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价艺术品是怎么拍出来的

2018-05-31司尧

世界博览 2018年2期
关键词:拍卖师德普菲利普斯

司尧

在艺术圈,无论是刚刚起步的青年艺术家抑或身价不菲的明星大师,都愿意把自己的作品,甚至命运托付给德普雷,因为他不仅仅只是会拍出天价的拍卖师,他是一个真正用全部的精力和生活去热爱艺术的人。

一直觉得拍卖师是个很酷的职业,甚至在曾经的梦想就是能成为一名拍卖师,理由很肤浅的就是觉得特帅气,你想想看,一身正装优雅得体。站在主席台后指点江山台下所有的藏家都归你管,一轮轮举牌之后“啪”世界上唯一可流通的达·芬奇作品《救世主》在北京时间2017年11月16日8点51分以4亿美元落槌,加佣金成交价为4.50312亿美元(约人民币29.577亿元),在纽约佳士得夜拍上成交,成为史上最贵的艺术品。

当天晚上的拍卖师尤西皮尔卡宁(Jussi Pylkkanen)以7000万美元起拍。当竞价追至2亿美元时,洛克菲勒中心(Rockefeller Center)的拍賣场内传出阵阵深呼吸的喘气声。拍卖官由全球总裁彭肯南担任,他以7,000万美金起拍,当价格飙至2亿美金以后,整个拍卖会变成了两个人的战役。

美国古典艺术部门主管Francois  de Poortere与战后及当代艺术部美洲区联合主席Alex Rotter一路将拍价斗至US$2.6亿。最终Alex一口气叫出US$4亿,拍卖官一槌定音,写下拍卖史新一章,这个瞬间令现场每个人都相当激动!

据悉早在1958年,被新颜料覆盖的《救世主》曾在一场拍卖中以45英镑卖出,然后再度消失近50年。直到2005年,这件画作才于美国一场地区拍卖重见天日,藏家Alexander Parish购得此画并对此画进行了的清洁和修复工作,并召集研究这位艺术大师作品及生平的专家前来鉴定作品真伪。

尽管不少专家认定这是达芬奇真迹,但目前对这一画作的真赝仍存在争议。1900年,这幅油画的踪迹曾出现,当时,一位英国收藏家得到了这幅画,但他未曾怀疑这是达芬奇的真迹。

这幅画遭到了磨损、涂抹、上光,难以辨识,还被认为是达·芬奇学生波特拉菲奥的作品。后来,它被归为波特拉菲奥临摹画的复制品。

1958年苏富比的库克收藏机构专拍中,以45英镑成交价售出,而在本次秋季拍卖估价一亿美元。画作在2005年时被再度卖给一个由画商和收藏家组成的艺术联盟,他们都认为这幅《救世主》也许不止是达·芬奇画作复制品的二度复制。

接下来,这幅画被小心地清理干净,并送到各个专家面前接受坚定。当达·芬奇研究专家、牛津大学美术史教授马丁·坎普看到画作时,他被画中的水晶球和头发惊呆了,“这就是达·芬奇的表现手法。”

绘画中滴水不漏、严苛追求细节、尝试创新各种绘画技法,达芬奇在艺术圈的成就,堪比现代技术的“黑科技”。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达芬奇留世著作不足20幅,基本都是所在博物馆、美术馆的镇馆之宝。

相传1519年,达芬奇在克劳斯吕斯城堡中去世,他的盛名如此之大,以至去世时法国国王将他抱在怀中久久不能放手。就如数幅达·芬奇的后期画作一样,《救世主》的作画过程应历时数年,有学者指出,可能历时7年左右。

这幅高26英寸、宽18.5英寸的耶稣半身像木板油画体现出典型的文艺复兴风格,画中,耶稣右手举起作祝福,左手捧着透明的水晶球,耶稣的头发呈现动态状,脸部肉色结构饱满,栩栩如生。

回顾此次拍卖会现场,亮点也是挺多的,例如当叫价2亿多时,等了许久都未有出价,拍卖官就向电话竞投席说:“都出价了吗?或许还没有,先别急着拍照!”,引来全场发笑。

当今世界最贵的名画之一:毕加索1955年的作品《阿尔及尔女人(O版)》(Les Femmes d'Alger(Version O)),在2015年5月佳士得纽约拍卖会上以1.79亿美元成交。  蒙克1895年的名作《呐喊》(The Scream)2012年在伦敦苏富比以1.19亿美元成交。

