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中华文化融血脉、入基因的工程
2018-05-30张世平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2018年9月,教育部、国家语委印发了《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通过开展经典诵读、书写、讲解等文化实践活动,挖掘与诠释中华经典文化的内涵及现实意义,引领社会大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更好地熟悉诗词歌赋、亲近中华经典,更加广泛深入地领悟中华思想理念、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中华人文精神。并在“基本原则”中指出,要坚持以学校为主阵地,以课堂教学和学校活动为主渠道,为学生从小打下中国文化底色。
对于中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应该如何看待这一方案?怎样在学校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中落实方案的要求?诵读这一传统教学方式的价值和意义何在?如何更好地发挥其在教學中的作用?
本期,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所长张世平对经典诵读十年来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和梳理,就方案的特色作了解读,并对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提出了具体建议。扬州大学中国语文教育研究所邵克金、徐林祥从语言表达文化的规律、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及学科特点的角度,对如何落实方案进行了探讨。白银矿冶职业技术学院崔正升、郝建莹则对我国传统的诵读法进行了重新审视,发掘其文章学价值及在写作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今年九月,教育部、国家语委印发了《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作为经典诵读工作的参与者和事业发展的见证人,抚今追昔,感慨万千。
一、由“活动”到“工程”——经典诵读整十年
中华经典诵读作为一个整体概念和工作项目,肇始于“十一五”时期。2006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指出: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国脉传承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面临严峻挑战以及各种复杂环境屹立不倒、历经劫难而百折不挠的力量源泉。在肯定中华传统文化对推进当代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的基础上,要求“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社会教育中,广泛开展吟诵古典诗词、传习传统技艺等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活动”,与此同时,再次强调了“在全社会大力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的领导和同志们学习《纲要》后认识到:中央在“十一五”期间重视和强调文化发展,其意义在于国家经历了近三十年的改革进入了“深水区”,需要整个中华民族进一步凝聚共识、团结一致、勇闯难关;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宝贵财富,经历了“十年动乱”的破坏,经历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亟待重建、继承和发展;只有清晰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选择的道路、理论、制度以及文化支撑。十一年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此作了深刻概括和权威表达:“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同时,从语言文字工作层面而言,同志们也认为:新形势下推广普通话,应结合学习、传承中华经典这个广受欢迎的载体;诵读传统诗文,则需要使用国家通用语言;两者互为平台,紧密结合,相互促进,会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基于这样的认识,语用司提出了经典诵读——“中华诵”这一活动方式,得到了教育部、国家语委领导的肯定与支持,以及相关部委的全力配合。2008年,中宣部、教育部、国家语委等六部委发出《关于以传统节日为主题开展经典诵读和诗词歌赋创作活动的通知》,教育部办公厅发出《关于推进中华经典诵读和中华赞·诗词歌赋创作活动的通知》,标志着经典诵读在政府层面的部署和开展。社会各界特别是学校积极响应号召,广泛开展诵读活动;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篆刻“中华诵”“中华赞”印章以资鼓励;活动专用宣传语“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处处可见,一时蔚为大观。
诵读最初是以课下和校园活动的方式开展的,主要由语言文字部门部署推进。一年后,教育部办公厅发出《关于在教育系统做好“中华诵”经典诵读工作的意见》,经典诵读成了基础教育主管部门和语言文字部门合力开展的一项工作,诵读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展现和发挥。2010年8月1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作出批示:“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是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创新举措;教育部、国家语委要在总结活动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把“中华诵”系列活动打造成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历史文化传承和国家认同、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此精神指导下,教育部、国家语委制定了《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规定:各级各类学校要加强经典诵读和规范汉字书写教育,广泛深入开展中华经典诵读、书写、讲解的社团活动和校外活动;组织诵写讲下基层活动,对师生进行诵写讲辅导。加强诵写讲的研究,包括诵写讲与语文教育、养成教育、青少年成长、人文情感培养等方面关系和作用的研究;探索以中华经典诵读、书写教育为基础的诵写讲教育教学方法;同时要求建设中华经典诵写讲行动社会参与平台和建设中华经典诵写讲资源库。
此后,经典诵读以传统节日和红色经典诵读晚会、“中华诵”夏令营、校园诵读比赛等方式广泛开展。齐越艺术节暨全国大学生朗诵大会、中华学子青春国学荟,在高校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通过深入挖掘、体现语言文字和传统文化的魅力,激起了全社会学习汉语汉字和经典诗词的热潮。
《中华经典资源库》建设持续推进,在诵写讲方面全面发挥示范作用。诵读也在推进中华经典进入课堂、进入教材。部编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数量均大幅增加,占全部选篇的比例小学为36%、初中为48%;体裁更加多样,从《诗经》到清代的诗文,从古风、民歌、律诗、绝句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均有收录。革命传统教育的篇目也占有较大比重。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同样的发文规格,从十一年前的“适当增加”传统经典的比重、“广泛开展”吟诵古典诗词,到现在的专项“工程”,十年艰辛,十年耕耘,经典诵读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二、“主阵地”和“主渠道”——语文教育膺重命
