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分析
2018-05-31魏惠芹
魏惠芹
作文教学在小学语文基础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小学生表达观点、抒发情感有重要意义,必须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但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于模式化的问题在新课标下愈加突出,学生写出的作文缺乏真情实感,急需教师改进作文教学方法,下面进行具体的分析与探讨。
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急需改进
新课标明确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从填鸭式教学中解放出来,强调建立学生的思维体系,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作文就是通过文字的形式展示学生的思想与认识,让学生表达个人观点、抒发内心情感。作文结构因学生思维的不同而不同,写出的作文内容也因学生的知识体系不同而不同,所以学生写出的作文应充满灵活性与多样性。但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实际多以模式化为主,规定学生用固定模板写作文,造成学生写出千篇一律的文章,毫无新意,与新课改要求相悖。其实大多数小学生对写作文都有畏难情绪,找不到素材,缺乏写作灵感,感到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这样的局面和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方法有直接关联,在新课标下改进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已迫在眉睫。
二、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
1.扩大学生阅读范围,拓宽写作视野。
语文新课标有这样的描述:阅读是认识世界、收集信息、发展思维以及获取审美体验的一条重要途径,写作则是运用文字表达、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与自我并创造性表述的一个过程。由此可见,写作的基础就是阅读,写作源自学生们的阅读感受,只有让学生充分阅读,学生才能写出精彩文章。阅读是学生积累知识与语言的主要途径之一,小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可以开阔视野。新课标还倡导读写结合,阅读是积累与内化,写作是运用与外化,扩大阅读范围就等于拓宽学生的作文视野。
2.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写作文的灵感大多源自生活,因而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带领小学生走进实际生活,寻找写作素材,并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生活观察与积累写作文。小学语文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在亲身感受与体验中提炼素材并加工整理,形成独特观点,并将其体现在作文中。教师还可让学生写他们最熟悉的人,如自己的同桌、老师、父母等,培养小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积累各方面素材。
3.积极引入信息技术,丰富写作内涵。
新课标明确要求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要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作为目标,致力于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创新能力。因此,教师要在作文教学中积极引入信息技术,丰富写作内涵,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让学生在写作与赏析中提高鉴赏能力。利用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教师将众多人物形象直观展示给学生,成功调动学生抒发情感的欲望与积极性,培养小学生吐实感、写真情的能力,充分体验人物描写手法。而在说明文的教学中,教师可引入交互式白板為学生展示形形色色的植物,列举说明文例子,学生通过对视频的观看、理解与感悟,有效丰富作文写作内涵。之后教师让学生以“家乡的巨变”为主题写作文,学生在视频的启发下快速写出作文,教师再进行成果展示,给予优秀文章好评,培养小学生的鉴赏能力,综合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
4.传授学生写作方法,提高写作素养。
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与素养是无法立竿见影的,这是一个细水长流、需要长期坚持与积累的过程。作文体现着语文综合能力,很多小学生总感觉作文很深奥,不好写,其实只要他们在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多阅读、勤观察、常练笔,掌握一些写作的方法与技巧,就能提升写作效果,写出内容丰富、感情真挚的好作文。这就要求教师要注重在作文教学中向学生传授写作方法,提高写作素养。
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积累词语,好的作文离不开妙词佳句的装点。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多练笔、多体验,练笔与体验结合来提高写作素养。小学作文的本质其实就在于练笔与习作。
在整个小学阶段的教学中,语文作文教学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深入推进以及新课标的全面实施,小学语文教师更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摒弃传统的模式化教学,积极转变作文教学的理念,丰富教学策略,注重发挥小学生在写作中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自觉描绘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表达真情实感,提高写作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广东省汕尾市城区凤山街道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