贾科梅蒂1960年的作品《行走的人》(LHomme qui marche )2010年在伦敦苏富比以9250万美元成交。  天价的艺术品就在你的小槌子下诞生了,想想就觉得很过瘾。2013年第57届意大利大卫奖最佳影片《最佳出价》(La migliore offerta)就是一个发生在拍卖师身上的悬疑故事(Geoffrey Rush演的拍卖师太迷人!睿智又狡猾,一辈子从未失手的他最后还是在女人手上栽了,是个令人唏嘘的悲剧)。

关于现实生活中帅气的拍卖师本文就说一个:西蒙·德普雷Simon de Pury说他足够了,因为他就是当今世界最酷的拍卖师。为什么是最酷?

首先他有“男爵”的头衔(本身就是欧洲贵族)其次他有“拍卖界Mick Jagger”(滚石乐队主唱)的绰号(能把一场拍卖会变成轰趴),如果你印象中的拍卖师是这样的。那么德普雷会告诉你,拍卖师还能像DJ一样带你嗨。假如你也想成为拍卖师来听听他的意见应该不会出错

你要变得很“全能”

在过去30年里,艺术品成为了世界拍卖市场的主要对象,拍卖行也从大规模批发的供应商逐渐转型为直接向公众出售艺术品的大型跨国公司:比如当今艺术品拍卖的两个权威——成立于1744年的苏富比(Sotheby's)和1766年的佳士得(Christie's),这两大拍卖行已经主宰了全球范围内的艺术品交易。   作为决定一场拍卖会成败的关键人物,拍卖师这一职业已经有2000年的历史。在拍卖会上,拍卖师需要在维护友好、礼仪和道德的基础上协助客户针对某一件拍品展开公平竞争。在一件拍品的竞拍过程中,拍卖师也扮演着整场拍卖会上最瞩目、最关键的角色。  当然,拍卖师的工作绝不仅仅是在那儿吆喝几声,敲个槌子报个价那么简单。台上的帅气和风光是一时的,想要进入世界级拍卖行的拍卖师,你首先得让自己变得“全能”起来:你要懂点艺术史,对古董、艺术品、稀缺物品等各类拍品根据它们的质量、保存状态、历史、起源等发面进行估价;在一件艺术品的销售过程中,你还需扮演咨询师的角色,向客户提供购买或出售艺术品的建议。

当你的知识储备已经完成,就需要开始接受来自权威拍卖行严苛的挑战了。德普雷的职业生涯就是从著名的苏富比开始的,他最初在东京艺术学院学习日本绘画艺术,接着进入苏富比艺术学院(Sotheby's Institute of Art),最后在1974年正式成为苏富比拍卖行的一员,就职于伦敦及蒙特卡罗拍卖中心,后来还协助苏富比在自己的家乡日内瓦开设了分支。  经过五年的磨练,德普雷在1979年成为了苏富比的首席拍卖师,同时担任瑞士卢加诺(Lugano)提森-博内米萨博物馆(Thyssen-Bornemisza Collection)的策展人。在1986年,他被任命为瑞士苏富比的主席,之后又成为了苏富比欧洲区的主席。

要知道,像佳士得和苏富比这样的大牌对其员工的选拔是非常严苛的,他们经常会在公司内部进行招聘,所有人都必须经过高密度的专业培训,不仅要针对拍卖师的专业技能以及对艺术市场内外的了解程度进行严格筛选,同时也会向这些未来的拍卖师传授在一场拍卖会上,针对不同的拍品、不同的客户来调整现场氛围,以及如何应对可能在拍卖会上发生的任何事件。  拍卖师的工作既需要脑力和体力,同时也必须具备超强的心理素质和随机应变的能力。德普雷认为这一点至关重要:“拍卖师需要对竞拍者的一举一动都保持敏锐,因为他们的神态和动作都是一种信息,会在极短的瞬间内就改变加下来的竞拍走向。”  当面对热门的名家名作,拍卖会在开始前就会变得万众瞩目,这也会给拍卖师造成压力。主持这样一场拍卖,就是精疲力竭:“连续几个小时的站立、走动,还要时刻不停地说话,神经需高度紧张保持警惕,不能忽视现场竞拍者的每一次举牌。”  可见,成为一名成功优秀的拍卖师不仅需要做到八面玲珑,也需要有一定的体力来支撑。

所有这些来自各方面的综合技能看似令人望而生畏,但是德普利认为,虽然这一过程充满挑战,当你最后成为一名真正的职业拍卖师后,这些技能就像是与生俱来,你也会像出于本能、条件反射一般立即预测出竞拍者们下一步的举动。“只要度過了最艰难的过程,最后达到标准成为拍卖师之后,很快你就会深陷对这个富有魅力的职业,为个人及所在的拍卖行带来长久的收益。”   拍卖师的饭碗看来也不是好挣的,那么当你终于成为了持有证书的专业拍卖师,究竟能赚多少钱呢?

