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课程改革 筑梦美好未来
2018-05-31闫妍
闫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个不同思想汇聚、对话和交锋的过程,更是实践层创新、困惑、怀疑和蜕变的过程。关于课程改革的追问、争鸣,尤为激烈。让我们以初中语文学科为例,回顾课程改革一路走来,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双基”时代。1992年,教育部在建国之初制定的“双基”标准上,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大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首次明确提出初中阅读训练、写作训练、听话训练、说话训练共48个能力训练点,在“基础知识”之下列入初中汉语知识、文体知识、文学知识等20个知识训练点。该大纲还明确将“语文训练中知识教学和能力训练密切结合”作为语文教学的原则之一。由于我国理论界和广大教师对“双基”的重视,逐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和方法,教师比较熟悉“双基”教学的操作程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可以得到很好的落实。“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就是“双基”时代的典型口号。作为七零后,我的基础教育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客观来讲,这一时期的“双基”教学比较扎实。更为引人注目的是,在“双基”教学思想的指引下,这一时期涌现出一大批名师,如于漪、钱梦龙、宁洪斌、魏书生、余映潮等,这些名师以“大语文”主张和实践来自觉拓展语文学习的外延,使语文教学界逐渐趋向这样的共识: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
教育部于2001年发布《基础教育課程改革纲要(试行)》,拉开了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帷幕,我国进入新课程改革时期。新课程改革非常明确地提出了“三维目标”的教育教学理念。但基层一线教师更关注“新课程”的“新”字,因此教研员和一线教师在课堂形式上不断突破旧有观念、推陈出新。当时有六年工作经验的我,是语文教学战线的一员新兵,教学经验少,但也正因为如此,旧有的教学观念更易于扭转,更敢于尝试新事物,因此作为课改实验员走上了新课改实验研讨之路。在课改示范交流活动中执教《斑羚飞渡》一课时,我制作动画展示斑羚飞渡悬崖的情景,以“实话实说”节目访谈的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用小组辩论探讨文章主题。总之,“新”成为课堂教学是否成功的标准,语文课也变得前所未有的异彩纷呈。当然,也有相当多的教师对于教学形式的不断翻新提出自己的质疑,因为在课堂上我们引导学生研究历史、物理、生物,研究环保,创作美术作品,我们的语文课上得越来越像数学课、历史课、政治课,语文教师成了杂家。“这还是不是语文课”的质疑,让身处课改热浪中的教师也逐渐冷静反思,逐步回归理性。回顾这一时期的课程改革,其基本主题是探讨教学的规律与规则,是基于技术的改进,旨在追求完善的程序和规范的技术,实现“技术理性”最大化。由于一线教研员和教师的广泛参与,语文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和评价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
“三维目标”时期。教育部于2011年12月28日印发了义务教育语文等学科19个课程标准(2011年版),这是继2001年印发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后,我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又一项重要举措。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语文新课程体系在传统的“全体”和“全面”的基础上增加了“个性发展”的人文内涵,这成为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这一时期课程改革提出了合作、展示、反馈等课堂教学的路径与策略,致力于学习过程与方法的变革,即通过课程框架下目标的达成度、生成度、参与度,追求“实践理性”的最大化。可以看到,这一时期“三维目标”表述下的语文教学目标则更贴近学生,教学出发点从“知识的教学”转变为“学生的需要”,而“主体”的这种转向在这几年的新课标修订中体现得更加突出。在教学实践中,我也逐渐将以前仅仅写在教案纸上的“三维目标”融入到教学中,而学生的学习状态更让我们认识到,“三维目标”不是互不关联、生硬割裂的概念,而是水乳交融的过程。在教师的思想中,“教育”逐渐替换了“训练”这个词,语文教学内容由重基础、片面地强调知识技能变为重视知识、能力、过程探索、方法选择、情感等多个维度。
这一时期,备受关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推进十多年之后已进入了最为关键、艰难的“深水区”,即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增效问题。许多敢为人先的课改名区名校在批判继承传统课堂教学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在积极探索有效教学的过程中,提出建设高效课堂这一有所争议的命题。在教学一线的课堂实践中,我们仍然会发现高效课堂存在着一些问题,质疑和反思不绝于耳。高效课堂不管命题是否准确,对于课程改革的模式化,作为深化课程改革中寻求课堂教学改革突破的真诚和决心,还是应予以肯定的。
