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聚老战士 秉承爱国情

2018-05-31梁正刘志梅

荣誉杂志 2018年5期
关键词:东江纵队老战士长者

梁正 刘志梅

李志明先生

以东江纵队香港抗日老战士联合总会作为联谊的平台,藉此联络众多旅居香港、至今已是耄耋之年的东江纵队老战士。他与会员们群策群力,团结其他友好社团,为这些应该得到社会尊敬与爱护的长者们送去关怀。期间,他们从老战士的身上感受到深厚的爱国情怀,精神受到了感触,心灵得到了震撼,因而更希望在工作之中,把如此无私而淳朴的民族品德延续下去,使一代一代的年轻人能坚持、恪守,进而加以发扬。

集众之长融暖意送关怀的感恩心

有的事,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刻下一个时代的烙印;有的人,是当时的亲身经历者,见证了过往也铭记了那段不同寻常的时期。七十年前,辗转於烽煙炮火之中的东江纵队,抗击外敌,保家卫国。他们代表着那个峥嵘年代的岁月里、华南地区满腔爱国热血的华夏儿女。

“曾经有领导告诉我们,香港的东江纵队老战士们经历了很多,他们用生命、青春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了我们今日的幸福生活。现在,他们有很多已经逝去,尚在人间的人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少,所以我们应该照顾好他们,给予安慰和关怀,让他们有归属的感觉。”说到自己服务的人群,李志明先生带着自豪和崇敬之情。毕竟在三十多年的时间里,他从关心和帮助过的东江纵队老战士身上,学到了许多。同时了解到,这些长者们共同的心声,知道他们都持有的、忠贞不二的爱国之情,更听过许许多多他们在那些年经历过的、惊心动魄的事蹟,因而心生感激,树立了服务的志向:“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帮助,香港方面有很多东江纵队的老战士支持我们的工作,所以我希望东江纵队香港抗日老战士联合总会能形成强大的影响力,能被众多的东江纵队的老战士所认识、肯定,进而乐意参与其中,让香港抗日老战士联合总会成为团结香港东江纵队老战士的社团。”

为了实现目标,李志明先生与会员们携手努力,他们群策群力、各施所长,投入不同方面的工作中,把温暖和关怀带给在港的东江纵队老战士们。他们也积极热情地联络友好社团,常常进行互动、联谊,形成了广泛的人脈,发动社会各界的力量,使会务得到进一步发展,服务惠及散佈於香港各地的东江纵队老战士及家属。至今,东江纵队香港抗日老战士联合总会已有会员120人,且拥有了乐观的发展前景。

虽是联谊为主,但李志明先生等人的工作会涉及长者们的方方面面,很多细节都需要用心去处理。他们捐出善款,用来为一些无依无靠的东江纵队老战士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同时还要照料好这些长者的生活,劳心劳力。“我希望把我们的工作做好,尽力让对国家有贡献的老战士能安享晚年。”

即使老战士去世後,李志明先生也会关心到他们的家属。过去,一位曾是东江纵队战士的会员与儿子存在隔阂,两代人关係不好。在该会员逝世後,李志明先生知道对方的儿子患上肺炎,需要大笔治疗费用。於是他立即募集善款並送过去以供救急,该会员的儿子得到帮助後,既感激又意外,便跟李志明先生说:“这笔钱帮了我大忙,你希望我能为你做什麽呢?”李志明先生回答道:“我们是出於对令尊的敬意所以发动了捐款,我们也知道你們父子之间存在着不愉快,其实只是当时双方交流的方法不一样,导致误会的产生。这次我们帮你,也希望你能重新审视自己与父亲的过往,重拾对父亲的感恩之情。”

类似的事情,李志明先生接触过许多,但服务的初衷,是他贯穿其中的脈络。他和东江纵队香港抗日老战士联合总会的会员们一起,以“传承革命传统,爭取更大光荣”为宗旨,把关怀东江纵队老战士的工作进行下去,也把他们身上的爱国情怀加以承传,使之穿过时间,在今日产生影响,並延续到未来,绵绵不绝地发展下去。

承前启後三代人不间断的爱国情

在服务东江纵队老战士的时候,李志明先生的爱国意识也在不断加强。多年以来,他源源不断地感受到这些长者为祖国无私付出的情愫,並以此作为自己的榜样,更成为自己做爱国工作的动力。常常进行交流活动的他,结识了来自香港、内地、台湾以及海外多地的多个爱国朋友。因为持有共同的意愿,大家相谈甚欢,不因文化背景、意识形态不同而受阻。

“其实,我的爱国意识最早是父亲教给我的。”谈到家族爱国的传承,李志明先生颇感自豪,从他的父亲、叔叔和岳父那一辈人开始,就把爱国的种子埋了下来。“我父亲在中学是一个很进步的学生,他看到祖国面临危机,就和同学一起,献出家里的物资去帮助前线的战士。”虽然这一切发生时,李志明先生还没出生,但在亲戚和乡邻的描述中,父亲高喊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鲜明形象,从小就留在他的心中。“当时家乡惠州比较封闭,很多人都不能理解父亲为什麽这麽做,更引起了部分人的不屑和误解。但父亲依然坚持己见,是当地第一个为国家捐献物资的人,所以引起了轰动。”时过境迁,当大家安享和平时,对李志明的父亲当时的义举也理解了,“现在回头想想父亲的做法,虽然不是直接上战场去保卫国家,但也是用自己的行动去爱国,所以很值得尊敬。”

後来,在成长的道路上,李志明先生同样持续不断地受到爱国力量的感染:中学毕业後开始闯荡香江,事业有成报答故里,他第一回到惠州开会时,见到了许多来自印度尼西亚、加拿大的老华侨,其中不乏参加过抗战的抗战者。其中一个长者跟他说,自己旅居海外,但祖国尚未富强,所以得不到外国人的尊重,他希望能有一天,看到祖国的强大,看到中国人得到尊重。经过改革开放多年的发展,祖国的变化日新月異,国际地位越来越高。2018年,李志明先生再次见到这位老华侨,对方欣喜地说,想不到自己在有生之年,竟然看到了中国的崛起,看到同胞得到尊敬,可谓心满意足了。此情此景,让李志明先生难以忘怀。

而这种情怀,他还希望在年轻人中得以传播,就像他的女儿,从小就受到爱国教育。1997年香港回归,社会大众冒雨迎接驻港部队,李志明先生五岁的女儿在爸爸的背上,向驻港官兵们献上一束鲜花。这个场景,被媒体的记者拍摄下来,刊登在深圳的一报纸上、还上了特区电视台的节目,成为历史留档的一幕。此外,他的岳父在抗美援朝时入伍,並从战场上负伤,儘管日後遭受曲折,也对祖国忠贞不二,让李志明先生敬爱有加。

“对老战士的关心,是对新战士的鼓励。我希望身为中华一份子,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其实,爱国这种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都在新旧中得以传承,都是上一辈交给下一代的宝藏,是今日的人们引以为豪,也无可替代、独一无二的珍贵情怀。

猜你喜欢

东江纵队老战士长者
大象“长者”会把生态知识传给下一代
——长者的期盼">"老博会"剪影
——长者的期盼
东江纵队《前进报》印刷机
一腔热血慰英烈——记抗美援朝老战士郑尚元
“久久艳阳”长者福音
闪光的“老战士”
一代儒将的长者之风
东江纵队在港九地区协同盟军作战片断
老战士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