首先,拍卖师可以从自身所属拍卖行获得固定的薪资收入。其次,最重要的一个收入来源,就是主持每一场拍卖所获得的提成。一些拍卖行往往采用定额支付的方式,无论这场拍卖最终受益是多少,拍卖师都会收取一部分固定的提成;有的拍卖行业会采用浮动的形式,当成交率达到公司设定的标准之后,给予拍卖师一定金额的奖励。  此外,拍卖师可以“走穴”来赚外快。就算为非所属拍卖行主槌,也是可以获得“出场费”——收入的差异主要取决于拍卖师的主持水平、个人形象、行业地位、拍品价值等多个方面。 以及,如果拍卖师能够给拍卖行介绍业务,还会有一些业务提成的收入。而一些资深的拍卖师本人就开办了拍卖行,或者是某拍卖行的合伙人、股东,收入直接与公司业绩挂钩,参与分红,收入也就更多了。熟悉拍卖会上的潜规则  2016年5月,德普雷在纽约新美术馆(New Museum)举办的春季筹款晚宴上使用了“吊灯竞价”(chandelier bid)这一拍卖会上的潜规则:拍卖师在竞价初期假装看到拍卖厅内有人出价,而实际上,拍卖师所指的方向并没有人举手,他只是在指着天花顶上的吊灯。  这种虚报竞价的方式旨在加速拍卖进程,直至价格达到卖家或拍卖行预设的某个价格为止。此外,“吊灯竞价”还可以避免保底价曝光,从而保护卖家利益。

直到今天,在纽约,“吊灯竞价”仍然是百分之百合法的。现行法例允许拍卖师以这种虚假形式叫价,前提是不能超出拍卖品的保底价即可,也就是卖家能接受的不对外公开的底价。  除了“吊灯竞价”之外,拍卖会上还有两大潜规则:其一,保底可获价差提成。当客户拿出一件艺术品来拍卖,拍卖行有时会愿意进行第三方保证,由拍卖行找第三方约定一个不对外公开的价格作为保底价。如果最终成交价没有超过保底价,第三方则需以保底价买下拍卖品,这样操作是为了让卖家可以有个最低价格的保障。如果最终成交价超过保底价,那么担保方可以从超出的价差中提成(比例通常是30%到50%),作为对担保方愿意保底的回报。  通常,对于那些最热门、最值钱的拍卖品,拍卖行都愿意找第三方担保。拍卖行的利润主要来自与成交价捆绑的佣金,因此,拍卖行总是尽力争取到最有价值的拍卖品。  其二,成交价未必属实。在佳士得和菲利普斯这两家大拍卖行,就算最终是担保人买下了拍品,他也不一定需要全额支付保底价:拍卖行会从除去担保金的剩余部分里,给予担保人分成——也就是融资费。

对于融资费的做法,拍卖行内部也有分歧。苏富比拍卖行号称所有的叫价都是“不可反悔的叫价”,担保人如果最终得到了拍品,也不允许分享融资费。  对此,佳士得和菲利普斯的解释是,允许担保人拿融资费,即便成功拍到拍品也不会造成影响;如果不给融资费,担保人就会失去竞价的意愿,从而妨碍卖家卖出最好的价钱。

牢记艺术市场会反弹

进入千禧年,德普雷也迎来了继苏富比之后又一个事业转折点:菲利普斯拍卖行(Philips Auctioneers,德普雷加入后更名为Phillips de Pury & Company)。

然而加入菲利普斯之后,问题来了:菲利普斯与苏富比和佳士得相比财力悬殊,而互联网泡沫的爆炸以及“9·11”事件的余波又导致了艺术市场的衰退;没缓过几年,紧接着又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

