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印度:穷尽一生,向神致敬

2018-05-31喜喜

中国国家旅游 2018年6期
关键词:神像歌者舞者

喜喜

印度号称是“众神之国”,生活在这里的每个子民心中都有自己的神。我的第二次印度之旅,始于金奈(Chennai),结束于阿姆利则(Amritsar),历时3个月,贯穿印度南北。在此期间,我有幸结识了一些普普通通的印度人,他们让我切身体会到了信仰的力量——穷尽一生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只为了对心中的神施以敬意。

根尼亚古马里的工匠

我坐着大巴,从泰米尔纳德邦的金奈一路向南,到达位于印度最南部的小城——根尼亚古巴里(Kanyakumari),它被古代印度人称为“地之终点,天之尽头”,类似中国海南三亚的“天涯海角”。这里也是印度在瓦拉纳西之外的又一圣地,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和印度洋在此交汇,能看到太阳从海上升起从海面落下的奇观。

通过“沙发冲浪”,我住进了当地沙发主人Mani家。Mani是个摄影师,喜欢拍摄这座海边城市的美景,间或也为一些情侣拍婚纱照,赚些零花钱。听说我是“自由记者”,Mani决定带我去附近村子见见他的叔叔Srikanda,“他雕刻出来的神像可是远近闻名。”听得出来,Mani对此有着发自内心的骄傲和自豪。

Srikanda的工作坊位于村中唯一的主街上,我们进门时,他正用锤子和凿子小心翼翼地雕刻一尊神像的脸颊。这个工作室既是居所也是工厂,简洁而有序,日常使用的工具按顺序摆放得整整齐齐,工作台上有一张发黄的老照片,是Srikanda和父亲及两个哥哥的合影。他手里捧着一块惹眼的奖牌——10年前,他被泰米尔纳德邦的首席大臣授予“最佳工匠”的称号。

Srikanda给我们端来马萨拉茶,听到我对工作室的赞美,他说:“制作神像的作坊无论大小,都和寺庙一样神圣,所以要时刻保持环境的清洁整齐;雕刻过程中必须专注投入、心无旁骛,因为制作神像的过程就是向神表达敬意的过程,服务于神灵,会给自己和家人带来福报。”我还了解到,完成一尊神像之前,还有很多规则甚至是“迷信”的传统需要遵守,比如:一定要选择新月或满月时开始制作神像;在长达数月甚至一年的制造过程中,严格禁止吃肉或饮酒;最后为神像“点睛”(意味着神像的“复活”)的仪式必须在凌晨4—6点进行,因为这个时段最安静,可以保证神像在“复活”的一刻不被打扰。

正是对神灵的虔诚和对工作严肃认真的态度,让Srikanda声名远播。5年前,他应邀前往美国最大的艺术博物馆一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制作湿婆神像的复制品,他和两个助手花了整整6周时间,其间连房间都很少出,更别说去逛街、看景点了。复制品完成,因为工艺太过精湛,连考古专家都难以分辨哪个是真品哪个是赝品,最后只好在底边明确加上“仿制品”三个字。复制的神像展览完毕后,工作人员立刻将它收回库房,加以重锁,生怕有人故意掉包,拿去黑市售卖。

Srikanda从事雕刻工作25年,做出的神像不计其数,但他丝毫没有感到厌倦,依旧对这份工作充满激情和热爱,但他也有烦恼:“传承问题一直是我最担心的。”Srikanda唯一的儿子今年18岁,梦想是考上大学,学习计算机专业,成为班加罗尔一名优秀的IT工程师,这让Srikanda感到为难:一方面,他希望儿子能回来继承他的事业,成为一名虔诚的工匠;另一方面,他又不想成为儿子追求梦想的绊脚石。Srikanda喝掉杯中最后一口茶,重重叹了口气,有些伤感地耸了耸肩:“我不知道现在是不是工程师的黄金时代,但肯定不再是工匠的黄金时代。”

Tips

不可错过

■蒂姆吉拉尔的海上雕像根尼亚古马里的地标。蒂姆古拉尔是古代泰米尔伟大的诗人、思想家,曾为泰米尔地区的文化发展和传播做出过巨大贡献。

■库玛丽安曼神庙

安曼(Amman)在泰米尔语里是母亲的意思,用来表示对神的尊敬和虔诚。进入这个寺庙的男士都需要脱掉上衣,内室也允许非印度教徒进入。

■甘地紀念馆

甘地的部分骨灰就洒在印度最南端的三洋交汇之处,寓意着甘地毕生的理想和愿望——印度的三个主要宗教(印度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教徒们能够和睦共处。这座纪念馆建于1957年,融合了三个宗教的建筑元素,非常值得一看。

