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读书到底有何用?
2018-05-30于丹
于丹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读书的方式已发生很大的变化,特别是近几年数字阅读的兴起,仿佛把人带入一个“泡沫化”“碎片化”的阅读时代。但对我来说,纸质文本和数字阅读之间,并不是经典与流行的对立,两者不可割裂。
阅读的载体是什么并不重要,以前人们不看电子书,是因为那时候网络不发达。现在,网络带给我们的是效率,但我仍然沉迷于纸质文本的阅读,因为我喜欢那种闭上眼睛还能感受到的墨香,和你手触摸书的踏实和安详。
那么,读书到底能带给我们什么?
记得有一年,温家宝总理在和网民互动的时候说了这么一段话:“我非常希望提倡全民读书。我愿意看到人们在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因为我一直认为,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我看到这段话的时候,心里真是充满了感动。因为我们平时说读书给人知识、给人力量,似乎已经是一个最高境界。
在这个时代,就是为生命、为成长的阅读,它不见得给你一个直接的文凭,不一定给你专业的技能,但是它让你的心灵辽阔,给你幸福感和安全感。
读书在我们今天这个时代到底有什么用呢?我想除了应对世界之外,更重要的是确认自我。
不少毕业生都在抱怨,入行的门槛越来越高了,入行的薪水越来越低了。他们说,我们这拨孩子怎么这么倒霉,扩招进来了,而出门的时候偏偏赶上了危机,到处不是减薪就是裁员。我们怎么办?社会给我们的价值评定又是什么?
我想不管这个社会现在给你什么评定,关键是自己怎么认定自己。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徒弟去问他师傅,一碗米值多少钱?师傅说,一碗米,这太难说了,看在谁手里。要是在一个家庭主妇手里,她往里加点水,蒸一蒸,半个钟头一碗米饭出来了,就是一块钱的价值。要是在有点脑子的小商人手里,他把米好好泡一泡,发一发,分成四五堆,用粽叶包成粽子,就是四五块钱的价值。要是到一个更有头脑的大商人手里,把它适当地发酵、加温,很用心地酿造成一瓶酒,有可能是一二十块钱的价值。所以,一碗米到底值多少钱,因人而异。
假设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碗米,谁能说清一碗米值多少钱啊。但是这里面有一个规律,我们加工的时间越短,费的心思越少,越接近原来的形态,它的价值就越低。如今大家都说职业竞争很激烈,我看到周围的一些孩子,就是急于把自己做成一碗米饭卖出去,就是想着赶紧得把自己变现了。
有谁耐着性子把自己酿成一瓶酒呢?酒离米的形态是最远的,酿造的时间是最长的,中间失败的元素是最多的,你还敢于去尝试吗?所以我们说,读书养心。一个人的心灵辽阔了,自由了,自我明确了,那么他跟这个世界就能变得温柔了。文化的力量,我们不能夸大它,它不能阻止地震的来临,也不能改变金融危机。它能改变什么?它改变的其实是我们自己和世界相处的方式,不同的人最终会看到不同的结果。
生活挺残酷。可以说生活就是一锅滚开的水,它一直都在煎熬你,问题是你自己以什么样的质地去接受煎熬,最终会看到不同的结果。
我们来做一个实验。你的面前有三锅水,都是滚开的,你试着往第一锅水里扔上一个生鸡蛋,往第二锅水里扔一根生的胡萝卜,往第三锅水里扔点干茶叶。
生鸡蛋,最开始很鲜亮、很脆弱,内质都是流动的,像我们鮮鲜亮亮的、满怀梦想的心,但是在生活里熬啊、煮啊,最后煮硬了,愤世嫉俗,以偏概全,觉得这个世界很艰难,人心很险恶,前途很渺茫。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人,充满了抱怨,这是被生活煮硬了的人。
再看胡萝卜,胡萝卜一开始有款有型,鲜鲜亮亮,但是最后成了胡萝卜泥了,就如同被生活煮软了的人。“好好先生”就是典型,人云亦云,为他人活着,服从别人。这种人固然挺善良,但是失去了自我。
再看茶叶,茶叶同样是受煎熬的,但是恰恰是这种煎熬沸腾,使得它所有的叶片都舒展开,起伏着,把自己的能量释放出来。在被这个社会成就的同时,它也把无色无味的水改变成了一锅香茶,这就是彼此的成全。
我们能做什么呢?
我们不能要求社会降低温度,不再沸腾,减少煎熬,我们只能选择自己是一个生鸡蛋、一个胡萝卜,还是一把干茶叶。我们能选择的是自我。读书就是干这个的,就是滋养自己。它是安定生活的锦上添花,是惶惑时候的雪中送炭,让我们在遭遇困顿的时候有一份坚定勇敢,让自己的内心有一个任何外力挫折都颠覆不了的信心。
读书不仅仅是一种生活元素,它相关一个人的生命愿望、理想、人格,获得幸福的能力和开朗的生命智力。它让我们的内在有一种从容镇定,外在有一种欣欣向荣,让我们在困顿的时候面无惧色,在从容的时候带有欢心,让我们的人生更加辽阔高远。
读书就是为了让我们打破这个世界上所有的障碍,让我们的生命更自由、更坦率、更勇敢,让我们以各式各样的方式去充实自己,然后传递给别人,读书最终成全的还是自己。
这个时代,读书到底有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