发展策略

1.政府层面

政府,作为国家改革与发展政策的制定与监督者,应对来华留学生教育给予政策与资金上的扶持,为来华留学教育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教育环境。

一是设计整套制度、制定法规及保障体系,给予高等院校真正的法人经营自主权。

二是通过政府层面的合作,构建国际性、区域性高等教育联盟体系,建立统一规范的国际质量认证与评估体系,比如建立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学的教育联盟。

三是规范并完整来华留学教育产业链条,包括从招生、留学中到毕业后整个过程,比如建立留学生生源质量标准体系、社会服务与保障体系等。

四是加大财政对高等教育的资金投入,尤其是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重点学科应多投入。

五是地方政府应发挥地域优势,积极发展地方文化产业,以地方文化特色吸引更多来华留学生。

2.高校层面

中国高校作为来华留学教育的实施者,应从自身方面进行改革,以满足世界各国留学生的需求。

一是办学经营理念:在高校的国际化进程中,中国高校应扎根中国文化,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创建中国式高等教育模式,创造中国高教教育品牌,提升中国高等教育在全球的地位。

二是管理機制:在国际视野下,建立开放、融合的高校内部管理机制,以满足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留学生的需求。

三是教学科研体系:首先,根据自身优势,优化学科建设,构建一批与国际接轨的高水平学科专业,同时构建中英文双语授课的教学体系。其次,在原有的传统中国文化、医学、艺术等学科基础上,构建融合跨文化理念、体现中国文化、彰显中国特色的专业体系,创建中国高等教育品牌。再次,设立与“一带一路”建设相关的专业学科,满足“一带一路”建设对人才的需求。最后,提高高等教育科研创新能力。通过加强基础学科的国际科研合作、强化交叉学科的国际交流、引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团队等,全面提升知识创新能力。

四是国际化合作:采取多形式、多渠道与与世界一流高校合作,输入优质教育与科研,提升自身水平;与“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的高校合作,将自身的优势学科作为国际教育品牌输出。

五是环境建设:通过建立专业化的留学生生活、学习、就业指导体系等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

六是高校招生策略:引入市场机制,利用市场杠杆,利用多方渠道,宣传招生、开发市场,建立世界招生网络。

3.社会层面

一是企业:与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既为来华留学生提供实习、工作机会,同时为企业获取国际化人才建立稳定来源。企业的国际化投资会促进高等教育的输出。特别是“一带一路”建设中,随着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投资的增多,来华接受相应专业学习的沿线国家留学生越来越多。

二是文化团体:通过国内外民间团体的的交流与合作,为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高等教育的对外宣传做好搭桥工作,为招生工作辟径开路。

四、结论

“一带一路”背景下促进来华留学教育的发展,不仅有助于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水平,而且也符合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要求。为促进来华留学教育的发展,政府、高校、社会各界各司其责:

(一)政府

在法律、资金、服务等方面采取积极政策,为教育创造制度性、规范性的发展环境,推动其与世界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其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二)高校

在遵循国际化与中国特色相融合、国际化与多元化相结合原则基础上,改革办学理念与管理制度,使中国高等教育与发达国家平分秋色;完善国际化教育体系与科研体系。通过跨国、跨校、跨界、跨专业等的国际合作,高校应发挥自身优势、强化自身实力、塑造自身特色,从而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

(三)社会

在互利、互助的原则下,社会各界团体与高校建立合作共建关系,为高等教育构建学生、教师等教育资源的“引进来”、“走出去”、“留下来”的平台,提供与国际优质教育合作的机会,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的提高。

2016年6月,中国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成为第18个会员国。这标志着中国工程教育质量达到了国际标准、得到了国际认可;这代表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对外开放更进一步;这意味着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地位的提高;这预示着来华留学教育的更大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启光.当代不同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发展模式[J].现代大学教育,2008(05),63-67.

[2]刘巍,刘春霞.西方国家留学生教育与高等教育国际化[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03):86-89.

[3]马岩,肖甦.日本留学生扩招政策与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J].比较教育研究,2012(12):64-69.

[4]覃云云,尹杰.开创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分论坛与对话专场综述[J].世界教育信息,2011(05):39-42.

作者简介:

魏玉红(1973年-),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应用经济学、应用语言学、汉语国际教育。

猜你喜欢

高等教育国际化一带一路
高校留学生教育管理的几点思考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