特别提示

因为沿海,泰米尔纳德邦的经济较印度北部来说更为发达,治安相对较好,但入住廉价旅馆要注意保管好赛重物品和证件,同时不要轻信街头主动提供旅游建议的人,以免遇到专为游客量身定做的骗术,如果遭遇过分骚扰,可向警察求助。

坎纳诺尔的舞者

喀拉拉邦(Kerala)位于印度西南部,宗教气氛宽松,整体文化氛围也非常好,包括女性在内,识字率高达95%,属世界先进水平,当地传统的文化、宗教、习俗都别具一格。

喀拉拉邦的坎纳诺尔(Kannur)不是热门旅行目的地,也没有非看不可的景点,但每年11月至次年2月的“祭祀季”会持续举行“天神上身”仪式,以印度传统舞蹈的形式呈现。这一仪式最早起源于欢庆丰收,现在多半是为婚礼、盖房、祈福还愿等而举办,以此感谢神灵的眷顾和保佑。

在仪式正式开始前的祈祷中,舞者面对神龛,双臂举过头顶,相信这样神灵就会进入自己的身体,随后展示出来的就是神的旨意,这也是“天神上身”这一名称的由来,表达了舞者“把自己献给神”的虔诚之心。

“天神上身”仪式基本是随机举行的,舞者依据各地村民的邀请前去表演,完全没有固定的行程或者时刻表。这天下午,我赶上了一场盛大的仪式。循着鼓点来到现场,舞者们正在调制涂在脸上和身上的红色颜料。Hari今年36岁,有着浅褐色的眼睛和一头自来卷,个头不算高,但身材不错,瘦削,肌肉线条极好。他当晚要扮演的角色是印度三神之一“毗湿奴”,这位“维护之神”性格温和,对信仰虔诚的信徒施予恩惠,也常以各种化身拯救世界于危难之中,在普通百姓心中有很高的地位。

Hari出生在坎纳诺尔附近的一个村子,是家里的独子,小时候家里很穷,父亲靠打零工赚钱养家,但每到11月就会停止工作,成为“天神上身”仪式中的一名舞者。后来Hari的母亲意外去世,父亲再娶,Hari不愿意和后妈住在一起,于是搬到姨妈家,但和父亲的关系仍旧很亲密,他从小的愿望就是和父亲一样,成为一名专业舞者。“我从5岁开始就坐在台下看父亲表演,10岁时央求父亲教我跳舞,但他说我太小,无法负担沉重的戏服,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舞者,身体就必须要和摔跤运动员一样强壮。”于是Hari开始了刻苦、持久的训练,包括每天放学后负重长跑、跳绳和举重,一天也不休息。16岁那年,他赢得了“入门”的资格,但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首先是打鼓,以培养节奏感其次是唱歌。那个年代可没有什么正式的乐谱,歌曲都是口口相传,父亲一句句地唱给Hari听,一首歌通常长达两个小时;最后也是最难的一步,就是学习展示仪式中的舞姿、动作和表情。

20岁,Hari终于可以正式登台表演,父亲向村长借了一大笔钱,为Hari置办了一套服装。对仍旧挣扎在贫困线上的Hari一家来说,这笔开销可以说是“天文数字”,头饰5000卢比(约合人民币500元),银质脚镯2500卢比(约合人民币250元),此外还有化妆颜料、演出时的茶水等杂七杂八的费用需要支付。

Hari一心想成为喀拉拉最好的舞者,他想在传统舞蹈的基础上加入一些即兴表演,因为观众的反应也是评判舞者优劣的重要因素,如果人们开始打哈欠、聊天或者干脆—走了之,那么表演毫无疑问是失败的。第一次上台之前,Hari特别紧张,但当音乐和鼓点响起,不安的感觉便消失得无影无踪,“那时我才明白什么叫作天神合一”。

在3个月的“祭祀季”期间,舞者异常繁忙,没有固定的休息时间,常常一跳就是一整夜,只能在每段儀式的间歇吃上几口咖喱,小憩一会儿。高强度的工作,不规律的作息,大频率的饮酒,重达40斤的服装……使得舞者成为一种“高危职业”,很多舞者的寿命不到50岁。

天色渐暗,舞台一侧的鼓点从弱到强,Han和搭档们穿戴整齐,准备上场。随着鼓点节奏的推进,舞台中央首先出现的是象征邪恶的魔鬼,随后Hari扮演的毗湿奴亮相,和魔鬼进行了一番激烈打斗。正义战胜邪恶,魔鬼逃之夭夭,Han面向观众大声疾呼:“黑暗过去了!一切恢复正常!神灵会保佑他的子民的!”观众席上传来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和掌声,将仪式推向高潮。