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教育部、国家语委于2018年9月发布《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对新时代的经典诵读进行了系统的谋划部署。个人认为,贯彻、实施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首先必须清楚、准确地领会“工程方案”。从学校和语文教育的角度看,以下几个方面针对性强、特色鲜明,应着重、加深理解。
第一,确定了工程总的指导思想。明确了以立德树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任务,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核心内容,以诵读、书写、讲解等文化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以课程教材、资源平台及人才培养建设为基础支撑,以广大青少年、教师、家长和中华文化爱好者为基本对象。同时指出了工程实施的方向,就是充分发挥语言文字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为青少年的美好人生打下鲜明中国底色,为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提供有力支撑。
第二,确定了到2025年的工作目标。使社会大众尤其是青少年更加热爱中华经典,语文素养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显著提升,具有较强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自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普遍具有高度的语言自信和文化自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率进一步提升。对学校而言,还有诵读活动广泛开展,形成长效机制;贯穿大中小幼的中华经典教育体系基本完善等要求。
第三,确定了推进的基本原则。强调重视诵读教材、读本等基础资源建设,使学生知道读什么、怎么读,也重视对中华经典的研究阐发,使青少年记得住、用得上;强调学校的主阵地、课堂教学和学校活动的主渠道作用,要求学校发挥对社会的辐射带动作用;强调通过诵读、书写、讲解、詩词创作等实践活动的引领,通过推普周、阅读节、汉字文化节、诗歌节、读书会等形式,建设“中华诵”“经典伴我成长”“最美诵读”等校园诵读品牌,在全社会营造“亲近经典、承续传统”的良好氛围。
第四,确定了构建经典诵读课程和教材体系。在中小学语文等学科中丰富、充实有关中华经典诵读内容,支持各地开发中华经典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开展诵写讲特色项目研究、实践。指导编写不同学段的中华经典分级诵读本,建设“中小学语文示范诵读库”。支持高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大学语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必修和选修课程,编写中华经典大学教材。举办中华经典诵读优秀读本展示活动。个人认为,祖国语文是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培养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的创新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正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我们现在一说话就蹦出来的那些东西都是小时候记下的。语文课应该学古诗文经典,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
语言文字工作长期以来也是以学校和教育领域为基础的。强调并下大力气抓学校,就是抓住了在全社会诵读经典、传承文化的“牛鼻子”。《方案》所列的政策措施是诵读教育实践活动长期、有效开展的制度保障,也是实现教育部、国家语委2017年1月提出的培养学生“一种能力两种意识”(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自觉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意识,自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意识)(《教育部、国家语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的根本举措。
三、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含英咀华细参详
尝试总结十年来经典诵读的开展经验,学习十九大报告和中办国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于学校开展经典诵读,个人有以下初步看法和体会。
第一,要区分传统文化与优秀文化,注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统文化是精华与糟粕并存的,中央提出的是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因此,作为以少年儿童为教育对象的学校,必须加以甄别。山东省教育厅2010年曾发通知,要求中小学在开展经典诵读时不可不加选择地全文推荐如《弟子规》《三字经》等内容,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觉得《弟子规》《三字经》作为古代的童蒙读物,自然有其价值,但“亲有疾,药先尝”对现代人而言,只是一种孝亲态度而非效法的榜样;“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也带有时代的局限。正像《意见》中指出的,“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扬弃继承、转化创新”,诵读要时刻注意将彼时彼地与此时此地加以区别,要汲取营养,而不是照搬字句。
第二,继承传统应兼容并包。以经典诵读的方式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然要对历史上有认识价值、教育价值、审美价值的诗词歌赋传世作品,用诵、写、讲的方式加以传习。然而,仅限于古代是不够的,或者说是不完整的。杜诗有“不薄今人爱古人”的句子。诵读,爱古人亦不应薄今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就是说,诵读中要把古代经典与现当代菁华和革命传统结合起来。这就是《意见》中说的“不复古泥古;不断补充、拓展、完善”。与此同时,诵读还应“不排斥外来好的东西,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要“取长补短、择善而从,既不简单拿来,也不盲目排外,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明成果”。
第三,诵读是群众性的文化传习活动。有的地方经典诵读有往高大上方向发展的态势,表现为专业演员甚至名家出场,在煌煌殿堂般的舞台上朗诵,即使学生参与,往往也是脸要化妆、身着古装,需要不小的开销。我认为,朗诵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完善地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而诵读是指出声地读诗文。前者属于表演艺术范畴,后者属于学习方式;比较而言,前者属于爱好者甚至艺术家,后者属于全体学生和广大人民群众。前者的价值在于从高处展示,有利于听众更好地领会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是十分必要的,但切不可因此而将群众挡在门外。经典诵读是大众的传习活动,参加的人越多越好,要“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和认同感”。至于表现形式,可以有正式些、注重舞台效果的,但与其奢也,宁简,还是应该力避形式主义。
第四,与时尚携手,与喜闻乐见同行。经典诵读以传统诗文为主,是否一定要以着唐装汉服、摇头晃脑的方式展示?否。很多地区进行了多种探索和丰富的实践,将传统诗文与现代的、为师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创造性地结合起来,经典内容与新颖方式相互激发,收到了加倍的效果。这也就是《意见》所强调的“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