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VC/PVDC复合硬片耐冲击强度影响因素研究

2018-06-01吴志刚尹作柱王正良

中国氯碱 2018年5期
关键词:丙烯酸乳液单体

吴志刚,尹作柱 ,王正良,黄 俊

(1.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电化厂,浙江衢州324004;2.浙江衢州巨塑化工有限公司,浙江衢州324004)

PVC/PVDC复合硬片作为一种塑料包装材料具有厚薄均匀、密封性能好、热合快、易成型、价格低廉、轻便、抗紫外线及抗辐射等优势,且由于该复合硬片是由PVDC与PVC复合而成,克服了PVC复合硬片阻隔性能较差的缺陷,现已经广泛应用于片剂、胶囊、注射液、口服液等药品的内外包装[1]。抗冲击强度是PVC/PVDC复合硬片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如果耐冲击强度过低,加工时容易出现裂纹,最终会导致制品无法实现阻隔性能,从而难以保证药品的质量[2]。

本文采用控制变量法,重点研究了PVDC乳液聚合的聚合温度、VDC单体的含量及种子的含量对PVC/PVDC复合硬片抗冲击强度的影响,为生产用于PVC/PVDC的复合硬片用的PVDC乳液提供技术支撑。

1 实验部分

1.1 聚合原料

单体:丙烯酸甲酯(M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AA)、丙烯酸乙酯、丙烯腈(AN)、偏氯乙烯(VDC);

乳化剂:十二烷基磺酸钠、十五烷基羧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醇醚羧酸盐;

引发剂:过硫酸铵(APS)、焦亚硫酸钠(SMBS);

消泡剂:二甲基硅油、苯乙酸月桂醇酯;

其他助剂:碳酸氢钠(NaHCO3)、醋酸铵。

1.2 聚合工艺

种子聚合:配置过硫酸铵的引发剂水溶液;称取一定质量的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丙烯酸、丙烯酸丁酯、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五烷基羧酸钾、水及少量偏二氯乙烯单体置于聚合釜,搅拌转速为200 r/min,预分散15 min后,将聚合釜的温度升至75℃,慢慢滴加引发剂水溶液,常压反应,反应温度控制在75~80℃,滴加时间1 h;引发剂滴加完后,温度控制在80℃、保温1 h,完成种子乳液聚合。

PVDC乳液聚合:配置过硫酸铵(或者是焦亚硫酸和过硫酸铵)的引发剂水溶液;将偏氯乙烯单体、丙烯酸甲酯、丙烯腈、丙烯酸、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醇醚羧酸盐、碳酸氢钠、醋酸铵及水加入混液槽,搅拌转速为180 r/min,夹套通入5℃的冷却水,对预混液进行冷却,即完成了预混液的配置;加入丙烯酸种子乳液及水,用氮气将聚合釜置换2次,最后抽真空,压力为-0.08 MPa,抽真空完成后对聚合釜升温,将配置的引发剂水溶液及预混液均匀的加入聚合釜内,加料时间控制在12 h,转速控制在120 r/min,反应温度为50~75℃。

乳液脱吸:加入二甲基硅油和苯乙酸月桂醇酯,将氮气管的出口放在PVDC乳液液面以下,鼓入氮气并抽真空,整个脱吸过程中压力控制在-0.02~-0.04 MPa,温度控制在 65~70 ℃,搅拌转速为20 r/min,脱吸时间为4 h,脱吸完成后冷却过滤即得到样品。

1.3 PVC/PVDC复合硬片的耐冲击强度评价

将PVC硬片(厚底约为250 μm)表面经过电晕放电处理,在表面涂一层2 g/m2的粘合剂(该粘合剂为聚氨酯溶于醋酸乙酯中形成的溶液),热风干燥20 s,然后面涂40 g/m2的PVDC乳液,在经过红外线干燥,即完成了耐冲击性评价 PVDC/PVC复合硬片的制作。PVC/PVDC复合硬片的耐冲击强度评价按照YBB00222005-2015标准执行,使用落球冲击试验仪测试[3]。

