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看病难看病贵卡住健康中国的脖子
2018-05-31
“三甲医院门庭若市,基层医院门可罗雀。”“救护车一响,一年猪白养。”一直以来,“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影响着百姓就医的幸福感。“看病难”、“看病贵”已经成了重要的民生问题。
在中国,为什么看病这么难,这么贵?这是每个人、每个家庭的就医矛盾和痛苦,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
原因就是:中国医疗资源不充分、不均衡的发展和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之间的矛盾。中国最好的医院,集中在几大直辖市和省会城市,而最优秀的医疗人员、最好的医疗设备都随之集中。长期以来,基层的医疗状况虽然不断改善,但仍有大量的人认为基层医疗不能满足他们的健康需求,因而小医院没什么人看病,大医院挤爆头看病的现象愈演愈烈。
“在《2016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的统计中显示,从2005-2016年,去医院看病的患者比例从33.8%上升到41%,去基层医疗机构的,从63.3%下降到55.5%。”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接受采访时透露,百姓“看病难”的问题依然存在。
2009年新医改以来,相继推行了药品零差率销售、控制抗生素使用和输液比、控制住院床日、实行临床路径管理、控制收入增长幅度以及医疗价格、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但由于“建设发展靠政府,日常运行靠服务”的新型补偿机制、薪酬制度改革等没有落实到位,医院的市场化导向没变,仍主要依靠“药械及耗材”和“做检查”来增加收益。同时,医院为谋求发展,拼规模、拼设备、拼耗材,举债建设未得到明显扼制,甚至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公益性弱化,公平和效率次序颠倒,沉重的经济负担转嫁给了老百姓,从此产生了恶性循环,群众“看病贵”的问题依然存在。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福祉的重大民生、民心工程。我们必须以公平可及、群众受益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坚持医保、医药、医疗“三医联动”,用改革的办法在破除以药养医、完善医保支付制度、发展社会办医、开展分级诊疗等方面迈出更大步伐,切实解决基本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和提高医疗服务体系的效率这两个基本问题。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幸福与健康是人类永恒不变的追求。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不仅是考验医改是否成功的标志,也是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重要保证。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只有使医院真正摆脱商业属性,成为社会公益的一部分,切实增强医护人员的荣誉感和使命感,才能树立起全民大健康的理念,确保人民健康、打造健康中国,保障国富民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