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项目管理发展趋势
2018-05-31林少培
文/林少培
林少培,上海交通大学教授,PMI全球教育学位认证中心中国区委员会主席。
当前,我们已全面进入数字知识经济时代,互联网将在各类创新中发挥积极作用。互联网时代的出现,为我们进行全新、高效的项目管理最佳实践提供了可能性。如何在不确定的环境下,由非结构化的机会和需求转化为结构化的项目管理架构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从“硬”到“软”
在产业经济条件下,企业的资产集中体现为硬资产,即资本、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等,企业的使命为如何通过资产的运作,变现生产低成本、高质量的实体产品及服务产品,通过市场出售产品获取利润,达到企业在市场盈利的目标,组织下一轮再生产。
而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的资产主要体现为知识。知识是一种虚拟存在于企业员工头脑中的“隐形资产”,若未经必要形式的变现,不能对企业市场盈利的目标起作用。因此,知识经济下企业的使命是,如何通过必要的企业内部运作,通过创新“隐形知识资产”,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生产中变现为成低成本、高质量的实体产品和服务产品,以达到企业盈利的目的。
“做正确的事,正确管好相关的人,把事做正确”是项目管理的基本任务。基于“实体经济平台”和“实体相关的人”,现有的项目管理和系统工程理论有一套完整的系统分析方法。但在“虚拟经济平台”和“虚拟操作对象”的条件下,必须有新问题的定义和方法论上的改革。此外,现有的企业管理机制,已经不适应知识经济下的管理对象和目标,不足以“把事做正确”。
由“实”到“虚”
在产业经济条件下,项目管理处于实体环境,主要面对实体的“人—机”和“人—人”关系;但在数字知识经济条件下,项目管理处于虚拟环境,要“把事做正确”,首先面对的是如何把虚拟的“人—人”关系处理好。
众所周知,大型复杂项目之所以困难,在于其“人—人”关系的复杂性,虚拟的“人—人”关系更是如此。数字知识经济的“虚拟性”,就在于人的重要作用处于虚拟环境中,要在大型复杂项目广泛的范围内寻找虚拟的“人”,并要其发挥积极性,激发创新精神,绝非易事。
受知识经济“虚拟性”特点的影响,在数字知识经济时代,每个人都是经济体,本质上是“知识个体户”。交易成本的降低,使价值实现单位小微化,个体即为知识载体。
“互联网+人工智能”下多元化共存
项目是当前生产力的集中反映,其发展道路必然和当今的科技发展相适应。“互联网+人工智能”将是今后科技发展的标志性亮点,项目管理的平台将主要是虚拟平台,对象将包括虚拟平台上的虚拟对象。
人工智能将重创目前现有的业务模式,其发展将使组织更重视创新。因为管理的本质是在不确定环境下进行系列决策,而决策是人类最高智慧。人工智能既能模拟人类智慧进行管理,也能替代人类执行分析、决策和管理,使人们能思考更多创新性的工作。
创新性是人与机器的本质区别。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下层企业具体制造产品做服务;中层企业重点做技术创新;上层的企业整合(信息)资源,为他人建设本业界的互联网平台,并设立相应的行业信息互联标准。这类的社会业界生态将涉及每个企业,且与政府平台连接,进而扩至全球。社会商业生态的另一个特点将是“多元化共存”。就连许多横向发展的企业,也将进一步垂直发展,追求业务上的精准和深度。
企业通过科学技术和互联网搜索,将产品个性化,并连接到指定客户。在互联网时代,就业现象逐渐弱化,伙伴关系继续上升。业务和电子商务的演变正通过B2B(企业对企业),B2C(企业对客户),C2C (客户对客户),C2B(客户对企业),C2F(客户对工厂)进行着。
个体化与全球化
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演变,将建成完整的互联网生态平台,业务进入个体化和全球化的时代。这一切都深深影响管理理念和传统的项目管理方法。因此,专业链由以往的“生产者—代理人—消费者”颠覆性地变化为“消费者—设计者—生产者”,代理人将被设计者取代,以满足众多个体消费者定制的期望。
