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
2018-06-01郭爱民
郭爱民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虽然是一种重要的、有效的学习方式,但并不是万能的,它还应与其他学习方式有机结合,特别是与自主探索有机结合,才能发挥出更好的合作效应。因为自主探索是有效合作学习的前提和重要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离开了自主探索这个前提,就如水上浮萍,落不到实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既要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又要为学生创造小组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已探索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在与人合作交流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关键词:小组合作;小学数学;实效性;机会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0-0160-01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也就成了负担。”小学生都喜欢做游戏,创设一个与学生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又是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情境,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自主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策略去体验和理解知识,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自主探究,使学习活动生动有效、事半功倍。
例如:在讲授《比例尺》这一课时,教师课前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画出学校教学楼的平面图,尽管学生认真努力,但画出来的平面图五花八门、不尽如人意。教师让学生找出画不好的原因,学生通过讨论认为,遇到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方向不知道怎么确定,另一个是不知道实际的距离画在纸上应当画多长,因此造成所画的平面图不是自己头脑中理想的结果。这时教师因势利导:我们先看第二个问题,你们认为实际的距离画在纸上应当怎么画就准确了。学生积极思考,认为应当把实际的长度都缩小相同的倍数画在纸上。我们看到在这里,教师没有一开始就讲比例尺的知识,而是引导学生创设出在教学中才有的平面图,这个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进而产生学习的需求和兴趣,从而使学生知道了数学的来龙去脉,解决了数学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过程,认识了数学知识的实用性。这使学生把数学学习作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渴望,从而学到了有用的数学知识。
2.加强动手操作,让学生体验自主探究的过程
动手操作是自主探究性学习中经常采用的重要方法,操作时,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探索、猜测和发现的载体,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探求和运用新知识的活动中去,最终达到学会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完求平均数应用题以后,我要求学生通过社会调查,数据收集和整理来了解某家、某厂或某队日常生活中的用电、用水的平均费用,自己班上同学的平均身高、平均年龄等。在元、角、分的教学以后,我利用数学活动课组织学生开展模拟购物活动,师生互当售货员和顾客进行买卖游戏,对于一些后进生,我还带着他们去学校商店,通过买一些学习用品,让他们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在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为希望小学献爱心活动过程中,我就借此东风,让学生把家里的零钱凑起来,计算出总金额,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熟悉了元、角、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兑换和简单的加减计算。又如:在教学《认识钟表》时,我首先让 学生拿出实物钟,与同桌的比一比,看钟面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小组讨论交流)学生 1 :都有两根针。(长长的细细的一根叫分针,短短的胖胖的一根叫时针)让学生指一指摸一摸学具的时针、分针。学生 2 :都有 12 个数。 12 个数把钟面分成了 12 个相等的大格。接着让学生自己转一转,说一说钟面上的针是按怎样的方向转的?(小组讨论交流)学生 3 :顺着时针转的。这样通过比一比、指一指、摸一摸、转一转、说一说等一系列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積极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在学习轴对称图形时,虽然学生已经知道“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但是有些图形用眼睛去判断,还是有点困难,所以遇到那些图形,可以让学生动手画一画,然后剪下来,再折一折,加深印象,特别是平行四边形,比较容易混淆。另外,在学习轴对称图形这个知识的时候,还安排了一节实践活动:美丽的剪纸。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动手空间,通过自己的设计,充分发挥想象力,剪出了各种各样漂亮的轴对称图形,通过学生动手参与教学活动,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创设了探索空间 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探索新知。教师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不仅会增强吸引人的魅力,也可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活跃课堂气氛,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如在讲“零不能作分母”,在分数的基本性质里“零除外”时,我是这样描述的:“分子分母必须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哪个都不能偏,只有0要除外,为什么呢?你们看‘0混身滚圆光滑让它做分母,肩膀怎么扛得住分子这层建筑呢?”学生顿时哈哈大笑起来,孩子们就在这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增长了知识,并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通过这些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和应用的广泛性。而且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现实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意识到在他们周围的某些事物中存在着数学问题,养成有意识地用数学的观点观察和认识事物的习惯,并逐步学会把简单的实际问题表示为数学问题。
我相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随着我们认识的不断提高,我们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会进一步深入。作为一名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我愿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白己的心灵去感悟,与新课程一起成长,迎接数学教育的新时代!
参考文献:
[1] 周智健.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实施开放式教学[J].科学文汇,2015(1):63-64.
[2] 颜明.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J].科学教育,2015(2):12-13.
[3] 谷振华.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探索[J].才智,2014(3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