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的方案分析
2018-05-30陈锋平
陈锋平
摘 要:政府掌握了社会超过80%的信息资源,对其政务及信息进行公开具有重要意义。公共图书馆不仅是推广全民阅读的平台也是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的平台之一。本文分析了公共图书馆在政府信息公开服务方面的优势,也针对当前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全新的方案措施。
关键词:政府信息公开 公共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2-00-01
一、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的优势
首先,具有政策法规优势。根据国家2007年发布的关于政府信息公开的条例,公共图书馆依法履行政务公开职责和义务。其次,公共图书馆是在政府管理和资金支持下的向群众提供免费服务的场所。它向社会全体大众公开,平等对待参与者,可以多网点的提供服务[1]。第三,具有较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公共图书馆的渗透,公共图书馆已走向数字化,而且建立较完善的文献、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可实现互联网查询、多地联机查询。第四,让市民在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及公平和谐的政府信息获取环境。公共图书馆始终坚持“平等服务”的原则,力求给到馆读者一种宁静和谐、清新舒适的氛围,为公众营造出一个公平和谐的政府信息获取环境。 第五,专业优势[2]。公共图书馆具有专业的信息资源组织能力,即对信息资源进行选择、加工、存贮及传递的能力。在政府公开信息的有序化组织和长期保存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二、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公开服务存在的问题
1.信息接收具有被动性
根据《条例》规定,各级政府应主动向公共图书馆提供公开的政府信息。而公共图书馆基本上处于被动应对和接收阶段。因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人员对政府信息的工作方法、相关概念不能很好的理解和掌握,無法完成信息的整理和深度加工,而各政府部门在向公共图书馆提供信息时,格式不统一,增加了图书馆方面的工作难度。另外,公共图书馆对政府信息服务的公开形式局限于“政府信息查询”版块的内容链接,使所收集的公开政府信息缺乏完整性和条理性。
2.政府信息公开形式有局限
公共图书馆在政府信息的服务便利性不足。对政府信息的更新速度缓慢,无法满足群众的使用需求。在进行网上阅读使用时,用户往往只能采集到简短的描述信息,实质性的帮助和指导内容则很难获得。同时,在政府信息的网络整合方面形式单一,无法面向全体的用户。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的用户除了青年外,还包括年老或视听障碍等,未能进行人性化的设计,用户获取有效信息的耗时长。
3.设施配置不全面,宣传推广力度不足
根据目前大众的认知来看,用户普遍直接通过政府网站获取信息,很少有用户了解图书馆的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的功能和地位。且公共图书馆在资金配置上,尚未能就政府信息公开配置相应的软硬件设备,政府信息公开服务利用效率低。
4.信息公开服务整合平台数据更新不及时,利用率低
国家图书馆联合公共图书馆共同建设中国政府公开信息整合服务平台,通过全面采集并整合我国各级政府公开信息,构建一个方便、快捷的政府公开信息整合服务门户,方便用户获取。但各省市公共图书馆负责各自区域信息的整合工作,从平台检索可知,大部分文件都更新到2015年底为止,未能保证政府信息公开的及时性。
三、提升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的方案
1.完善政府、公共图书馆的合作机制
一是明确合作机制的主体。包括政府部门、公共图书馆以及档案馆;二是结合各主体的职能、职责,政府方面主要包括统计报告、项目报告等,而档案馆则汇集了会议通知、即要补充参考资料,与百姓民生直接相关的有涵盖医疗、环保、教育等内容。联合多方信息功能,能促进政府信息公开的完整性;三是建立联席制,提升信息传递的效率。在进行政府信息移交时,要按照格式、内容进行规范,并遵循约定移交周期和方式进行共享,档案馆、公共图书馆实现联动。四是建立考核机制,保证政府公开信息的完整性。在进行年度考核或业界评估中,将政府公开信息的完整性也纳入考核体系。
2.结合Mashup技术进行多平台的资源整合和利用
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是提升信息利用价值的关键。网站、微博、微信、手机 APP等新媒体平台在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从文献检索、新书推荐、图书续借到活动预告等等,新媒体平台的信息传播跨越时空局限,为图书馆服务开辟了新天地。因而,我们要应用Mashup技术(mashup是糅合),实现政府、公共图书馆等多平台的整合,并确定统一的分类体系和条目,形成具有内在价值关联的体系链。尤其是在数字图书馆的推广下,公共图书馆应结合政府信息的特点,结合图书馆编制馆藏的特色,将各类分散的政府信息资源进行深度的整合和开发,编制成各类专题数据库,为用户提供多途径、多角度的索引,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政府信息检索平台。
3.完善人才队伍建设,拓宽服务方式
人才是服务提供的核心。而人才队伍的建设应从政府和公共图书馆两个层面进行。信息公开合作机制需要政府、公共图书馆的相关人员具备专业的业务素质,从政府信息采集整理、信息的深度加工、编制到信息的咨询服务。均要由专业的人员来完成。同时提供政府信息咨询工作。参考咨询是图书馆服务的内涵所在,但在工作中二者还是有区别的。参考工作更侧重于资料的提供和相关事务的培训;咨询工作重在实际问题的解答,因此在政府信息公开中图书馆可作为信息咨询开展的门户。
4.优化宣传和推广
为进一步强化公共图书馆在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的作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在微信、微博、网站等全媒体平台主动推介政府公开信息服务及市民关注热点问题,线下设立电子宣传栏,添加专门的政府信息查阅室,并对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的使用办法进行普及,深入到社区进行宣传和推广,提升公共图书馆在政府公开信息的知晓度和地位。
总结
公共图书馆是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的重要阵地,要建立政府、公共图书馆的联合机制,打通政府与图书馆之间公开信息流通的渠道;运用现代技术搭建整合平台;建立优秀的人才队伍;拓宽服务方式;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搭建咨询平台;并积极推广和宣传公共图书馆在政府信息公开服务上的作用,推进公共图书馆的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2号文件)
[2]刘晓丽,胡翠红.浅析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的优化[J]. 知识经济, 2017(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