43个月的祭祀活动即将告一段落,Hari和搭档们将重新回归现实生活,去做一个父亲、丈夫、儿子,以及司机、泥匠、水管工……“这9个月会非常难捱,但没办法,这就是现实,这就是生活,生活从来不容易,不是吗?”Hari擦掉脸上的颜料,平静地说。

Tips

不可错过

■阿育吠陀古法按摩

一天的行程结束之后,可以随便找一家按摩店体验一下,感觉十分惬意。这种按摩基于印度古老的养生哲学,首先要将提炼出的植物油精华涂抹全身。

■拥抱夫人

Vallikavu小镇距离坎纳诺尔337公里,镇上住着一个大名鼎鼎的女人Amma,也称“拥抱夫人”,30年来,她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拥抱慕名而来的陋生信徒,给予他们爱、和平和祝福。Amma每天大概工作14小时,每分钟拥抱20人,一小时拥抱1200人,30年来共计拥抱了330万人次。据说被她拥抱的时候,心里想糟的慝望可以成真。

特别提示

印度南部的治安状况要好于北部,抢劫等暴力犯罪很少发生,但小偷小摸还是需要握防。独自旅行的女性要有一定安全意识,特别是在海滩派对、夜店等娱乐场所。

乌代普尔的歌者

拉贾斯坦邦(Rajasthan)位于印度西部,与巴基斯坦接壤。这里是印度最多姿多彩的地区,有着丰富厚重的历史、明艳动人的色彩和趣味十足的人民,当地人酷爱音乐,尤其是那些饱受英雄主义和传奇色彩的动人传说,在这里生生不息地传诵着。

我站在“白色之城”乌代普尔(Udaipur)一座城堡的最高处,从这里可以俯瞰整座城市,同时远眺建造在Pichola湖中央的豪华酒店——据说房价高达每晚4千美元,但游客仍络绎不绝。比豪华宫殿更吸引我的,是旁边一对正在大声吟唱歌曲的老夫妇,旁边还有几个人用摄像机和专业麦克风进行录制。他们是拉贾斯坦邦著名的歌者,为了保护一种正在逐渐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绘画歌谣”,文化部从首都德里派来电视台的工作人员为他们拍摄纪录片,作为珍贵的历史资料加以保存。

位于拉贾斯坦邦中心地带的三个城市——斋普尔(Jaipur)、阿杰梅尔(Ajmer)、乌代普尔都是历史名城,也是印度古典音乐和宗教音乐的主要发源地,艺人们常常聚集在各类历史遗址,颂唱神的歌曲,他们也有“帮派”之分,最著名的世袭音乐部族当属Langas,他们仿佛就是为音乐而生的,创作出大量赞美神明和供养人的诗篇;另一派是Gadolia Lohars,他们被认为是吉普赛人的原始部落之一,今天仍旧过着不断迁徙的游牧生活,他们的民歌原始而野性,和生活、劳作有着密切联系;而最有特点的,当属叫做Bhils的群体,他们拥有专门布道的歌者一Bhopas,以表演独特的“绘画歌谣”而闻名。“绘画歌谣”以一张名为Phad的长卷巨画为灵感,其内容大多为史诗、神话、传说等,叙事歌手对着画布吟唱画中的内容,有时还会加入舞蹈动作,人们用这种方式来感谢神灵Pabuji的眷顾。“绘画歌谣”的表演一般要持续很长时间,歌者不仅需要有极好的体力,更需要有极强的记忆力。

在城堡中演唱的这对老夫妇——Mohan和他的妻子Batasi正是Bhopas,来自斋普尔北部的小城Pabusar。Mohan出身歌唱世家,父亲、祖父、曾祖父都曾是优秀的歌者,他很小的时候就跟着父亲一起到处演出,12岁时,父亲开始训练他成为一名歌者,他花了大量时间记忆那些故事、诗歌和赞美神的歌曲。经过4年漫长而枯燥的练习,他终于成为一名合格的Bhopas。“绘画歌谣”的表演无法独自完成,歌者需要一个搭档和助手,这一角色通常就由歌者的妻子担当。和Batasi结婚后,Mohan开始教她如何成为一名歌者,Batasi很有音乐天赋,只用了3年就正式出道。表演时,丈夫是主唱、主角,妻子负责配唱和叙述,这样做不仅大大提升了表演的欣赏性,而且通过频繁的眼神和表情的交流,还可以促进夫妻间的感情。

