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里巴巴技术中台的“云启示”

2018-05-31高国伟

项目管理评论 2018年2期
关键词:中台项目经理阿里

文/高国伟

高国伟,阿里巴巴集团平台技术事业群战略管理团队高级项目管理专家。

2018年是阿里巴巴集团(下称“阿里”)“五新战略”提出的第二年,新零售、新金融、新制造、新技术、新能源的集团战略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业务场景如燎原之火飞速漫延。同时,物联网、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互联网技术让人眼花缭乱。作为阿里巴巴集团平台技术事业群(下称“技术中台”)的一名项目经理,置身眼花缭乱的“技术云”,我如何主动把握快速变化的时代?

技术中台的新挑战

技术中台是在2015年成立的。2015年年底,阿里对外宣布全面启动中台战略,构建符合数据处理技术时代更具创新性、灵活性的“大中台、小前台”组织机制和业务机制,即作为前台的一线业务会更敏捷、更快速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而中台将集合整个集团的运营数据能力、产品技术能力,对各前台业务形成强力支撑。

我所处的团队是阿里技术中台下的战略管理团队。负责中台事业部战略规划和战略落地。2017年,我曾经对我们团队和中台的项目经理群体进行了一次调研,内容为项目管理工作的挑战。调研结果显示:需求的突发、不明确、变化频繁是项目经理目前面临的主要痛点之一。

技术中台的项目经理负责阿里的业务底层——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支撑,主要从事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和研发业务,特点是偏工程类和硬件类的研发和建设,比如数据中心建设项目、网络架构演进项目等。

我们使用的工具以瀑布模型(预测型生命周期模型)为主。理论上在项目启动后,范围和进度计划都定制好,然后按部就班地推动项目直至收尾即可。可实际情况是,项目经理在立项后,会频繁从客户方收到需求变更,打乱项目节奏;也常遇到突发高优先级项目“加塞”,以致疲于应付。这样的现象一直在持续中。

出现这样的问题也是有原因的。在阿里,不断有新的业务场景爆发式增长,不断有创新中的业务场景急需支持。这些业务的诉求大批量流转到中后台,还有些信息在流转过程中延期或者丢失,常见于大并发、紧急突发或需求变化的项目。

一站式智能研发

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对信息进行实时、同步的管理。具体方法包括:定期的、尽可能多方的业务信息收集和沟通会;使用阿里内部的项目管理协作平台“云效”(Aone,Alibaba One Engineering System)作为需求和任务的跟踪工具;使用内部统一的超文本协作系统作为项目的入口;通过“钉钉群”进行日常沟通等。

不管是有几亿用户的手机淘宝客户端,还是阿里最新的办公平台“钉钉”,产品的迭代都以敏捷模式推动。

经过复杂场景的多年演进,“云效”已经从一项以应用变更发布为主要功能的工具,升级为企业级一站式智能研发协同平台。此前,我们战略管理团队希望研发项目管理工具,突破微软项目管理软件(MS Project)的单机功能。在自研以及寻找试用工具的过程中,最终在2017年选择了“云效”。

目前,阿里的大部分研发团队,基本把项目需求、研发管理工具(如Jira、Gitlab、Redmine等)或其他自建的工具平台迁至“云效”。“云效”平台每周可创建数千个项目,新增几万个项目需求和工作项。在分层项目管理、跨组织大规模协同、快速迭代、组织过程资产沉淀等方面,“云效”都给项目经理和用户带来便利。“云效”在服务于阿里旗下各产品的同时,也通过云平台向外部公司开放。

2017年,我们团队在PMI(中国)大会上获得杰出项目奖——阿里优酷融合项目和优秀PMO大奖。其中,大部分推动工作和PMO组织治理工作是在“云效”上进行的。

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创新了团队的项目管理模式和业务支持模式,由原来负责事业部重大战略项目落地的职能,变成负责事业部战略规划和战略落地两大职能,实现从组织年度战略规划,到通过项目组合、项目集和项目分解,最后拿到组织预期收益的全过程管理。随着模式变更,团队的名称也从“PMO团队”改名为“战略管理团队”。

为了更好地规划战略,我们对上层的各个业务单元(BU)进行访谈。我们发现,可能由于业务在探索阶段,有些团队无法清楚描述未来的规划,无法对我们提出明确的要求,这也直接影响了我们的战略目标规划以及后续路标。那么,管理者的路该往何处走?

管理者的“变与不变”

宝洁前首席执行官罗伯特·麦睿博说,这是一个VUCA的世界。VUCA是说当今组织处在易变性(Volatile)、不确定性(Uncertain)、复杂性(Complex)和模糊性(Ambiguous)的状态之下。互联网行业的VUCA特征更明显。

作为一名项目管理者,如何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把握主动呢?

我认为,作为项目管理者,我们要变,也要不变。

所谓的“变”,是要适应时代潮流,理解周围的环境,拿出最适合的项目管理方案,即便在需求模糊和快速变化的情况下,也能用敏捷管理小步迭代推动。使用“云效”这样的工具便是可取的方式。

所谓的“不变”,是要抓住项目管理的核心精髓:高效率和共赢。合适的组织治理模式和管理方案,总能高效达成组织目标和战略收益,也能给每个相关方带来最多的正向收益。不管是“双十一”这样的大项目,还是“优土融合”这样的典型并购类项目,总能带来让人眼前一亮的收益和竞争力。高效和多赢的结果,也给项目管理创造了更大的舞台。

掌握项目管理的“变与不变”,能够让项目管理者跨越风云变幻的时代,走出自己的光辉之路。

猜你喜欢

中台项目经理阿里
中台是媒体转型必经之路吗?
——媒体中台建设的特点和误区
云上阿里
关于零售企业“中台”建设的研究
汽车制造企业质量中台研究
以技术开发中心为中台,数字化转型之见解
辰辰带你游阿里
阿里战略
阿里是个好榜样
高速铁路通信信号系统集成项目经理能力及主要任务
论项目经理的职责与技能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