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平,山水间的一座隐城

2018-06-01

海峡旅游 2018年4期
关键词:太平湖太平

老太平县为“隐城”,原因有三。这座千年古城起势于山水,以半封闭式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物产塑造了宜居空间,移民在这片地广人稀的天地得以生存,以求“太平”,成就了乱世中的“隐城”,此其一;太平借山水之力曾有繁华商贸、发达文化、兴旺家族,然地表文化及传统积淀终究或毁于战乱,或隐于太平湖下,此其二;今日旅行发展方兴未艾,黄山盛名之兴,一山之隔徽州地区文化之盛,遮掩了其间太平的魅力,人们只知黄山徽州,不知太平,此其三。但即便如此,这里的人们仍在努力适应着变化,尝试新的生活,一如他们随遇而安的先民。

山水之势带来了移民,太平县成了不折不扣的移民城市

黄山区原为太平县,位于安徽南部。不同于一山之隔的徽州势力的外放与张扬,太平隐于崇山峻岭下,千百年来尝试营造一种世外桃源般的宜居与安定,一如它的名字——太平。

太平南凭雄奇壮美的黄山,北临莲花佛国九华山,纵横的山脉形成天然屏障,地势南高北低,密布的峰峦间散落大小山间盆谷。境内大小河流11条,顺着山势而下,均源自黄山和九华山。这些河流多有美丽的名字,如舒溪、婆溪、佘溪等,除了黄山南坡的浮溪、阮溪流入新安江,进钱塘江之外,其余发源于黄山的麻川河、清溪河及九华山的洙溪河等,皆如长龙一般,汇于青弋江,奔向长江。

山势围拢,水脉蔓延,塑成相对独立的生存空间。在战乱纷繁、自然灾害频发的古代,这种山水之势阻断了诸多战争与病乱,当地人调侃,这是一个兵家不争之地。然而也正因如此,仅有理想自然环境的太平成了繁衍生息的桃花源——山林布有山货,河流藏有河鲜,人均耕地充足,旱涝保收。在包括今耿城镇和黄山区县城的甘棠镇在内的浦溪河流域,四面环山,盆地内有粮田千顷,自古成为太平水稻的主产地区。“如果勤劳一点,都不会饿到肚子,人很容易进入正常的生活状态”,当地学者胡丰炘如是说。于是,避战乱的人进来了,江北受长江水灾影响的部分人口也迁移了过来。隋唐五代来境定居的有胡、陈、焦等姓,宋元时期则有苏、林、汪等,而明代后,如甘棠崔氏、岭下苏氏等地方大族日益豪强,迁入的大族逐渐减少,多以杂姓人口散附各处。

不过太平也无法一直保有安宁,它所遇上的最大人口危机,莫过于太平天国时期。由于皖南与苏、浙相邻,又是清政府镇压太平军安徽境内的主战场,战后损失惨重,人口锐减,太平从近三十万人口,剧降至三万左右。为恢复战后经济,清政府采取多种措施,如招致大量外来移民前开垦荒,于是出现了土客混杂的格局,在清光绪十五年(1889)时,进入宁国府、池州府等地的移民甚至达到了463万人。移民历史直至近现代并未中断,倒是换了种迁徙理由进行着,如境内太平湖的兴建就曾引发了太平三次的移民潮,其中还消化了新安江水库移民数千人。太平县成了个不折不扣的移民城市。

今日太平早已一片和谐,我们无法窥探此地先住民与移民间曾有的交流或是冲突。但太平区域从春秋之前的隶属扬州之域,到春秋战国时属吴、越、楚,隋时属泾县,直至最终于唐天宝四年(745)割泾县西南十四个乡成立太平县,隶属区域的不断缩小与细化,其后是境内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及区域文化的形成。毕竟郡县设置的“节省”并不利于中央掌控开始发展的区域的地方治安、地方建设和赋税的征收,尤其是鞭长莫及的山地。

太平终于于1983年变成了县级“黄山市”, 在加上了原属歙县的汤口、原石台县的广阳及黄山风景区之后,1987年又改为“黄山区”。“太平县”在历史上存在了近1300年,这个寻常的县名拥有着人们最质朴的诉求。统治者们期望时事安宁和平,毕竟“太平,治之至也”,百姓们企盼躲避战乱,寻得安身。