2 结果与讨论

2.1 聚合温度对PVC/PVDC复合硬片耐冲击强度的影响

采用控制变量法,保证丙烯酸种子乳液干重和VDC占PVDC聚合工艺中总共单体中的比例不变,只改变聚合温度,对聚合温度对PVC/PVDC复合硬片耐冲击强度进行研究,聚合的简要配方见表1。

表1 研究温度对PVC/PVDC复合硬片耐冲击强度的配方表

用表1中配方聚合出来的PVDC乳液制得的PVC/PVDC复合硬片进行耐冲击强度测试,用测试的结果与聚合温度作图,得到图1。由图1可知PVC/PVDC复合硬片的耐冲击强度随聚合温度的升高急剧下降。这是因为反应温度越高,PVDC聚合度越低,对应PVDC聚合物的强度和力学性能会下降,耐冲击强度会降低,对应PVC/PVDC复合硬片的耐冲击强度也会下降[4-7]。

图1 聚合温度与耐冲击强度的关系图

2.2 VDC单体的含量对PVC/PVDC复合硬片耐冲击强度的影响

采用控制变量法,保证聚合过程中丙烯酸种子乳液的干重和聚合温度是相同的,调整聚合过程中VDC在PVDC聚合工艺中总共单体中的比例,并对PVC/PVDC复合硬片耐冲击强度进行研究,聚合的简要配方见表2。

表2 研究VDC含量对PVC/PVDC复硬片耐冲击强度的配方表

用表2中的配方聚合出来的PVDC乳液制得的PVC/PVDC复合硬片进行耐冲击强度测试,每隔3天测1次,用测试的结果对该复合硬片常温放置的时间作图,得到图2。

图2 复合硬片常温放置时间与耐冲击强度的关系图

从图2可以看出,初始复合硬片的耐冲击强度随VDC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最终的耐冲击强度随VDC含量的增加而降低,且VDC含量越高其耐冲击强度随放置时间下降得越快,放置13天后其耐冲击强度基本不再变化。共聚合物及相容性很好的共混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可参考Fox方程,Fox方程如下:

式中:Tg、Tg,1、Tg,2及 Tg,n为共聚物及均聚物 1、2 及 n的玻璃化转变温度;w1、w2及 wn为共聚物中 1、2、n的质量分数。

在种子的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在PVDC乳液聚合阶段,VDC含量越高,对应其他共聚单体的含量就偏低,且 Tg,VDC小于 Tg,共聚单体,而在 PVDC 结晶前,其物理性质和无定型的聚物相同,即当温度高于其玻璃化转变温度时,玻璃化转变温度越低,无定型聚合物的柔韧性越好。因此初始复合硬片的耐冲击强度随着VDC含量增加而增加。PVDC聚合物随着放置时间的增加,其结晶度不断增加,当放置13天以后完全结晶,性能基本稳定,因此13天后其耐冲击强度基本不再变化。随着放置时间的增加,PVDC聚合物的结晶度不断增加,PVDC聚合物的耐冲击强度会下降,因此随着放置时间的增加其耐冲击强度逐渐下降。PVDC聚合物中VDC含量越高,其最终的结晶度也越高,因此最终的耐冲击强度随VDC单体的含量增加而降低[7-9]。

2.3 种子的含量对PVC/PVDC复合硬片耐冲击强度的影响

采用控制变量法,保证聚合温度和VDC占PVDC乳液聚合中单体的比例不变,调整丙烯酸种子干重占PVDC乳液聚合中单体的比例,对聚合过程中丙烯酸种子干重占PVDC乳液聚合中单体的比例对PVC/PVDC复合硬片耐冲击强度进行研究,聚合的简要配方见表3。

