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

2018-06-01杨华

读与写·下旬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数学教育教学方式教学方法

杨华

摘要:数学教学是学生与教师之间交往互动的过程。数学教学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上,从实际出发,创造出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班级氛围,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实践、交流,获得知识,发展思维,使学生们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扬民主,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教师也要善于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的构思以及创新;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对于性格各异的学生来说,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发挥出自身的潜力。

关键词:数学教育;教学方法;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2-0140-01

1.明确指导思想摆正教学地位

就当前的教学情况而言, 主要问题是要把以升学为唯一目的的应试教育转变到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轨道上来。真正把提高全民素质、培养合格公民、为满足社会主义各行各业需要的人才奠定良好基础作为每门学科教学的总目标, 把每门学科放在适当的位置以保证其总目标的全面落实。根据我国的经济现状和教育水平, 在今后若干年内我国大多数初中毕业生读完初中后即要走向社会, 成为当地各行各业的普通劳动者, 其全面素质的高低决定了他们能否很好地为当地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为促进本乡本土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因此, 在初中阶段强调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等全面教育十分重要。否则, 或则思想上不安心. 或则因文化基础太差等, 而不能适应社会需要。即使是能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学生, 就算智育尚可, 其它方面不合格, 对他们今后的发展也不利。所以, 无论从哪种意义上讲, 现在的以仅重智育为主要特征的升学教育是非改不可的,基于上述认识, 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活动都须考虑它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为教师既不能不重视本学科的教学, 也不能不恰当地强调本学科的重要性而挤占其它学科的时间或增加学生学习负担。

2.在认识错误的过程中引领学生完善认知结构

皮亚杰认为,学习是一种通过反复思考招致错误的缘由、逐渐消除错误的过程。因此,学生解题中出错是学习活动的必然现象。对于解题中出现的错误与疏忽,我不仅要看到其消极的一面,而且更要看到这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完善认知结构的一个极好机会。教师应该养成利用学生的错误提高数学教学的能力,加强数学教学效果的习惯,把学生的错误看作可以充分利用的有效课堂教学资源。

在一道习题讲完以后,要让学生对自己的解题的过程和和教师的讲解过程进行反思,在反思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解题后可以从以下角度思考:①反思思维过程。把老师的解题前的思维过程过滤一遍,和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对比,取长补短。这是最重要的,但又是同学们忘记做的,他们认为只要听"懂"了就"会"了,殊不知课上的"懂"是师生共同参与努力的结果,要想自己"会",必须有一个"内化"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必须从课内延伸到課外。切记从"懂"到"会"必须有一个自身"省悟"的过程,这是谁也无法取缔的过程。②反思解题过程,特别是解题的严密性和科学性,题中易混易错的地方,找出错误原因和解决办法,提高辨析错误的能力。③反思一题多解。思考本题的多种解法,从中比较孰繁孰简,孰优孰劣,久而久之,就具备了对每一道题在最短时间内找到最优方法的能力。

3.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经营和开拓市场的能力

一切数学知识都来源于现实生活中,同时,现实生活中许多问题都需要用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去思考解决。比如,洗衣机按什么程序运行有利节约用水;渔场主怎样经营既能获得最高产量,又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一件好的产品设计怎样营销方案才能快速得到市场认可,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为此数学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经营和开拓市场的能力。善于经营和开拓市场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主要体现为对一个数学问题或实际问题如何设计出最佳的解决方案或模型。如证明组合恒等式Cnm=Cnm-1+Cn-1m-1,一般分析是利用组合数的性质,通过一些适当的计算或化简来完成。但是可以让学生思考能否利用组合数的意义来证明。即构造一个组合模型,原式左端为m个元素中取n个的组合数。原式右端可看成是同一问题的另一种算法:把满足条件的组合分为两类,一类为不取某个元素a1,有Cnm-1种取法;一类为必取a1有Cn-1m-1种取法。由加法原理及解的唯一性,可知原式成立。

4.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就是一种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的工作精神。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多设计一些学生互相配合能解决的问题,增进学生协作意识,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如我又在讲授球的体积公式时,课前我让20名学生用厚0.5厘米的纸板依次做半径为10、9.5、9……0.5厘米圆柱,列出各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并算出结果。又让40名学生用厚0.25厘米的纸板依次做半径为10、9.75、9.5……0.5、0.25厘米圆柱,列出各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并算出结果。课堂上我先把球的体积公式写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用两根细铁丝分别将两组圆柱按大到小通过中心轴依次串连得到两个近似半球的几何体。让大家比较它们的体积与半径为10厘米的半球体积,发现第二组比第一组的体积接近于半球的体积,如果纸板厚度变小得到的几何体体积愈接近于半球的体积,帮助学生发现了球的体积公式另一证法,同时不仅向学生讲教学过程中的实验材料为什么让大家各自准备,而且有意识地让学生损坏串连到一起的几何体和各自的小圆柱。通过这些使学生认识到只有齐心协力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数学教学具有不仅使学生学知,学做;而且使学生学共同生活,学共同发展的目标任务。

猜你喜欢

数学教育教学方式教学方法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数学文化融入高校现代数学教育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