“核心素养”时期。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核心素养”的提出,是在充分总结多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成果与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实现的。关注“三维目标”到追求学科“核心素养”落地,一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均成为学生探究的对象和使用的工具,“核心素养”教育理念指向学生的未来,指向“全人的教育”,它强调的是“适应学生终身发展”。以语文学科为例,语文学科素养是通过日常教化和自我积累而获得的语文知识、能力、意识以及情感价值观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
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是学科教育高度、深度和内涵的提升,是学科教育对人的真正回归。学科“核心素养”意味着学科教育模式和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走出教材,让学生扩展阅读,实践中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如我校七年级学生开展《古诗词中的城市历史》的社会调查,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首先确定自己准备调查的内容,制订好活动计划,然后进行小组分工,搜集资料、撰写调查报告、准备节目等,最后进行活动展示。在这一实践活动中,每一个孩子都积极参与到其中,到图书馆、互联网查找资料,对家长、邻居进行访问调查,编写古诗集,绘制古诗配图等,学生在这一活动中增长了知识,拓宽了视野,锻炼了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让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学生在“语文化”的生活中,体验到语文学习给生活带来的益处和乐趣。
回顾多年的课改之路,课改成效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明显变化。“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重视语文的感染熏陶作用”“尊重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以人为本”等语文新课程理念,已经逐渐融入到语文教师日常的工作中。绝大多数教师从注重教的过程转变为注重学的过程,意识到学生学的过程就是学生逐步学会做人的过程。“本真语文”“诗意语文”“生命语文”“青春语文”“绿色语文”,教学名师和一线教师立足各自的学情特点,构建异彩纷呈的语文课堂,努力通过自己的教,使学生变得更爱学习,更会学习。原来的课型是以知识内容为明线、方法为暗线,现在的思路是以学习方法、培养思维为明线,以内容、知识为暗线;过去是只注重学科素养目标(学科三维目标),现在还要借助过程和学习形式,渗透、整合完成社会素养目标,即同一时空完成二类课程目标。总之,把课堂建构从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定位到“改变思维、启迪智慧、点化生命”的核心素养高度。
2.课程内容改革取得明显的成绩。课程内容上的最重要变化是语文教科书的改革。学科核心素养使课程标准的形态从教学大纲(双基)、内容标准(三维目标)走向成就标准(核心素养),即以学生应该达到的素养(成就)作为课程标准的纲领,并全面修订语文教材。2017年修订后的全国统编语文教材具有三个方面的亮点:一是学科的特点更凸显;二是课程的理念更科学;三是教学的操作性更强。学生学习内容的设计更加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符合时代的特点,符合学生未来的发展要求。现在我们把综合性学习、课外阅读引进到课堂里来,甚至进入到语文课程里面来,使阅读专题化、课程化,教师充分开發校本课程资源,设立专门的阅读课,开设名家课程讲座。课程内容的科学、开放,让语文教学更具活力。
3.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转变。传统的语文教学,以课本、课堂和教师为中心。语文教师不断强化民主意识和人本意识,例如:在阅读教学中,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语文课堂更加尊重学生的理解,强调通过阅读讨论、分享交流生成对文本的合理解读。注重积累,培养语感,鼓励学生自由、有创意地表达成为许多语文教师的实际教学行为。随着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在发生着积极的变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逐渐为学生所熟悉和掌握。在学习方式方面,更积极探索项目学习、跨学科主题整合、真实情境的实践活动等课堂模式,如云课程、慕课、翻转课堂、移动学习等移动互联网背景下与教育新形态匹配的课堂组织形式,越来越普遍地走进学生、走进教学。
4.教师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语文课程的活力都在逐渐增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语文教师不断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实际之间的联系,使它们更有效地融合起来,给课程增添生活的活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围绕这一目标的实现,一线教师和学校领导做了大量积极的有意义的探索,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和课程开发意识逐渐增强。语文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和评价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
回顾课程改革历程,展望未来教育前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个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过程。从思想到文化有多远,课程改革的路就得走多远。“不以事艰而不为,不以任重而畏缩”。唯有坚守课程改革,才能筑梦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