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性的探讨

2018-06-01韩梅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19期
关键词:道德素质品德教育重要性

【摘要】德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简称,一个人的品德和思想教育,直接影响着未来的发展,也能够体现出一个人的基本素养。学校整体风气和班主任的管理方法,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发展方向。德智体美劳,德占首位,因此学校和班主任应当把品德教育工作放在首位,把培养学生优良的素养和品德放在重中之重。但是目前很多学校只是一味的把升学率放在首位,而忽视了德育工作的发展。班主任该怎样全面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这是一个值得所有教育工作者不断探讨的话题。因此本文就如何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性来进行叙述,希望能为有关工作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品德教育 重要性 个人素养 道德素质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9-0087-02

班主任作为和众多学生见面次数最多,时间最长的教师,其工作方法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以及品德。因此班主任应当多注重德育工作的发展,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品德素养。班主任品德教育工作的全面展开,可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能够全方位的激发出每个学生优秀的一面,为社会上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为我国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完善教学方法,提高品德教育的实效

首先,应该把平等的师生关系放在首位。在发展道德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是班主任考虑最多的地方,教师应该在学生能够理解德育的基础上进行品德指导。同时还应该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各位班主任除了考虑每日的教学要求,还需要对已经开展的思想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及探讨,从而完美的解决此类问题。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完善教学方法的一个基础,也是一个重要手段。因此,班主任应该高度重视这种平等的关系,打造师生和谐的教学局面。

其次,应该加强实践教学的力度,班主任在全方面了解课程内容的原则上,再根据时间现状,并结合起每个学生的道德水准,加强实践教学的力度。针对一些心理问题,法治问题等一些抽象的问题,班主任可以借助社会中一些实际的案例进行模拟教学,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其中的深意。

最后,每位班主任都应该以身作则,给每位学生树立起一个很好的榜样,这样学生才会以教师为旗帜,保证走正确的发展道路。育人先育己,帮别人推向某个高度,就需要自己先达到这个要求。因此班主任只有先按照道德规范做人做事,起到带头示范作用,才能潜移默化的改变众多同学,所以班主任也应当深刻重视自身道德素养问题,并且学生的日常生活及学习中不断渗透德育理念,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健康向上的发展。

二、营造出积极向上、和谐的班风

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风直接影响到班里的每个学生,但是部分班级存在着低迷消沉的倾向。例如:新学期开始某年级增加了一个难度较大的新学科,大部分同学都缺乏信心,担心自己学不会,实际也确实如此。但是课代表又没有及时的和班主任或者任课老师进行沟通,长此以往,学生也越学越吃力,慢慢的也就会出现没有信心等消极的情绪。长此以来也会影响到班主任开展品德教育工作的发展。如果在开课教学前期,学生能和老师及时的沟通,任课老师的教学方法也一定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改变,那么学生消极的情绪也会有所好转,并且大部分学生都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也会影响其他更多的同学,这样也会有利于班主任发展品德教育。

和谐的班风是老师和每个学生共同创造的结果,主要体现为班级凝聚力强,关系融洽等。如果同学之间经常出现因为某些小事而相互争吵,甚至是大打出手,这就说明班风不和谐。这样会导致学生对班级失去信心,分帮结派,长此以往,就会出现恶性循环。所以班主任一定充分注重这一点,将学生凝聚到一起。

三、班级中营造出爱的氛围

第一,班主任应该对每位学生都有充分的了解,掌握其优缺点,兴趣爱好,家庭状况等等,并在課余时间可以多和学生交流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必要时给予学生一定的帮助。

第二,在学生出现经济物质等存在困难的时候,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温暖,避免学生产生消极的心理,甚至是不好的偷窃行为。

第三,大多数学生都有很强的自信心,所以班主任应该对学生有充分的尊重,所以在平常的工作中,班主任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要无意间让学生的自尊受到伤害。

第四,在不违背做人做事原则的基础上,班主任应该尽可能的宽容学生。如打架斗殴这种事该罚就要罚,但是如果是一件小事,最好对学生有包容的心态,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的来感染学生,让学生学会理解他人,学会包容的良好品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老师的个人品德素养,会对整个班级的学生无形中产生影响,注意到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去感染同学,从而为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德和高尚的情操起到重要的带头作用。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开展品德教育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工作,而是需要循序渐进的努力一步一步完成的。所以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不能急于一时,开展品德教育的工作任重而道远,还需要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来渗透学生、感悟学生。

参考文献:

[1]王海英.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性的提高对策探讨[J].新课程(中),2017,(07):256.

[2]袁寿芳.试谈小学班主任工作中提高德育有效性的策略[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7,(06):76.

[3]韩英华.探讨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J].好家长,2017,(12):40.

[4]马娟娟.浅谈提升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能力的实践策略[J].中华少年,2017,(02):19-20.

作者简介:

韩梅(1985年2月-),女,山东省临沭县人,赫哲族,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美术教学,小学班主任管理。

猜你喜欢

道德素质品德教育重要性
通过家园共育提升幼儿品德教育有效性的探索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浅析新闻记者的道德素质与责任
注重培养体系构建 提升品德教育质量——基于“互联网+”的品德教育实践策略
图画故事书对儿童品德教育有积极作用
读《边疆的重要性》有感
浅谈中学生道德素质
《弟子规》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