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地理教学德育渗透探析

2018-06-01丁晓芳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19期
关键词:德育学科教师

丁晓芳

【摘要】本文从两个大的方面对高中地理教学德育的渗透进行了分析研究。一是理清教师对地理德育渗透的认识,解决“为什么”和“能不能”进行德育渗透的问题;二是结合实践提出可行的、有效的地理德育教学策略和方法,为具体的教学实践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关键词】高中 地理 德育 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9-0166-01

现在,高中地理教师都清楚,当前的学科教学已经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而是要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培养。比如思想品德教育,也不再是政治教师或班主任的“专利”。但是,在德育教学的具体落实上,教师会有意无意忽视这方面的内容,一个原因是觉得德育与“己”无关,另一个原因是认为德育与学科结合的难度较大,找不到切入口,也找不到方法。因而,我们有必要对高中地理教學德育渗透进行系统探析。

一、高中地理德育渗透正源

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态度和认识问题——教师搞不清德育渗透“为什么”、“能不能”,就不可能真正把这件事落实到教学实践中。

当前的教育是素质教育——而德育恰恰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甚至是首要的部分。德育是全体教师的责任,而不仅仅是某个专职教师(比如政治教师或者班主任)的专属责任。德育应该贯穿于全学科,贯穿于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每一个角落——知识只是一个工具,而社会则是需要具有社会正能量和正价值的知识人才,而不是起着负作用的“人才”——从这个角度说,学生道德品质越低,当他的知识技能越高时,反而越不利于国家和社会以及他的个人发展。

有些教师认为地理是一门纯学术的学科——这个认识是必须改变的。新课程地理教学的目标中明确提出了“人地关系”——这一部分显然不是学术知识,而是精神理念、情感意识层面的内容。其实,地理是一个综合性学科,它兼具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双重属性——比如审美、人与地关系、疆域、民族家园等,都属于人文这个大的范畴当中——这些,都是德育的基本素材。比如通过自然属性的美引发高尚的精神、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培养学生对自然及生命的尊重、通过疆域民族等引发学生爱国爱家的情感等等。

可以看出,地理教学不仅是应该组织德育,而且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可替代的德育作用。

二、高中地理德育渗透的方略

有些地理教师感觉推行德育比较难。一方面,感觉地理教学任务本身就比较重,没有时间组织德育——这个问题是教师试图把德育和地理知识教学割裂开组织,这不对,应该将德育渗透到地理知识的教学过程中,让德育和教学合为一体,这样就不存在“时间”问题。另一方面,感觉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没有“下嘴”的地方,不知道怎么去操作,这是方法策略问题,需要去具体的研究和实践。

1. 从教材中去找切入点

一说到德育,就不知道从哪“下嘴”,找不到切入点——其实,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从教材上找,一是方便,二是不会使知识和德育脱离。

比如讲“区域”——现在地理课程学“区域”就比较合理,不像以前一样集中于狭义“地理”概念上的区域(比如以省界、国界、山脉、河流分界),而是综合关照了政治、文化、经济等多个方面。比如课本上说到的“湖南(湘教)人口和产业变化”——这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结合德育的点: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数据的变化,让学生分析讨论我国经济的发展变化(比如城镇化等),感受祖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政治的巨大变化,民生的改变以及这个势头下我国发展的美好前景,这不就是很好的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教学素材吗?

2.结合社会热点组织德育

素质教育,其中有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培养学生实践力,就是要培养出能把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中,能够服务于生活和工作的能力。这样,教学就应该与社会发展、国家战略等等同步,让学生的学习与社会结合起来。

比如“人地关系”中的“可持续发展”部分——这个内容与我国现在的国家战略是一致的。近年来,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好了,我们现在就开始冷静下来思考这个“可持续”的问题,我们不能“涸泽而渔”——国家考虑的还不仅是我们一个国家的问题,是以一个大国的姿态在对世界负责——所以,这里面就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可持续,还包括了环境、资源、产业等等,是个综合系统——国家在这么做、这么要求,那我们应该怎么去理解、怎么去做呢?——从这个热点话题上,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一起来研究、讨论,让他们结合家庭或社会关系的实际(比如家长工作环境内容上的变化、家庭生活环保健康等意识的关注等等)。通过这个结合热点话题的教学,就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环保、人地情感等方面的道德情感。

总的来说,高中地理教学进行德育渗透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高中地理教师应对这方面的教学予以足够的关注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以上所研究的两个方略仅仅是一块引玉之砖,还有很多方法,比如社会实践、体验调查、情境构建等方法,都是值得一试的。

参考文献:

[1]田黎鹂.试论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德育和美育教学[J].学周刊,2011(13):101

[2]郭炀.浅谈德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6(4):11-12

猜你喜欢

德育学科教师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学科新书导览】
《中国德育》
最美教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