在萧条的局势下,就算像FT和New York Times这样的媒体成天用“struggling”这样的消极词汇来形容菲利普斯拍卖行,德普雷依然觉得:我的菲利普斯没有什么好struggle的。毕竟,everything's gonna be ok。  如何应对艺术市场的低谷?德普雷采取的办法是:不和佳士得还有苏富比较劲了,毕加索梵高你们去卖,菲利普斯要走小众的“精品”路线(即boutique auctioneers)——推出“Saturday @ Phillips”系列拍卖会,将关注重点转移到了年轻艺术家和收藏家身上,其中的拍品都以500美元起拍、两万美元封顶。  厉害的来了:德普雷的这一举措,不仅重新定位了菲利普斯拍卖行的经营方式,并且还帮助菲利普斯迎来了长达10年的繁荣时期。

德普雷采取“精品”拍卖的模式,将菲利普斯与佳士得和苏富比相区分,在当代艺术领域,包括新兴当代艺术、珠宝、家具、设计和摄影方面抢占了先机。赫尔穆特·牛顿(Helmut Newton)、安妮·莱博维茨(Annie Leibovitz)、辛迪·舍曼(Cindy Sherman)以及前卫艺术家让·米歇尔·巴斯奎特(Jean-Michel Basquiat)的作品都经手菲利普斯。通过这种模式,德普雷能够把作品直接交给那些真正喜爱并懂得鉴赏的藏家,而这样直接交易的情况在大型拍卖会上是不常见的。

除了改变拍卖行的定位,德普雷还做了一些非常规的安排,比如赞助伦敦萨奇画廊(Saatchi Gallery),使人们能够免费入场参观。这样一来,画廊主查尔斯·萨奇(Charles Saatchi)也同意将自己想要出售的作品委托給菲利普斯拍卖行。

在面对各种采访,当提及“遭遇艺术市场的低谷该如何度过”这一类的问题时,德普雷的回答永远都是乐观的(甚至你会觉得他乐观得有点任性):“我对自己的拍卖行非常看好,我不觉得它正处于低谷。艺术市场是有弹性的,它会反弹。我已经经历过太多萧条的时期了,我相信我们会一直发展下去,我有这个自信。”保持谦逊才能赢得信任  从业40年里,德普雷已经手无数件拍品,无论在苏富比还是后来的菲利普斯,德普雷都创下过令人骄傲的成绩。比如:1995年在苏富比成交的一件毕加索蓝色时期的作品《The Absinthe Drinker》,经过6分半钟令人目眩的竞拍(要知道通常情况下,一件拍品的拍卖时间都不会超过一分钟),最后以2910万美元成交(这件作品原本的估价是1200万美元)。

以及2010年,安迪·沃霍尔1962年的作品《Men in Her Life》在纽约以6340万美元成交,创下了菲利普斯拍卖行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紧接着在2011年,同样是沃霍尔的作品《Liz #5》拍出了2700万美元的好成绩。

不过,身为世界顶级拍卖师,再高的成交纪录都不是他最关心的:“其实拍卖这些大师的作品对我来说并不是最令人兴奋的。能够为我喜爱的当代艺术家们提高身价,才是最让我感到满足的事情。”

在很多人眼里,以“偷”成名的理查德·普林斯(Richard Prince)根本配不上艺术家的称谓,因为他从来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作品,他所谓的作品不过是对别人拍摄的照片或创造的绘画进行再加工,然后署上自己的名字。他的作品在早年也只不过在3万到7万英镑之间,然而经手德普雷之后,如今能卖到1000万美元。  德普雷曾说:“吸引客户最重要的一点是赢得信任。大多数藏家都对自己的收藏有着很强烈的个人情感,他们愿意把藏品委托给你,就跟他们把自己的孩子托付给你没有什么区别。”

在2012年,作为菲利普斯拍卖行股东之一的俄国企业Mercury Group买下了德普雷手中的全部股份。于是,德普雷离开了工作十二年的菲利普斯拍卖行,和自己的妻子——同为拍卖师兼收藏家的米凯拉(Michaela de Pury)创办了一家私人艺术品咨询和策展机构de Pury de Pury。

延续德普雷在菲利普斯的观念,de Pury de Pury继续关注有潜力的年轻艺术家,走着新兴当代艺术小众又精品的路线(感觉和咱象外的理念很像呢,不随大流,“卖点我们想买的东西”)。让艺术开启所有兴奋点