这个古老的县城实际上并未真的“苟且”于崇山间,不知“今是何世”。它在千百年里与外界保有联系,默默累积着、沉淀着自己的文化特色。

通畅的水路与古道成为太平舒展着的筋骨,打出漂亮的一拳,沟通了外界,也带来了贸易的繁荣

太平境内纵横的山脉里,大小古道如同血管命脉一般,人与货物疏通其中。青石板铺就古道,总有各种传奇的故事隐藏。建于隋朝的箬岭古道,至明代仍是连接徽州府和安庆府的重要官道。如果你好奇前往,老人们也许会绘声绘色地描述道——当年清军和长毛(太平军)多次通过这条古道来回厮杀;解放战争时,李德生部就是从这跨越箬岭解放歙县。箬岭就是“挑徽州担子”的必经路,徽州的名产雪梨通过箬岭前往太平县、池州府;池州的名产鳜鱼经此进入歙县、徽州府。他们说得自豪——经过此岭,雪梨才更香脆,池州鳜鱼变成著名徽菜“臭鳜鱼”。在太平境内,古代先后建有主要道路14条,较大村镇间有道路40条,直至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因为山脉纵横,公路不达,许多古道仍在承担着往来交通的重任。

对于空间限制的突破,河流具有更大的活跃度与延展性。太平县内水系发达,在民国时期未建公路之前,航运是其主要运输手段,尤其是舒溪河与麻川河,成了水上对外交通的命脉,两河从古代沿用下来的大小渡口就有31处。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前,行于河道上的主要是竹筏和小木船。而木、竹、茶叶等土特产多以排筏流放外运,顺着水路,沿青弋江而下,至芜湖、抵南京,在长江中下游沿岸的商埠中流通;而后或卖掉排筏空手而归,或是重新购置日用品,拖引排筏归还。

通畅的水路与古道带来了贸易的繁荣,不少村落就此形成,又有家族趁势崛起,发展商业的同时极力重视教育,终成重山间的一方望族。

郭村即是深受交通要道与贸易往来惠泽的村落。原名为谷城的郭村,坐落于太平西南方群山环绕的山谷盆地之中。这个地方是古代徽州、池州和宁国三府官道交叉处,是青(阳)黟(县)等古道要冲。源于地理位置和经济地位的凸显,明嘉靖十五年(1536)曾于此设立铺设,类似现代邮政,由铺兵专门往返黟县从事郵政业务。除此之外,郭村还曾建有三府会馆、宏潭巡检司廨等机构。鼎盛时,郭村街道纵横,铺肆盈道,商旅不绝,千灶万丁。据说清康乾时期常住人口有两万多人,而当时整个太平登记在册的人口大抵二十六万多。今日郭村早已沉寂,偌大的村子三两老人坐在门口不言语,猫狗慵懒趴在广场上晒太阳。村落不时迎来一波波游客,走马观花一圈后,未曾多驻足。安宁的村落,倒是凭借数十栋保存较好的古建筑,干净的老街道,还有隐藏在观音阁中的诸多碑刻,透露着昔日的辉煌。

岭下苏氏家族则是太平大宗族发展的一大写照。位于永丰乡的岭下村,是中国“五四”新文学元老派作家、文坛大师苏雪林的故乡,村口处先用五座并排的硕大牌坊昭示着它的历史悠久与浓厚文化底蕴。在这小村落里,古宅错落有致,洙溪穿城而过,呈月牙形,形成天然水口。这片风水宝地,存有元代建成的五福庙,保存较好的苏氏宗祠,苏雪林的书屋海宁学舍,抗法英雄桂冠英故居希范堂,以及太平县的第一所私立小学育才小学,而这文化的传承,建筑的保护,背后是宗族力量的支持。苏氏宗族即是太平的徽商代表,比如人称“苏百万”的苏成美。苏成美于太平天国后期得身为浙江盐运使的族人苏式敬聘用,经理浙、赣两省盐运事务,积累了大量财富,而后其商号遍布汉口、九江、安庆、芜湖、上海等长江沿岸各大商埠,甚至远达天津等地开设商行,开办银行等。苏氏家族里多位族人从商,从清中晚期开始,顺着古道与水道,将贸易版图扩至南京、上海等地,涉及盐、茶、黄烟、绸布等多种经营,其后于乡里倡办赈济,重教兴学。

即便太平与徽州地区仅有一山之隔,当地学者胡丰炘更倾向于将太平县的文化归为“长江文化”

宜居的环境,不断迁入的移民,对外交流与商贸的通畅,使太平迎来并承纳了更为广袤的物质、精神世界,文化元素的多元化与融合成了可能。而作为移民之城,又是徽州文化与北方文化的过渡地带,太平呈现了更为开放、多元的文化特征。

在采访的过程中,受益于本地方言太平话,和当地居民交流几乎没有障碍。太平话借鉴了吴语,与吴语系的中心语区苏沪杭方言词意似、语音近,可比照普通话的语调来发音,有的学者甚至将太平话视作吴语系宣(城)语片的代表方言。当地建筑也不完全等同于徽派,有徽派建筑影响的痕迹,像是典型的青砖小瓦马头墙,“四水归堂”式天井建筑等,但也有京派风格的影响。当地学者认为,京派风格的影响源于明代参与过皇宫修建的毕昌,他带回了甘棠六角楼的建设图纸,这种五凤楼式的建筑风格开始被广泛借鉴,多用于祠堂门楼。