表3 研究丙烯酸种子干重对PVC/PVDC复硬片耐冲击强度的配方表

用表3中配方聚合出来的PVDC乳液制得的PVC/PVDC复合硬片进行耐冲击强度测试,每隔3天测1次,用测试的结果对该复合硬片常温放置的时间作图,得到图3。

图3 复合硬片常温放置时间与耐冲击强度的关系图

从图3可以看出,随种子用量的增加,PVC/PVDC复合硬片初始耐冲击强度越低,而最终的耐冲击强度与种子的用量几乎没有关系。

本实验得到的聚合物为核壳型聚合物,其玻璃化转变温度可参考Fox方程。随着种子的量的增加,其中玻璃化转变温度高的聚合物对应单体随着增加,这使得聚合物最终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增加,这就会使得PVDC聚合物的耐冲击强度降低,对应PVC/PVDC复合硬片的耐冲击强度也会降低(PVDC聚合物结晶前的物理性质可参考无定型聚合物)。常温放置13天后,PVDC聚合物完全结晶,而方案1-7的PVDC聚合物中VDC含量相同而种子的用量较少,这使得方案1-7的PVDC聚合物的结晶度几乎相同,最终PVDC聚合物的耐冲击强度几乎相同,所以对应PVC/PVDC复合硬片的耐冲击强度几乎相同[7-9]。

3 结论

本文采用控制变量法,重点研究了PVDC乳液聚合的聚合温度、VDC单体的含量及丙烯酸种子的含量对PVC/PVDC复合硬片抗冲击强度的影响,具体如下:聚合温度越高,对应PVDC聚合物的聚合度越低,结晶前后的复合硬片的耐冲击强度均会越低;VDC单体含量越高,结晶前复合硬片耐冲击强度较高,但结晶后复合硬片耐冲击强度越低;在种子用量较少的情况下,复合硬片结晶前的耐冲击强度随种子的用量的增加而降低,但种子的用量对复合硬片最终的耐冲击强度影响不大。

[1]章 信.高密封冷、热复合硬片.塑料,2004:12-12.

[2]王德柱,李起奖,周忠武.固体药用冷冲压成型复合硬片成型破裂原因分析.印刷技术,2014(22):29-31.

[3]济南兰光机电技术有限公司.药品泡罩包装材料的抗冲击性能检测.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5,36(11):723-723.

[4]潘祖仁.高分子化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5.

[5]包永忠,谢建武,黄志明.偏氯乙烯类聚合物的合成和性能.聚氯乙烯,2009,37(11):4-9.

[6]Kodani T, Sakai H, Okabe T, et al.Effect of vinylidene chloride content on film-formation property of vinylidene chloride-methyl acrylate copolymer latex.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2015,69(3):565-572.

[7]Sakai H, Kodani T, Takayama A, et al.Film-formation property of vinylidene chloride-methyl methacrylate copolymer latex.II.Effect of latex storage temperature.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Part B Polymer Physics, 2002, 40(10):948-953.

[8]华幼卿,金日光.高分子物理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7.

[9]Obi B E, Delassus P T, Howell B A, et al.Crystallization kinetics for semicrystalline random copolymers of vinylidene chloride (VDC)with methyl acrylate (MA), and the effects on the internal morphology ofthe resin particlesformed during synthesis.PolskiTygodnik Lekarski, 1995, 33(14):2019-2032.

猜你喜欢

丙烯酸乳液单体
丙烯酸树脂基人造花岗石美观性提高的方法
亚洲将引领全球丙烯酸产能增加
瓦克推出新的聚合物改性水泥防水涂料用VAE乳液
An Acrylic Lock Created to Stop children Stealing Nutella
单体光电产品检验验收方案问题探讨
每天你只涂两次乳液?
β-胡萝卜素微乳液的体外抗氧化性初探
六苯氧基环三磷腈的合成及其在丙烯酸树脂中的阻燃应用
微乳液在工业洗涤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巨无霸式医疗单体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