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探究

2018-06-01陈书旭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19期

陈书旭

【摘要】在教育改革不断发展的当下,针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将针对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下写话教学的意义进行详细的分析,其目的是研究出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指导下的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使小学语文写话教学更具先进性。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 低年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9-0095-02

小学低年级学生正处于学习语文的起步阶段,学习能力以及知识理解能力极其有限。为了适应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特点,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应积极的调整与优化,积极的融入核心素养内容、切实的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提升低年级语文写话教学效率。本文将针对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进行详细的探究。

1.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下写话教学的意义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是素质教育深度践行的产物,通过我国教育专家对我国小学生客观学习特点的调查,统筹整合了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总结出的新型学科教育核心内容。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便是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增强小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激发学生语言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语言审美能力[1]。小学低段的学生,正是认知语文、探索语文知识的基础阶段,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通过自身积极引导,探索学生的学习特点,让学生喜欢上语文、愿意主动学习语文。可以说写话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以及语言逻辑思维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积极在低年级写话教学中渗透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容,在提升小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指导下的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2.1夯实基础朗读教学,增强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

一定的语言理解能力以及词汇累积量,是学生写话的基础。之所以的运用朗读的形式,便是由于朗读相对更加适合小学低年级学生。小学低年级学生还并未掌握较多生字、生词,使得学生很掌握默读、速读等学习能力。与此同时,新课程标准也明确的提出来应该使小学低年级学生掌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能力,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心理素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能够帮助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教师可以积极的利用朗读的手段,帮助学生掌握生字、生词。小学阶段学生普遍喜欢表现自己,那么教师便可以通过表演式的朗读,切实的激发学生展现自身能力积极性。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时,教便可以带领学生逐段落的进行朗读。通过学生们有感情的朗读,学生们能够准确的掌握“植、刺、底、炸、靠、察、离”等生字的读音,感受蒲公英、豌豆、苍耳等植物的生长秘密。通过朗读的手段帮助学生深刻的掌握生字、生词。在提升自身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初步去感知怎样用语文写作的手段去表达自己的情感,切实的增强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2引用生动的绘本教学,拓展学生的逻辑思维

小学生的逻辑思维相对活跃,想象力极其丰富,教师应该积极的保护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思想的空间遨游。绘本教学是一种非常受小学生欢迎的教学模式,绘本内容丰富、颜色鲜艳亮丽、形式卡通的特点,能够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教师应该积极的把握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融入绘本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逻辑思维。

由于成长环境的差异,使得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思考的角度也存在很大的区别,这也正是小学生个性的体现[2]。教师应该秉承着尊重的态度,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保护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小学生的个性发展。例如,教师可以给出“一个男孩子在床上听听音乐”的绘本内容,引导学生根据绘本内容进行写话。那么学生便会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有的学生便会写“小明最喜欢音乐,他每天都要听着音乐才能入睡,这样在小明的梦中也会围绕着音乐。”还有的同学会写“小刚是一个开朗的孩子,他在班级有很多好朋友,今天他又渡过快乐的一天,他正在听着最新的音乐,想着把这首歌明天推荐给班级同学。”针对积极向上的写话内容,教师应该积极的给予学生鼓励,针对思想相对消极的写话内容,教师应该多多留意学生的心理变化,并给予充分的理解与引导。切实的利用绘本教学,使学生在写话的同时开动自己的脑筋,切实的拓展自身的想象力。

2.3添加生活化教学,锻炼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小学低年级学生是认识世界、初步探索语言的阶段,为了增强学生语文写话能力,教师可以积极的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学会用语文写作的手段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相对较小,对于很多语文教学中的知识可能很难一下子完全体会,但是生活中的实际事物是小学生能够真切感受到的真实体会,更便于学生写话。

为了实现小学语写话教学的可持续发展,体现写话教学的长久效率,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可以长久实践的生活化教学活动,例如以“每日小故事”的形式,引导学生将一天中最记忆深刻的事情简单的进行描述。学生通过教师的号召真切地将每天使自己印象最深的事件进行写作,久而久之,学生便能够掌握叙事的基本技巧,通过自身词汇的不断积累和年龄的增长,对事物描写也更加详细深刻。積极的利用生活化写话教学,为学生开设一个可持续发展写话活动,高效的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使学生学习在写作中融入真情实感。

2.4创设写话情景,激发学生初步审美能力

积极的审美态度与良好的思乡情怀是文章的灵魂,只有怀揣着优良的审美观念、贯穿正确的思想价值于文章中,才是真正良好的文章。文学作品是人们思想意识层面的表达,正所谓“先学做人、再学语文”,只有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才能够写出好文章。语文教学是一项与思想意识观念教育联系紧密的学科,语文教师在任何时期都不能脱离积极的审美观念引导。

语文教师应该正确的认识到自己监督的教学责任,将适合学生学习的内容融入到写话教学中,切实的在写话教学的同时,树立低年级小学生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将正确的审美情感融入到自己的写作内容中。情境创设是一种适合小学生客观发展规律的教学手段,已经受到了教育工作者们积极的推崇。教师可以针对某一个切实的话题开展情境创设,例如,以“文明与礼貌”为主体,引导学生创设一个表演情景。针对不同情景学生们的表现进行写话。首先教师可以给出“过马路时的文明与礼貌”、“学校中的文明礼貌”、“家庭中的文明礼貌”等几个场景。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同桌之间,针对以上三种情境中的文明礼貌行为进行研讨并表演,并随机叫上几组同桌上台表演。最后,便是引导学生进行写话。切实的利用情境创设的手段,使学生在表演中深刻地感知了在不同情境下应该遵守的文明礼貌行为,并通过自主的整合将自己的情感在写话中进行表达,切实的在写话教学中融入了趣味因素和审美因素,提升了写话教学的深度。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低年级写话教学中融入小学核心素养的意义重大,不仅能够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有利于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教师应该努力的探索素质教育内容,切实的秉承着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统筹多种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手段,提升小学语文写话教学效率,使学生在快乐中增强写话水平,为学生日后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亚锋.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研究[J].科普童话:新课堂,2017(15).

[2]曾令菊.基于核心素养下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