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消费视野下云南地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与发展
2018-05-30缪祥丽
缪祥丽
摘 要:受到文化市场、外来文化和人口流动的影响,民族民间文化传承面临全新的挑战,传承环境、机制和主体都面临不少突出问题。现阶段,文化实现产业化发展,政府推动文化产业,村民参与其中的文化传承模式,在促进民族地区民族和民间文化传承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近些年,以文化消费为理念的文化活动日渐盛行,很多组织、团体和个人都积极参与其中,这对促进民族地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和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首先分析了云南地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与发展面临的挑战,然后论述了文化消费视野下云南地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与发展对策,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所帮助。
关键词:文化消费 云南地区 民族免检文化 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C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2-00-01
挖掘和发展民族文化思想价值,维护少数民族文化的基本元素,保护民族地区的文化特征,建设完善的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体系,已经成为繁荣和发展民族民间文化的共识。云南省会泽县是一个多民族县,在县域内有回族、彝族、壮族和苗族等少数民族,不同少数民族尤其各自的独特民族民间文化,在长期的历史积淀和文员创造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民族民进文化特性,主要表现在景观上多元化、形态上原生态、内涵上的厚重性,地区所形成民族民间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进一步深入挖掘和开发云南地區民族民间文化,对繁荣当地文化市场,实现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和发展都具有积极作用。
一、云南地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发展面临的困境分析
1.面对市场经济发展提出的挑战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市场经济的发展直接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直接推动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和大繁荣,民族民间文化传传承和发展也发生了全新的变化,但我们也应该清除的认识到,市场经济一方面能够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另一方面如果利用不好还会严重阻碍民族民间文化传传承。例如人们更加关注经济,利益的提高和获取,更加重视如何生存,社会存在决定了社会意识,正因为如此,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和发展正在面临市场经济严峻的挑战。效益、效率、生存和发展已经成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人们的思想中首先考虑如何生存下去,然后才会考虑文化和各种意识问题。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民族地区的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发展产生了极大的不利,很多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外出打工,寻找新的就业机会,忙于解决住房、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很多民族地区的群众逐渐走出大山、走出村寨到城市定居,或者回乡建设新房,带回全新的技术和经营理念。当民族地区的经济生活水平达到不定水平时,很难考虑和参与到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发展,这是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发展面临的一个主要制约因素。
2.面对改革开放提出的挑战
改革开放实现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我国社会经济改革发展的主要动力和前提条件。改革开放三十多年间,直接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也进一步带动了文化市场的繁荣发展,创新已经融入到各个行业之中,一切事物都在发生着改变,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改革开放对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发展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改革开放背景下的文化体制改革既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发展带来的全新的改变,同时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推进,很多文化团体和单位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锅饭和铁饭碗居民别打破,各种人员都积极寻找不同的发展道路,很多文化工作者失去了表演的机会,很多技艺无法得到传承,即便是想传承也没有人愿意学。
3.民族同化提出的挑战
现代化的建设进程中,使得各个民族之间的交往日渐频繁,各个民族之间的同化也在迅猛发展,这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对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发展来说并不是好事。从语言角度分析,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在很多城市、城郊和县城已经有很少人讲本民族的语言,很多小孩子已经不会本民族的语言。而在乡村很多人在使用本民族的语言,但随着城市务工人员越来越多,外来务工青年人员逐渐和城市融合,开始说普通话,民族语言会慢慢淡忘。从居住环境来说,在很多民族地区的新建的房屋都是砖混结构的现代房屋,很少会再建设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村寨楼房。从穿着服饰上讲,在很多农村地区一些中老年人依然穿着本民族特有的服装和服饰从事农业生产和劳动,而年轻的或者在城市生活的少数民族已经不穿民族服装了,一些城市务工人员回乡后因为穿着休闲服装已经习惯了,所以回到老家也不会穿传统民族服装,只是会在节日庆典中穿着。
