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的汉语言文化修养对于英语翻译的影响
2018-05-30宋秋华
宋秋华
摘 要:译者是把一种语言或体系翻译成另一种语言体系的人,这个过程看似机械简单,实则包含着众多复杂的语言现象,对于译者的汉语言文化修养有着严格的要求。我国两会中女神翻译张璐对于古诗词的巧妙解析,就突出译者良好的素养彰显出的语言魅力。
关键词:古诗词口译 汉语言文化修养 提升途径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2-0-02
每年两会,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召开的中外记者会,吸引着来自全世界的目光。截至2016年3月,张璐已连续七年坐在总理旁边,担任翻译。七年里,这位外交部高级翻译,因准确翻译领导人引用的古诗词以及大方得体的形象广为人知。有网友评论说,她对古诗文的翻译准确流畅,国学功底扎实,是合格的大国翻译。对于复杂的古诗词翻译来说,由于中文和英文的文化背景差别很大,其中深刻的文化内涵很难在翻译中体现出来,一般都只能翻译大意。而张璐翻译得很好,不仅准确,而且清楚。这名翻译家告诉记者,翻译界对于古诗词的翻译要求是信、达、雅,基本要求是忠实于本意,其次要准确、易懂。
从词语的起源来说,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而中国的古诗词更是艰深晦涩,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古典美。女神翻译张璐能够将古诗词的神韵用另一种不同的语言翻译出来,不仅在于专业的英文翻译水平,更在于深厚的汉语言文化修养。
一、口译古诗词难点
女神翻译张璐每次跟随总理担任翻译官的时候,基本上都是进行口译。对于总理出口成长的古诗词,口译需要翻译者现场的快捷反应和深厚的文化积淀,这和口译的特点息息相关。
1.口译特点
口语转瞬即逝,“快”是口译有别于笔译的主要指征之一。正因为有速度的要求,所以对于口译的修辞、美感等并不像笔译那样严格。然而,口译仍要求译者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用另一种语言将说话人所表达的信息“尽可能”流利、完整地传递给听众。但是在实际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对于引用文章的熟悉度其实更大,翻译起来更困难,因为书面语当中的实际含义往往比口语更丰富。
2.关于口译的标准
口译专家李越然提出口译的标准应该是“准、顺、快”,即“准确、通顺、快捷”,这与口译专家仲伟合提出的“忠实、通顺、及时”以及口译专家张清平所提出的“反应迅速、意译准确、语言通顺”都不谋而合。口译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翻译传播手段,是在提前不知晓说话者思想的意图上进行语言交流,这个过程中有太多的随即反应和深度理解,非常考验译者的灵活度和翻译水平,当然口译也是国与国之间进行交流完成交谈不可或缺的媒介。“进行口译永远不要忘记其目的是传达意思,永远不要过分迁就原文短语结构和短句字词,不要按照原文字词和结构,因为字词结构只是些符号,这些符号指明了道路,却不是道路本身。”
3.口译古诗词难点
古诗文作为中国语言文化中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具有语言精炼、形式简洁但内涵丰富的特点。古诗词中一个词语就代表着一种意象,营造出一种意境,引发人的无限联想,而这联想所触发的情感却是共通的。有人说古诗词很多时候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也有人说是“意在言外”。而“言外之意”或“弦外之音”恰恰是言者的本意。现代人引用古诗文并不是要去追求古诗文写作之初的语言意图,而是透过语言的表象,传达出背后的深层意蕴和潜在的 思想情感。中国古诗文之所以难译,是因为译者不仅要传达出原作的表层含义,而且要传递出它所蕴含的深层次的语言文化,更要表达出引用者的真实用意,同时在形式上还要效仿具有西方自身特点的诗歌表达形式。基于上述各种因素,口译中国的古诗文不是很容易的事情;而在政治场合中处理古诗文的口译,更是不易。
二、译者的汉语言文化修养对于英语翻译的影响
文化修养是对人文文化、科技文化中的许多学科有着宏观的了解和全面的研究,可以独立思考并得出自己的结论。译者虽然翻译成的是别国的语言,却是将本国的文化和语言通过这样的方式展现出来,译者自身的汉语言文化修养高低很大程度上能够决定词是否达意,一名优秀的译者会对本国文化有着精深的了解。
1.考虑到特定的场景制约
在温总理两会答记者问的过程中引用到了一句古诗文: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女神翻译张璐将这句话翻译成“For the ideal that I hold dear to my heart,Id not regret a thousand times to die”。翻譯行家点评,张璐的翻译达到了“信、达、雅”的标准。张璐译文“For the ideal that I hold dear tom y heart,Id not regret a thousand times to die”直译为“我遵从我内心的想法,即使要死千万次我也不会后悔”,因古汉语中“九”泛指“多”,张璐将其译为“thou-sand times(一千次)”,把“九死”翻译成“a thousand times to die(死一千次)”而不是“nine times to die”,非常准确、到位,既体现了古汉语中实词虚指的用法,也符合英语的习惯。
这种特定的文化场景中,译者充分尊重了本国的文化习惯,将潜在的意思准确的翻译出来,让他人理解总理锲而不舍和为民奉献的精神。
2.包含内在的情感因素
两会中,总理曾言说:“我秉承‘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信念,为国家服务整整45年,我为国家、人民倾注了我全部的热情、心血和精力”。译员翻译成“If a man is willing to sacrifice his life for the interests of his country ,he will never mind things concerning his personal fortunes and misfortunes.”
