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2018-05-30傅炜哲
傅炜哲
摘 要: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文化使命。语言文字作为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其发展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语文教学是语言的最好训练,语文水平直接影响着传统文化的传承能力。高中语文教学作为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关键词:高中 语文教学 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2-0-02
引言
语文课程教学不仅要传授与教授有关的语文知识,还要注重人文教育的发展,以及学生良好素质的培养。这个特殊的语文学科,也强调人文精神的重要性应该结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给学生生活学习的启发,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端正学生的思想态度,培养学生的积极的情绪。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种文明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记录,具有独特的审美风格和精神动力,学生可以从本质上提高学习,陶冶情操,丰富精神世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一、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
1.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
一是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在民族发展过程中蕴含着许多优秀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记录了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历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通过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民族文化的历史发展,对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容进行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提升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是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内容是丰富而深刻的。通过对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加强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能够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三是有助于抵御恶劣的文化冲击。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接受的信息内容不断扩大,一些不健康的文化通过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技术传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学生容易受到不良文化的侵蚀。高中教师通过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提高学生对相关文化的判断,促进学生健康人格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1]。
最后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些语言语法学习和课文学习有时晦涩难懂,枯燥乏味,学生往往对这些课程不感兴趣。高中语文课程通过引入一些句子,优美生动的诗歌,或有趣的寓言故事等,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高中语文教学的質量。
2.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在中国古代诗歌和其他文学作品的高中教材选择方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包括思想和道德情操的开国元勋;包括中国的少数民族风情、土木建筑、饮食史知识;包括世界,圣人的生活,对生命的终极思维;还包括我们的民族遗产、民族精神等。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的传统文化内涵,挖掘深刻的思想情感,丰富传统文化的内涵。
传统文化对语言的重要性,有作品曾说:“文字是一座桥。桥旁有读者站,桥那边站着作者。通过这座桥,读者遇见了作者。不仅要满足,而且从作者自身,去理解作者的环境背景,以及与心灵相关的事情。”优秀作品的欣赏,不仅是品味美的语言表达,还有对中心思想的深刻理解;其次,不仅对作者意图进行了解,而且合理的找出作者的深层意义;教师引导学生从各方面细细品味,慢慢欣赏,感受优秀作品的文化之美。
另外还有助于对文化意蕴的理解,圣人常挥毫泼墨,在文学作品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记录他们的思想,以及对世界和个人的感概,呈现出独特的对生活的理解和人生理想,对善与恶的区分和判断。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可以进一步丰富精神世界,得到更多的启示。同时,对于隐式表达式,应保证对文本表达方式的进一步挖掘。有效利用课堂,对知识和传统文化中教学精神的认识积累,文化不应该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使用的语言,也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中丰厚的民族智慧,以中国文化的认可,传承传统精神。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1.创造语文课堂文化氛围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必须不断挖掘教材中传统文化的因素,挖掘传统文化在教材中的重要意义。教师应把传统文化的观点和内容作为教学的重点,将其中的道德和文化价值,通过阅读和引导学生重视继续反复品味,将这些传统的价值观不断地吸收进自己的内在品质,从而达成与传统文化精神的共鸣。课堂教学是传统文化教学的重要环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一种传统文化渗透的氛围显得尤为重要。在文学作品中,有许多抒情场景,吟咏这些作品的特点,从文学意境的角度带来更多的巧妙,充分发挥作者的想象力,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的丰富的思想感情。