2015年,德普雷为小李的基金会筹得4000万美元,这笔善款将用来保护生物多样性、森林、海洋以及减缓气候变化。  虽然已经65岁了,但德普雷的心态依旧年轻。他曾说:“我喜欢挑战,喜欢为生活找点新刺激。我的每一天都在艺术品中度过,艺术就像我的引擎,能够开启所有兴奋点,它使得一切都变得有意义。”

除了艺术之外,德普雷疯狂热爱音乐,尤其是嘻哈(一个爷爷辈的人,他会和你聊Kanye West)。在德普雷看来,嘻哈就是当代艺术的一种,让人痴迷。更令人惊奇的是,在花甲之年,当别人开始玩起慢悠悠的高尔夫时,德普雷却让自己当上了DJ。在一些拍卖会上,他甚至会放起音乐点燃气氛,把拍卖会现场变成一次派对。  “我觉得拍卖师的工作和DJ很像:你不能提前准备,在现场的表现都是即兴的;你的一举一动,每一个反应都必须随时和台下的观众保持在同一节奏上。”

除了艺术圈,德普雷还经常出现在大荧幕上:2006年,他在法国电影《蒙田大道》(Avenue Montaigne)中扮演一位知名的艺术藏家,之后又在关于巴西艺术家维克·穆尼茨(Vik Muniz)的纪录片《垃圾场》(Waste Land)中出镜;2010年,BBC用了将近一年时间跟踪采访德普雷,为他拍摄了纪录片《持小金槌的人》(The Man with the Golden Gavel)。

2010年,德普雷参与主持了一档美国电视真人秀节目《Work of Art:The Next Great Artist》,他与杰瑞·萨茨(Jerry Saltz)、周佳娜(China Chow)和比尔·鲍维斯(Bill Powers)一同作为导师,每一集都会为参赛的青年艺术家们提供指导和建议。遗憾的是,这部真人秀才过了两季就取消了。

著名出版商本内迪克特·塔森(Benedikt Taschen)评价德普雷:“西蒙不仅是一个忠诚、值得信赖的伙伴,他最大的魅力在于他幽默的智慧,以及永远保持着孩子一般的好奇心。”

最后,是这位最酷的拍卖师关于拍卖行业的一些小见解:

一、“人们拿着艺术品来到拍卖行进行交易,可以用这三个“D”来解释:债务(debt,你可能急需一笔钱)、离婚(divorce,你可能要划分一笔钱)和死亡(death,你可能要继承一笔钱)。”(艺术品进入交易市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个3D定律:在这三种情况下,艺术品将转变成货币,从而进行真正的财务计算)   二、“衣着打扮至关重要,从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是服装造就了拍卖师。不管出席哪种场合,我都必须让自己在外表上看起来完美。如果哪一天我没有穿着我那身双排扣西装,我会觉得非常不自在。”   三、“一旦你开始在艺术品上花钱,你就做好被艺术牵着走的准备吧。很快你就深陷其中难以自拔了,当你看到一件艺术品,你甚至都不会仔细研究和欣赏,就觉得:行了,我必须拥有它。”  四、“如果遇到了流拍或者低于估价的情况,作为拍卖师依然必须保持乐观,要维持现场的兴奋,不能让自己的失落情绪影响观众。”  五、“艺术品的线上交易已经产生,并且会在未来几年里更大规模地发展,尤其是当人们想要卖掉一件价值在1万至200万美元之间的作品——这非常适合在网上交易。”  六、“金钱成为了衡量艺术的新指标。‘它美吗变成了‘它贵吗之后才考虑的问题。艺术也开始被人们作为一种重要的投资方式。”  七、“拍卖师的一个微笑、手势往往都能激起更多更高的报价:如果一件拍品让四个拍卖师经手,你就能得到四种不同的价格。也就是在这些微妙的一举一动中,拍卖师才真正赚到了自己的利益。”

在艺术圈,无论是刚刚起步的青年艺术家抑或身价不菲的明星大师,都愿意把自己的作品,甚至命运托付给德普雷,因为他不仅仅只是会拍出天价的拍卖师,他是一个真正用全部的精力和生活去热爱艺术的人。

“我从事这项工作的唯一原因就是我单纯地为艺术着迷。我希望每天都能看到优秀的艺术作品,我的工作就能满足这样的愿望,这也是其美妙之处。”

猜你喜欢

拍卖师德普菲利普斯
自抬身价
最好的公关
约翰尼?德普涉嫌家暴?
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理论的演变
“锁定最高价”的方法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