“古代区域按照水系来划分,以黄山最高峰莲花峰为界,一边是太平,一边是徽州。按照水系来说,太平是往北走的水系,即是青弋江水系,与新安江的徽州没有关系。水的走向,影響了心理上、文化上的认知,我们与徽州有隔阂,总觉得不是一个地方的,何况说的话都不一样。” 胡丰炘如是说。

目之所及,今日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太平境内却显得脆弱而隐晦

在苏雪林《我幼小时的宗教环境》中提到:“在我故乡那个地名‘岭下的乡村,苏姓族人聚族而居,已历数百年。村中有一座祖宗祠堂,建筑之壮丽为全村之冠,祠中供奉着苏氏历代祖宗的牌位,每年冬至前夕为阖族祭祖之日,牲鳢极为丰盛,直到元宵过后,祭礼始告完毕。”在我们造访苏氏宗祠之际,这座早已修整多时的恢宏宗祠,古朴典雅,飞檐翘角,只是未如苏雪林所言,宗祠供奉着苏氏祖宗牌位。这座略显空落的祠堂,已不再起传统的祭祀作用,只是作为村落公共空间来使用——开会、办活动、置放物品。

胡丰炘也曾为我们细细描绘他小时候的经历——因识字较多,胡丰炘从五六岁起,即在家族的祭祖活动中担任念族谱的重担,而在今日的黄山区里已很少听闻族谱。胡姓在太平是大姓,然而解放后族谱甚至被亲属偷去卷了烟。

行走于一千多年历史的太平县城,疑惑丛生,县域内的文庙、城墙等古建今日未存,地表文化稀少;民间信仰单薄,为众人所知的寺庙道观仅有五六座,家中不供奉神明,村落间宗祠少见……所有我们所设想的千年古城、山区生活所“该有”的文化表征,在太平很难找到支持。太平之旅,倒成了解谜之旅。太平似乎就是一座“隐城”,隐于历史。我们试图与当地居民聊宗族,聊信仰,聊历史,终于从胡丰炘与其子胡文锐那探得一二。

千百年来迁入太平的移民,多分散而居,形成势力强大的大宗族较少,势单力薄,于是安居乐业,安分守己才是“王道”。 而太平天国与清军在太平县境内展开长达11年之久的拉锯战,殃及太平县城仙源及甘棠、郭村等地,许多建筑物荡然无存;抗日战争时,仙源又受到日军飞机的狂轰滥炸,城内500余间建筑成了残垣断壁;随后在持续不断的运动中,太平的城墙被拆毁,成了移民房的砖石,“甘棠十景”中的二王殿、三甲祠”等或被毁,或因年久失修坍塌。

原本已损坏的历史遗迹,丢下的传统习俗,在新一轮的移民潮下已很少被人记起。原名为陈村水库的太平湖是1957年原苏联承诺援助中国修筑的100个水利工程之一,同时期修建的还有浙江的新安江水库,即千岛湖。最终形成的太平湖水面面积达到88.6平方公里,东西长约60公里,如同三条形态各异的巨龙,盘踞在平地与山谷间。如此壮观的景观下,隐藏着人们生存空间的退让。太平湖淹没了比太平更为古老的石台县县城广阳城,曾为太平的“粮仓”之一的秧溪,涉及520个自然村落,还有众多祖祖辈辈耕作过的农田。人们搬离了家园,三次移民潮迁移了六万多人,淹没四千多公顷的耕地,这个位于重山间的太平本就耕地匮乏,另外,即便是今日的黄山区,人口大抵也就十六万多。人们收拾简单的家当,拖家带口,在那流离转徙的年代,甘愿也罢,不乐意也了,搬离、分散、后退,另辟新地,投靠亲属,或是进入政府划分的迁入地。这其中,甘苦自知。

太平湖开始蓄水,为此后退搬迁的人寻找着新的生活。人们说,有幸投奔亲属的,至少还有房可居,有饭可吃。不少人曾经过多次搬迁,才真正地立住了脚,也有像乌石镇杨村的杨保身一家一样,“抢占”了先机——1970年才开始集体搬迁,他们早于1969年自愿后退,在今日杨村“圈地”成功,兄弟仨的房子居于村口。杨保身指着太平湖,扯着嗓门道:“以前的杨村离这还不到两里路。那儿的地肥,种什么都有,小麦、水稻、黄豆、芝麻、棉花,还有玉米,玉米杆这么粗”,说着十指相抵,摆出个大圆形,“现在哪有见过这么粗的玉米杆。这边的田瘦,养了这么多年,才肥了点。”杨村目前只有10多位老人常住,大概难能有人听他聊起故事,杨保身总是边说着,边开朗地大笑,只是末了,嘀咕了两句:“我现在还经常梦见以前在那的生活,记得哪条小巷子,哪条小巷子……”