温总理引用“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意思是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躲开,也表明了总理从政以来始终如一的执政精神。如果译员没要较深的汉语言文化修养,就很难把这句古诗中话语者的思想、意象和情感这些潜在的东西翻译出来。此处用“interest”和“life”两个词语反映出总理始终以国家利益为重,为了国家利益甚至愿意牺牲生命,可见总理勇于担当的伟大精神,这种感情就在译者的只言片语中很自然地流露出来。
3.补充潜在的人文知识
由于各国文化差异的不同,导致人们的思维方式不同。西方人直接开放,对于语言的表露也彰显个性和开放情怀,我们国人受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内敛含蓄,对于语言的表露也显得委婉曲折。曾有故事说,在皎洁的月光下,西方人表露心迹会说“Wo,I love you!”而我们国人会说“今晚的月色真美!”不同的思维习惯导致不同的语言表露,如要让听者明白另一方语言者的意图,就得明确表露出潜在的人文知识。
总理曾经在两会上发言说:我想起了台湾割让以后,台中有一位诗人叫林朝崧,他曾经写过一句诗,叫“情天再补虽无术,缺月重圆会有时”。我相信,只要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努力,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的大业一定能够实现,这是整个中国人的骄傲。译者把这段诗歌翻译成There is no way to mend the heal in my heart, but there will be a day when the half moon becomes full again.这两句诗本是出自林朝崧《无闷草堂诗存》,总理用这句话其实是想表达自己对于祖国统一的信心,就像残缺的月亮终会圆满。译者在翻译的时候充分考虑到了诗歌背后的人文知识和总理的意图,充分考虑到源语发布的情境,融入自己相关的文学知识,搜集到了合适的词语,在规定的时间内传达出了语境的特定信息意义,让另一个语言层的人很容易理解到说话者的意图。
三、提升汉语言文化修养的途径
虽然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运用到的是翻译理论,但是理论到实践的转化是要依靠译者自身的长期积累和训练,尤其是翻译中国古诗词,更是需要大量的文学知识作为铺垫,因此译者提升汉语言文化修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1.阅读经典书目
译者的翻译事实上是书面语的翻译,多阅读经典书目,能够提升译者的语言积累量,无形之中提升自身的知识积累和内在涵养。“世间几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等好事还是读书”,无论是口译者还是作为人类本身的我们,读书永远都是最有意义的事情。书籍给我们最富足的精神家园,让我们的生命具有更强悍的力量,这种力量一旦转化为文字,便能触动人心底最柔软的部分。经典书目能够给我们精神的洗礼,这里的书目不仅仅指中国的传统文学作品如《诗经》《道德经》《论语》等,还包括英语的名家所著作品,其中的一些写作手法和词语的运用都是非常经典到位的。不同年代的文学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不同,语言的思维定式不同,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都有所不同,通过阅读能够使译者的思路更宽阔,思考问题更全面。
2.参加文化活动
文化修养的培养不是凭空得来,而是人们在实际参与社会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出来的,尤其是译者,更考验实际参与社会的灵活度。因此译者可以参与不同程度的文体活动,如近几年备受关注的《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朗读者》等,都是富含文化底蕴的文艺活动,译者可以多加关注,也可參与身边举行的文体活动,用不同的语言方式交流,达到一定的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3.保持良好心态
古人说“得之坦然,失之淡然,争其必然,顺其自然”,就是对于任何事物要有努力的劲头和淡泊的心态,这是我们古人遗传下来的智慧。对于一名专业的翻译者来说,良好的心态同样是个人文化修养的体现。尤其是口译者,在国与国之间的洽谈中,任重而道远,无论碰到任何意外或突发情况都要处变不惊,灵活应对,及时想出应对之策,彰显我们的大国风范。
中国许多著名的翻译家都是文学家,如傅雷、季羡林、林烨等,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文学修养。优秀的文学素养是一名译者必备的素质,虽然近代的翻译软件层出不穷,但是只能是从旁辅助,真正依靠的还是译者自身的文化根基。
参考文献
[1]毛璇,毛海莹:《汉英古诗词翻译过程中的认知补充——以温家宝总理记者招待会为例》,《现代语文》报刊,2014年11月。
[2]吴景荣:《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外交学院学报,198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