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数学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8-06-01陈显坤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19期
关键词:创设有效性课堂教学

陈显坤

【摘要】创设适合学生特点的数学教学情境,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以数学教学和数学学习的理论为指导,主要从创设数学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个课题的目的和意义进行研究。

【关键词】创设 数学教学情境 课堂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9-0129-02

新《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想、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而“教师的‘创设教学情境的能力已成为教师重要的专业技能”。在数学教学实践中,要创设怎样的数学教学情境,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实际上就是通过设置情境,然后根据情境提出问题,再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设置可以使教学信息具有独特的新奇性,从而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究动机和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所需要的思维素质和探究能力,在探索创新过程中渗透和运用一些创造性的方法提出假设,建立新理论、给出新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方法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二、游戏情境

人类天性好玩,不管大人和小孩都一样。如果能善用人类这种喜好游戏的天性,引导到各科教学上,必能增加学习的动机和乐趣。数学与游戏本来有着天然的联系,所以我们应该有充分的理由和条件开发数学游戏。创设游戏情境可以激发和培养数学的兴趣,可以培养合作和创造精神,可以促进学生在发现中学习数学。如在讲苏教版四年级《可能性》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游戏:小朋友,你们好!欢迎来到同步课堂。你们平时一定非常喜欢做游戏吧!有些游戏既好玩又藏着许多的小秘密。如果你在游戏中能积极动脑,就会发现其中的奥秘,同时你也会变得越来越聪明。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玩摸球的游戏,好吗?(出示盒子)请看,陈老师这里有一个神奇的盒子,里面装着许多球(10个黄球),如果你随意从中摸出一个球,我一定能猜出它是什么颜色的,信不信?很多小朋友在摇头了,还有的小朋友拿不定主意了。这样吧,“事实胜于雄辩”,不如我们现在就来摸摸看!(摸第一次)我猜摸的一定是黄球。(摸第二次)这次摸得还是黄球。(摸第三次)这次摸的不可能是白球,还是黄球。有的小朋友有疑问了:“为什么每次刘老师都能猜对呢?噢!淘气忍不住说了:老师,盒子里一定都是黄球!笑笑也说:“对,盒子里一定都是黄球。”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呢?让我们打开盒子来看一看。(打开盒子,里面装的果然都是黄球)你们真聪明!这么快就猜到了盒子中的秘密!你们为什么会想到“盒子里一定都是黄球呢?”是啊!盒子里都是黄球,怎么摸当然一定都是黄球了。怎么样,摸球的游戏好玩吧!这节课,就让我们通过摸球的游戏来研究——可能性。游戏规则:1.每人每次任意摸出1个球,做好记录后,放回盒中摇匀再摸;2.每人摸10次。3.游戏做完后仔细观察统计结果。

通过这个游戏,学生会在获得成功体验的同时,纷纷流露出强烈的获取新知的愿望,激发了他们探究可能性知识的欲望。这节课把游戏引入课堂,营造了轻松、和谐、活泼的课堂气氛和一个有利于探究学习的环境,激励了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激发了他们探求新知的欲望,增强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

三、生活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联系教学内容,尽可能多创设一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生活情境时要从生活实际出发,及时收集和整理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把教材内容与数学现实有机结合起来,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的认知规律,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讲循环小数的概念时,学生对于“循环”的概念不能充分理解,老师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列举一些循环的现象,如时钟,让学生回答“时钟是怎样转动的?”然后再问:“你们的课表为什么每星期都可以用?”教师边提问边演示,使学生看到,时针始终按照一个方向“1⊙12”不断重复使用。在学生初步领悟了“循环”含义的基础上,在归纳出:这种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叫做“循环”,再让学生说说平时看到的循环现象。通过生活中接触过的各种循环素材的呈现,让学生对“循环”的内涵有了清楚的理解。这样的情境不仅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新知识,而且能使學生深深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玉明.新课程教师组织学习和创设教学情境能力培养与训练[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81-99.

[2]刘朝晖.数学教育的理论·问题·策略[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14.

猜你喜欢

创设有效性课堂教学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