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阅读来浇灌生命之花的实践探索
2018-06-01肖芳
肖芳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0-0091-01
此前看到一篇题为“读书,世界上门槛最低的高贵举动”的文章,内心便颇受触动,想起了教育家朱永新所说的“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一定是美丽的城市”,足见阅读对于我们自身的意义与影响。而为人师者的我们,面对台下那有着明媚眸子青春洋溢的学生,便注定了我们的阅读不止于立足在一个狭隘的私人空间,而是应惠及那群处于生命拔节的季节里拥有梦想正在成长的追梦者。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阅读应该是早已幻化为生命的一种常态。因为一个缺乏阅读的语文老师,他的语文课堂便只是知识的堆积,是对学生的敷衍和应付;他的教育也只是心灵和精神的一种牵累;而他的生活最终也必会沦为无边的荒漠。
记得那一日在教授《孔雀东南飞》时,我让学生讨论刘兰芝与焦仲卿的性格特征并试着分析其成因。有一學生提及焦仲卿的性格并不成熟,较为懦弱,这与其母亲过于溺爱,不愿放手的做法有关。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跃跃欲试很想表达,于是那一周的周记我便要求学生以此为话题来写作。后来在点评学生的周记时,我举了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一书中龙应台与安德烈的两段描写:“上小学的第一天,你走进教室。我看着你的背影消失在门后;你的背着书包的背影。在那个电光石火的一刻里,我就已经知道,和你的缘分在这一生中,将是一次又一次地看着你离开,对着你的背影默默挥手。”“我看着你点烟,翘起腿,抽烟,吐出一团轻雾;我恨不得把烟从你嘴里拔出来,丢向大海。可是我发现我在心里对自己说,你前面坐着一个成人,你就得对他像对待天下其他成人一样……他早已不是你的'孩子',他是一个人……”
借此我告诉学生,为人父母者面对孩子的成长常常会有一种矛盾的心结,他们既欣喜于孩子的成熟懂事,可是亦会伤感于孩子某种程度上的离开。时隔多日,我依然清晰地记得当我在朗读龙应台的这两段内心独白时学生那因情而动的双眸。我知道这样的方式定是比乏味的劝导和直白的解说更易于触动心灵,引发体悟。我也知道,阅读的力量可以让师生之间彼此的生命倍感美好和温暖。
朱永新说“好书不在厚,也不在深,更不在玄,而在透。”曾经有段时间,我喜欢三毛和张爱玲的文字,喜欢她们对人生、生命睿智的洞悉与感悟。而我们所面对的这一群处于青葱岁月里的学生,虽然心怀梦想,但总是会在思想上充溢着些许的焦躁、不安或者是在学业与生活中遭遇挫折与失意。所以我告诉他们,即使豁达如三毛,亦会写下“我们一直粗糙地活着”这样伤感的文字;而成名极早的张爱玲也发出了“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这样的感慨。但是面对生命的苍凉与蹉跎,她们依然是执着地用那令人叹服的热情为自己的梦想寻找完美的栖息之地。我想这样的文字一方面可以在师生之间实现情感、思想的交流;另一方面对于教师而言,文字带来的领悟与触动让我们不致于迷失在教师工作的繁杂与琐碎中,而对于学生,文字的力量足以让他们的思想接受洗礼,精神得到激励。
如果说文学带给教师的是让我们不止于做一个知识的传递者,而且担当起一位精神的传播者。那么对于教育学、心理学书籍的阅读,则让我们拥有了教育智慧的源泉,更好地掌握教育的技巧和方法。
去年我拜读了郭景瑞老师的《新爱的教育》,在那字里行间真实而又感人的点点滴滴的叙述中,我看到了作为师者可贵的敬业精神,感受到了老师对学生那份执着的爱,更看到了老师在教育教学中所展示的智慧与技巧,而这智慧与技巧在阅读的过程中频频给予我感悟和启示,令我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受益良多。
记得那一回在上《论语》,讲到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只要自己愿意拿着十条肉干为礼来见我的人,我从来没有不给他教诲的。)一听完解说,便有一学生像发现新大陆似的指着《论语》一书封面上孔子的画像很兴奋地说:“难怪孔子只剩下两颗牙了。”言下之意是孔子的牙是因肉啃太多而掉的。全班顿时哄堂大笑。那一刻,我知道,如果用训责的方式来压制学生,学生会立刻沉静下来,但是其课堂的积极性和阅读的兴趣也一样会大受打压,所以我用郭景瑞老师所提倡的,换了一种更为智慧的方式来处理。和学生一起来观察孔子的肖像,说说大家的感受,许多学生说孔子的肖像给人以慈祥的感觉。于是,借此,我问学生,这么一位慈祥的圣人,在面对学生时他看重的会是什么?从语段(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中寻找答案。于是学生很自然地就找到了“自行”与“无诲”这两个关键词。紧接着,再告诉学生孔子在此段中所要表达的是只要愿意学习的人他都会给予教导,体现的应该是有教无类的思想。
我想,作为一名老师,他的思想、信念、心态以及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等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所以,当我们面临教育过程中的“意外”时,不妨收起斥责的方式与恼怒的心态,选择运用智慧与技巧,将“意外”化为“契机”,引导学生更好地成长。而智慧与技巧的源泉正是那一本本像《新爱的教育》一样弥漫着书香,充溢着智慧的书籍。
之前看到杨绛的访谈,她谈及当她幼时看到父亲发表于《申报》上一篇接着一篇浩气冲天,掷地有声的评论时既佩服又好奇,于是向父亲请教秘诀,父亲却说:“哪有什么秘诀?多读书,读好书罢了。”于是杨绛便“学他们的样,找父亲藏书来读,果然有趣,从此好读书,读好书入迷。”我想正是文学的力量才能让这样一位历经百年风尘的女子超越沧桑,依然保有那灼灼其华的才情与风华;也正是文学的魅力,才足以令钱钟书给予了她一个女子最高的评价:“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而对于现今身为教师的我们,阅读给我们带来的则是一种契机,让我们有机会与睿智的先知者对话,成为一名兼具感性与知性的智慧的老师,引领着学生共同完成知识提升、生命成长、精神建构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