二、文化消费视野下云南地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与发展对策
1.利用民族村寨推动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与发展
民族村寨本身就是一个文化消费市场,文化消费的主体是本地区的村民,民族民间文化消费的对象是民族民间文化,文化消费的目标是实现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与发展。要将村对民族民间文化消费行为转变为一种自觉行为,促进村民能够积极参与各种民族文化活动中,在活动中领会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欣赏民族民间文化的特色,从而更好的吸收和认同本民族文化,将民族民间文化渗透到每一位村民血液和骨髓中。主动积极的文化消费过程是将本民族的静态文化转变为动态的文化,将在民族记忆中的文化转变为实实在在可以接受的民族民间文化。文化消费使得民族民间文化在不同民族群体中得到了传承和发展。在具体工作过程中,从领导层面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民族民间文化的挖掘、传承、发展方面给政策和资金支持。民族民间文化是发挥文化软实力,带动地方发展的重要财富,更是旅游产业发展的点睛之魂,要加大保护、传承和发展的力度。在城乡建设中,融入民族文化元素,展示民族文化的魅力,不断增强民族文化传承基础,在发展中积淀民族民间文化。同时结合新农村建设,政府部门要积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从政策和资金方面积极鼓励民族地区开展传统节日活动,挖掘民族民间文化的深刻内涵,进一步丰富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与发展途径,在文化消费背景下更好的实现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与发展。
2.利用民族地区的学校开推动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与发展
民族地区学校是文化消费的另外一个重要场所,其文化消费的主体是广大的学生,通过文化消费模式将本地区的民族民间文化推荐给广大学生,从而实现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与发展。我们要积极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要结合本地区的少数民族种类,民族民间文化具体表现形式,和学校教育相结合,推出多种校园民族民间文化活动和课程,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如回族的踏舞、彝族的彝绣、苗族的蜡染、反排木鼓舞、银器制作等。学生通过参与到民族民间文化观活动和课程中,在学习、体验、吸纳中逐渐认同本民族的文化,从而实现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与发展。在校园中传承和发展民族民间文化,需要结合学生年龄特点,選择合适的民族民间文化内容,促进学生身心更加健康发展。可以通过小组兴趣课,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承和发展民族民间文化。
3.利用旅游项目推动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与发展
外来游客也是民族民间文化消费主体,这就需要地区政府部门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契机,开展民族对去文化基础建设,开发旅游项目,推出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旅游项目,向外来游客展示本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多样性、原生态性和民族文化的统一性,从而更好的吸引游客进行文化消费。不同的民族地区要突出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同时还要实现地区多个民族的文化资源整合,通过建立民族文化品牌,树立文化自信,实现民族民间文化更好传承与发展。同时,增强民族民间文艺创作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文化本身是随着民族的存在以及生产生活活动而自然存在的,但其传承和发展需要创作者、编导者在深入挖掘后,精心编创,以艺术作品的形式呈现给观众,唤起更多的人了解、参与传承和保护。要重视民族民间文化乡土人才的培养。乡土人才是文化传承的骨干,在乡镇文化事业发展中,要充分调动乡土人才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举办的一些活动中,多呈现一些富有民族民间文化特色的节目,最大限度地使民族民间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会莹.商品化趋势下的民间艺术现存状态研究[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6)
[2]李虹,韩棹渭.毕节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研究[J]. 贵州省毕节地区社科联课题组, 乌蒙论坛. 2010(06)
[3]汪利平.阿多诺和霍克海默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的生成语境[J]. 广东培正学院学报. 2007(03)
[4]叶亚军,王微. 试论文化产业发展与贵州民族地区脱贫[J].人口·社会·法制研究. 2016(Z2)
[5]黄萌.文化产业化过程中文化民族性的复归分析[J].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2017(03)
[6]单世联,岑光波.文化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理论研究[J]. 中原文化研究. 2017(02)
[7]鲁云.试析民俗文化市场化研究中的几个概念[J].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7(07)
[8]曹海峰.全球化、文化认同与民族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J]. 兰州学刊. 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