互联网时代下,职业生涯和个体的特点将沿“知识—创新—独立人格—独立视野”的路径发展。例如,今后的制造业将面对个体需要向个性化发展,成为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服务业,程序员将不复在软件企业里,而是在车间为个性制造编程。个人可以通过“行为—能力—信用度—个性—财富”的社会规则,得到个人的财富和利益。基本的社会结构将从“企业—员工”改为“平台—个人”,在社会公共互联网平台上,一个人的工作规则将从固定的组织机构变为面对整个社会需要做贡献,并从“被动”变为“主动”。
在“互联网+”时代,“人脉网络”被互联智能的大数据规则取代,通过分布各行业的“创新—应验—宣传—定制—生产—顾客”流程进行业务操作。人们的社会认知将沿“规则—次序—道德—理念”的公众意识,人们的思维逻辑和行动标准将很大程度受制于互联网平台环境,项目管理也不例外。
互联网将影响项目管理、项目集管理和项目组合管理的理论框架。今后,项目管理集将通过互联网完成所有操作程序,建成数据库(包括云库)。在项目生命周期中,所有程序与流程之间的信息将实时传输到规定的不同部门,加速项目管理进程,提升工作效率。对于项目集管理,以“蚂蚁金服”为例,互联网可并行访问数以千万计的中小企业(项目)的小额贷款交易,项目管理的模式、机制、方法将发生重大的变化;对于项目组合管理,云端数据的访问与比较能为人们产生满足要求的有限备选方案,供最终决策。产业经济(资本—制造—市场)时代和数字知识经济(互联网+人工智能)时代项目管理变化特征如表1所示。
同时,互联网将使管理模式呈现分布化趋势。产业经济强调集中控制、专业分工等。知识经济则需要更多的授权、容错和深化协作等。管理模式需要一改集中式管控,变成分布式的协作。此外,互联网时代强调知识资源重要性,将加强知识管理并同项目管理更加紧密结合。
最近出现的区块链(Blockchain)的理念能彻底改变项目管理数据存储与操作的方式和项目管理流程,其深远影响尚可期待。这些都是互联网时代对项目管理的理念、流程、方法、工具等传统生态的颠覆性冲击!
唯创新,日日新
创新(包括管理工具创新、工艺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创新)是永恒的主题。互联网时代的出现,为我们进行全新高效的项目管理最佳实践提供了可能性。现有的项目管理模式和内容面临改造与更新,相应的项目管理理论框架也将面临巨大的变化,甚至必须改革。以当前炙手可热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为例,尽管它源于项目投资模式(商业模式)的创新,但其管理内容、管理对象、专业范围、操作流程、应用方法、相关方组织与人群等均产生一系列变化,尤其在互联网时代,面对虚拟经济和虚拟金融,PPP项目经理经受着巨大的压力。
当前,互联网广泛应用于不同业界,成为各领域项目管理实践中沟通信息的基本平台和不可逆转的趋势。鉴于目前政府已经建立各行各业的公共服务网络,所有行业和其他商业伙伴的正常业务运作,均可同全国政府互联网平台对接。由此,“互联网+项目管理”的运作模式,将改变各行各业商业模式和组织治理,包括多项目级和组合项目级的项目管理。我们不能对颠覆性的变化置若罔闻,必须从战略角度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实践突破,培养适应新形势的项目管理人才。
从欧美项目管理的研究和实践看,西方主导的项目管理理论与方法已现疲态;而在发展中的中国,项目管理实践正日益强劲。中国近30年来积累了无数项目管理的成功经验,也遭受了大量项目失败的教训,这些都值得认真总结。
科技的新发展和环境的新变化促进了项目的新形态和管理的新需求,传统的组织、资源、权力等管理元素正发生变革。如何在不确定环境下由非结构化的机会和需求转化为结构化的项目管理架构具有广阔的前景。
马云曾说,阿里巴巴的成功是“因为你相信而看见的”。“互联网+项目管理”已是我们现实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趋向,下一步我们应将现有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管理最佳实践进行认真观察、考证、梳理与总结,进一步推广项目管理的创新的方法,带动企业实践,共同推进互联网时代项目管理的健康发展。
“每次的变革,教育的变革必须要走在前面。”基于互联网/人工智能平台的知识储备与项目管理能力,人才创新战略已形成趋势的力量、业内的共识和共同的关注点。但当前的项目管理教育行业生态基本上基于产业经济,若不能及时应对,必将影响我们培养的项目管理人才适应今后业态变化的需要,我们切不可掉以轻心!
表1 不同时代项目管理变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