即便人老了,古建不在了,或是縣城换了,县名变了,生活还是在继续着。太平人“一如既往”的泰然与冷静

太平湖的蓄水,该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太平人遇上的最大变动。几十年过去,湖区周遭的人们或是在尝试延续着过往的水上生活,或是搭上旅游热潮,迎头赶上。

八甲村里湖水绕村,门前屋后,皆是碧潭。正当采茶际,村民背着竹篓,不慌不忙地踏上停靠在家门前的小船,茶青在隐于太平湖中的山头上等候着;餐馆开在了湖中小山的山脚下,陆路不达,快艇成了最便捷的交通工具,广袤的湖面上,总少不了女老板开着游艇接送客人的拉风身影;秀湖村的码头边,年迈的老人熄了船上的发动机,立于船板上,与同是“行船人”聊上两句,随后搬上刚采购回的食材,又启动了发动机,在湖面上劈开水道,驶向远方……

这是一个水上世界,沿湖生活的人们,家门前各有小码头,沿着铺满落叶的小道下山,三两只船偎倚湖边。以前流淌的是众多河流,行于其上的是排筏,是小型木船。而在太平湖蓄水后的1977年,直至1996年太平湖大桥开始建成通车期间,汽车轮渡曾一度作为太平湖两岸的通运主力,摆渡着人与物。而后,太平湖核心湖区专门成立公司管理水上运输,原来的交通、货运转变为旅游观光为主;陆路大肆发展,行走湖面的船只不断减少。即便如此,这种水上生活却从未消失,不少的村民依旧驾着船,驰骋于湖面上,运输着生活用品和生产物,延续着简单质朴的生活。

“消失”的县城

太平湖的蓄水,还拆迁了原太平县城——仙源。

午后的仙源镇,胡丰炘所言的“小时候,远远就能闻到城市的味道”的商业街上,路人寥寥。店家们百无聊赖地看着手机,偶尔站起来招待着三两熟客。不远处的南门桥上,有辆轿车卡在桥头,进退两难,原来是桥中央立着两块石墩,不方便出入。人们尝试去保护这些仅存的建筑,如这石墩之于这座宋代以来几经修葺的古桥。

仙源距离今日黄山区政府所在地甘棠镇东10公里处,自太平置县到1965年,千年来太平的行政归属辗转于宣州、宁国、池州、徽州四府间,而仙源始终是太平县城的所在地,是太平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内原有宋代开始修筑的城墙、城门,至清代有直街、横街、后街三条主街及20多条街巷,由石板或河卵石铺就。老街两侧民居、店面建筑鳞次栉比,来往商旅络绎不绝。如此繁华的仙源,自清乾隆时代起,几乎成为太平的代称,清代地方大族所修族谱称为“仙源某氏宗谱”,而非太平,其地位可见一斑。

历史却跟仙源开了个玩笑。1958年,陈村水库原本计划建筑150米高的砼重力拱坝,如此一来,仙源所在地不可避免地成为淹没区。新县城的位置很快就被选定了——甘棠,位于自古就是太平人活动范围的浦溪河流域,四面环山,水源充足,是个冲击盆地,同时又离仙源不远,是新县城的最佳选址。即便人们百般不乐意,政府、医院、学校等重要机构,已陆续搬离。当时的搬迁并不配有汽车等交通工具,至多是板车助力,而更多的是人工的搬运,一家老小,负重累累,行于泥巴土路。未曾料到因中苏关系的变动,苏联专家撤离,1962年重新开工的陈村水库坝高降低了近30米,仙源逃离了淹没。只是此时的仙源早已元气大伤,不少人走了,众多机构撤离,仙源城终于不再了。

古县城的消失,映射了整个太平的历史。直至从太平县变成黄山市,再到黄山区,存在千年的,为人所执念的“太平县”也不复嫣然了。如果说,太平县是座隐城,那么仙源也是隐于历史的一座城。

猜你喜欢

太平湖太平
碧波荡漾太平湖
太平老街
守正创新让“太平泥叫叫”叫得更响
劝君莫做“太平官”
虹桥碧波太平湖
《太平湖》与赖少其晚年艺术嬗变探析
静静的太平湖
《太平轮·彼岸》:重新“起航”
畅游太平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