例如,在正式授课之前,花了五分钟给学生,让他们来自主对传统文化进行自由发挥演讲,为了让他们得到锻炼和提高的实际,尽量让他们提前做好准备,尽量脱稿演讲。学生在交流与分享中能够积累传统文化知识,提高语言能力。所有这些,创造出丰富的传统课堂文化氛围,渗透到学生的心灵,唤起他们对古典文学的学习欲望和兴趣。
在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根据教师的选择,讲解两种荷花月亮的意图,课堂教学的延伸,通过一些古典音乐和古代文化的介绍,通过美丽的图片欣赏,创造美丽的荷花池月光好风光,引导学生一定的情况下,接受传统文化的美好。例如,在学习“归去来兮辞”,有一定的文化氛围的营造,引导学生体验,感受传统文化的内涵,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第一,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古典魅力,营造古典文化氛围。首先引导学生掌握疑问代词的用法,了解文言虚词的用法,同时也对现象的多义性、古词义的积累进行说明,更深入挖掘其深刻的文化内涵[2]。
2.多种方式情景相结合
例如,在学习经典的“鸿门宴”时,在一次宴会上的座位说:“相忘即日因留沛公与饮”。本文介绍的座位是项羽和项伯的方向,他们是东坐的,范增是南方向坐,张亮座的方向是西方。大部分教师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唯一的解释就是对字面意义没有深入的讲解,实际上教师可以用这篇文章作为基础,深入其中的古代文化座次讲解。古人讲究礼仪,讲究地位,吃饭时,注重身份,这是属于东方的礼仪。太阳在东方升起西方落下,西方向属于阴向是最差的位置,东方则是象征希望和光明的好位置。因而。从座位上讲,从东南到西北,这就是古老的座次文化。从文本上看,我们不仅学习了刘邦、项羽等人的个性特征,还学习了饮食文化和座次文化[3]。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所以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它,细细品味研究。而李清照的“声声慢”学习时,教师可以用优美动听的旋律,来进入文章的学习,营造愉悦轻松的教学环境,“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几个字,表达作者的悲伤情感,一起朗读,学生感同身受舨的感到悲伤难过的心情,这就能更自然地进入教学情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确保有效的双向互动,根据个人具体情况,有效结合书本内容,有效引导学生感受,提高学生积极参与程度。为了保证教学效果,采用多种教学,多媒体和打印材料的组合,不断的增加传统文化的内容,使得学生具有一定的兴趣,从而进行快乐学习。同时,开展辩论的相关表演等形式,确保探究学习的有效发展与结合,着重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有效的课堂互动。
三、完善传统文化的渗透
1.进行课外阅读与实践
通过课外阅读与实践,进一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并且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阅读文化经典。目前,对具体的阅读有关工作,还有必要采取进一步的指导工作。经典文化应该阅读,通过选择合适的内容,来体现明显的精神内涵和文化遗产,因此应该尽量确保合理有效的课外阅读活动。
为了让学生有更高的文化素养、强烈的民族精神,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增加对古代作品的阅读,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和良好的协调能力,让他们得到传统文化广泛阅读的洗礼,对传统文化产生更深刻的认识。博大精深富含众多内容的古籍如《诗经》、《论语》《二十四史》等。当然,还需要激發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教师可以建议学生根据教学内容,然后在近期阅读不同的作品。
2.古典诗歌阅读积累
语文学习的关键在于知识的积累。对于中学生来说,复述课文,朗读课文,甚至背诵,是知识积累的必要阶段。当然,古典文学作品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过程安排相应的学习内容。课本除了背诵外,还可以学习到相关材料的布局和内容等,因此还可以选择部分的全文朗读、背诵。另外,在晨读阶段,应要求朗读,可反复朗读,以更好地掌握所涉及的具体内容。这一过程是语言材料的积累过程,有效地增强了语言训练的意识,有利于记忆的增强,同时也体现了民族精神的潜移默化渗透。
传统文化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使学生更加丰富、全面、深刻的知识和内涵,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有了更好的理解。这对于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传统精神上面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优秀的民族精神,学生不仅要停留在“知”的层次上,更要“行”,把书籍的学习与生活的实践更好的结合在一起,做到知识与实践的统一。教师在渗透传统文化知识的同时,要有意识地接触学生的日常生活,引导学生的行为。对于学生的道德实践效果,教师可以通过作文和每周记录进行有效的反馈,并安排相关的话题,让学生用自己去实践与写作。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可以利用评论环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点,培养良好的精神品质。
结语
总之,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高中语文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以提高和重视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的内涵,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廖海兰.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刍议[J].课外语文.2013(20)
[2]陈佳新.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J].文学教育(中).2011(03)
[3]武育新.刍议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5(30)
[4]陆紫秋.关于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5(15)
[5]王敏.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探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