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几个关系的探索

2018-05-30关颖鸥

中文信息 2018年2期

关颖鸥

摘 要:当前,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小学语文有了深刻的变化,在这一变化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最基本的四个关系:基础与创新;遵循教材与教材活用;课内与课外;形势与效果

关键词:基础与创新 遵循教材与教材活用 课内与课外 形势与效果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2-0-01

一、基础与创新

这里的“基础”指的是语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创新”指的是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当前,老师们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是十分可喜的现象。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同时,不要削弱了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不要忽视了语文基本功的训练。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基础越扎实,人的可塑性就越强,创新就有了根基。看一位老师教学《美丽的公鸡》的几个环节。

环节一:整体感知。

⑴自由读课文,公鸡都找谁比美了?

⑵分别在哪一个自然段?

环节二:理解第一自然段。(为改写儿歌打基础)

⑴自由读第一自然段;看图,看看这个公鸡什么样。

⑵读一读投影片上的句子“从前有一只公鸡,自以为很美丽,整天得意洋洋地唱”,想一想谁在夸它漂亮,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理解:自以为、得意洋洋)

⑶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体会公鸡骄傲的心情。

环节三:深入理解老马伯伯的话。

⑴读读老马伯伯说的话。投影:“因为他们懂得,美不美不能光看外表,还要看能不能为人们做事。”

⑵把“光”换成别的字,意思不变。

A:就;B:只;C:全、老、都

环节四:给些儿歌。

⑴现在的公鸡怎么样了?

⑵让我们用儿歌夸一夸它。小组商量,可以独立也可以 合作完成。

在前面进行了一系列扎实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之后,老师巧妙的设计了一个读写结合点,鼓励学生创造思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二、遵循教材与教材活用

语文教学中一个主要的指导思想就是降低了一些教学要求,解放老师和学生。允许老师根据教学实际创造性地处理教材,给了教师更大的创造空间。我认为,课堂教学首先要根据教材,把握住教材的重难点,与此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材的特点,灵活地、创造性地处理教材,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有的放矢,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偏离教材,与教材的重难点而不顾,随意的搞些花样,是不可取的。

一位老师教学《丑小鸭》(安徒生童话)这课时,就处理的很好。

环节一:了解课文内容。(遵循教材)

⑴读课文第二自让段,丑小鸭什么样子?

⑵看图,然后用你的读告诉大家,为什么叫他“丑小鸭”?(抓住“又大又丑、灰灰的、大大的、瘦瘦的”指导朗读)

⑶自由读3、4自然段,思考:都有谁欺负他?怎么欺负的?用﹍﹍线画出来。

⑷从投影片上的动物中选择一个,有你扮演他,用书中的语言说说你是怎么欺负丑小鸭的。

环节二:发散思维,创造想象。(活用教材)

⑴被别人欺负的丑小鸭会想些什么?在小组里说一说。

⑵丑小鸭有这么多想法,他是怎么做的?读一读(遵循教材)你在什么时候会感到孤单?你孤单的时候心情怎样?(朗读指导)练习读。

⑶丑小鸭望着洁白美丽的天鹅,又惊奇又羡慕,这事,他会想什么呢?

⑷变成天鹅的丑小鸭又见到了往日的伙伴,他们会想些(说些)什么?

此外,把握住教材的重难点,利用教材提升学生自学能力。不能一味追求,反而画蛇添足,起到反作用。

三、课内与课外

现在,老师们越来越重视课内与课外的结合。引用课外资料适时适度,不仅激发了学生兴趣,充实了课内,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和阅读量,而且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和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例如一位老师教学《登上企鹅岛》:

⑴岛上就这三种企鹅吗?请交流查找的资料。

生:我在网上查找,有18种企鹅。

生:介绍“王企鹅”、“冠企鹅”。

⑵投影打出各种企鹅的照片,根据资料说一说,这是哪种企鹅,有什么特点。(这样一说,就说多了,离开课文太远了。因为这节课不是要了解各种企鹅及它们的特点。)

总之,课内外结合要明确为什么结合。如课前收集、上课介绍、课中结合、课后简介等,要做到适时、适度、留有余地。

四、形式與效果

1.读。要给足读的时间,更要研究读的目的以及如何指导朗读。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要特别珍视学生个性的理解、体验和感受。要注重读中感悟,读的层次和效果,而不要只在读的形式上下功夫。

2.小组学习、讨论。小组学习能加强学生间的横向交流,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合作精神。现在值得研究的是实效问题,即讨论什么、怎样讨论、个人的独立思考与其他同学的想法怎样交流,而不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永远只是好学生在说。因此,小组讨论的目的要明确,讨论的题目一定要有价值。

3.自学。现在不少老师在课堂上安排了自学时间让学生自己读书,这是非常可喜的现象。当前的问题是自学时间短,学生还没有认认真真读进去,就停止了,使自学走了过场。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和自主学习的时间,是非常必要的,特别在中高年级更为重要。在课堂上,自学要有提纲,要有充分的时间,要允许学生动手查字典,在书上批批画画2,小声讨论等,要扎实有效。

4.质疑。在课堂上让学生质疑问难,大多数老师都能做到,问题是对这些疑问怎样处理,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有时,学生一开始提了不少问题,但讲解的老师还是按照自己设计的问题讲下去,让质疑成了形式。有时,对学生提的问题,老师认为有用的就处理,认为没有价值的就不管了,这样处理都欠妥当。既然让学生质疑,就要对每一个问题有所交代,可引导学生把问题归类。简单的,当时解决;较难的放在解读课文之中;一些关键的问题,可以让小组讨论解决。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是很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我们应该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指导他们学会提问题,把之一环节落到实处。

5.板书。不应追求形式上的一致、好看、整齐,而应力求简洁、实用。中高年级的学生可以参与到板书设计中来。

总之,我们提倡教学方法的灵活,教学形式的多样,但目的一低昂要明确,那就是为了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也就是说,要形式,更要追求实效,形式要为教学目的服务,为教学内容服务。

参考文献

[1]白丽波.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J].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5(03):43-44.

[2]戴正兴. 2016年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16(12):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