Tips

不可錯过

●贾格迪许神庙

1651年由贾格特一辛格王公建造的印度一雅利安式神庙,入口处有一排由两只大象把守的阶梯,主殿供有毗湿奴的黑色神像。

哈维利博物馆

18世纪由梅瓦尔总理建造,有138个房间,每晚19:00能欣赏到乌代普尔传统的印度舞蹈表演。

特别提示

作为印度旅游业开发较早也较成熟的地区,乌代普尔的治安还算稳定,但老城区普遍照明微弱,晚上22:00后最好不要再在街头逗留,逛街购物的时候尽量前往临街、大门敞开、可以看到其他游客踪迹的店铺。

作为一名Bhopas,Mohan也为自己和自己所在的族群赢得了尊重。印度教的种姓制度虽然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已经明文废除,但想从人们心里彻底根除却没那么容易。Mohan出身于低种姓阶层,在日常生活中被歧视、被区别对待是常有的事,但他用精湛的表演和炉火纯青的技艺打破了种姓之间的“天花板”,高种姓人家都希望能邀请他去演出,社会上有名望的人士也给予他很高的赞誉。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录制最后一场夫妻合唱时,Mohan和Batasi身着传统服装亮相,Mohan是白衣灰裤、黑色马甲配羊毛围巾,头上包着游牧民族色彩鲜艳的头巾;Batasi则是一身华丽的印度纱丽,上面镶满金色亮片,稍一行动就发出哗啦哗啦的响声,她用薄纱将头部盖住——根据传统习俗,歌者的妻子不能以本来面目示人。

Mohan弹起名为Ravanhatha的木琴,曲调高昂悠扬,节奏铿锵有力,他的歌唱方式非常独特,风格多变,有时浅吟低唱,如潺潺流水或露滴竹叶,耐人寻味;有时浑厚,如雄鹰展翅时的一声长鸣,振聋发聩。Batasi的配合天衣无缝,总能在恰当的时候,完美接住Mohan的余韵唱下去。他们的歌声久久飘荡在城堡中,听得我如痴如醉,但又不免有点悲伤——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这项技艺在不久之后就会失传吧,毕竟,现在还有多少人有耐心、有时间听完长达8个小时的吟唱呢?

Tips

印度旅行ABC

■签证

可以选择在北京、上海、广州的使领馆递交贴纸签证的申请,或在官方网站申请电子签证。贴纸签与电子签的停留期都是60天,唯一不同的是,电子签需要每隔30天出境一次,行程规划会受到限制。不过,电子签不受领区限制,这一点非常方便。需要注意的是:2016年12月2日起,申请任何类型的印度签证,如果护照上有巴基斯坦的签证,都必须面签:另外.2017年夏季以来,中印两国的局势比较紧张,已出现过EA开头的新版护照无法申请电子签的情况,以G开头的老护照则不受影响。

■消费

印度部分城市的ATM机支持银联卡直接取款。路边有很多小店铺提供换汇服务,建议用美元换取当地卢比。

■通信

可以购买本地运营商的电话卡,出示护照即可办理,但外国人通常要经过2—3天的审核,才能开通本地电话服务。全国网络覆盖最好的运营商是Airtel。

■交通

在印度旅行,建议选择火车作为长途交通工具,提前在网站或车站购买车票即可。快车多为夜车,可同时节省旅行时间和佳宿费用。

需要注意的是:火车站(尤其是新德里和旧德里火车站)大而拥挤,各类骗子混杂,如果是第一次到该站坐车.务必提前1小时到站熟悉情况,不要轻信车站的电子显示屏,上面可能显示错误信息;到站后,可向拖家带口的乘客确认是否到达了正确的站台;女性旅行者如遇年轻男性主动提供帮助,尽量不予理睬。

■餐饮

印度的食物分为南、北方菜系,调味多用姜黄粉配上各类香料,口味偏重。路边很多小饭馆价格便宜,味道也很不错。

塔利是南部不能错过的美食,套餐形式为,一个浅的大国铁盘用来盛放食物,上面的小碗里装有米饭、印度烙饼、咖喱,腌菜等。如果吃不惯咖喱,可以选择印式中餐,有炒面、炒饭等。路边的马萨拉茶可以尝试,0.5—1元人民币一杯。

不用太过担心肠胃问题,只要喝瓶装水基本没问题。

猜你喜欢

神像歌者舞者
舞者
舞者
舞者
李真 为神像赋新韵
神像与游走:文昌出巡非遗口述史系列之十一
草原歌者的大爱情怀
蒙古族青年长调歌者——都兰
现在在哪里?
美丽舞者再翩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