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明:“陆战之王”背后的功臣

2018-05-30杨云倩

人民画报 2018年11期
关键词:坦克

杨云倩

开栏的话:

科技梦与中国梦紧密相连,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带领下,中国科技飞速发展。学会党组织和党员科技工作者们以自己的行动,为中国科技进步作出重大贡献。

2018年11期起,《人民画报》与中国科协科技社团党委共同策划推出“旗帜·风采”栏目,记录科技工作者取得的非凡成就,展现他们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共产党员毛明没有辜负30年前导师劝他回归科研的长信,也没有忘却自己年幼时的军人梦想——“陆战之王”99A坦克的应用让中国陆军装备在世界上前进许多。因此,他获得了两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被中共中央、国务院、国资委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央企楷模”等荣誉称号,还培养出许多优秀的年轻人。

但他自己却说:“我只能说是赶上了好时候,占了个好位置,把国家交付的任务做成了。”

在2014年上合组织“和平使命—2014”多国聯合军事演习中,99A主战坦克首次亮相,出色的防护、火力和机动,再加上完善的信息化系统,引发惊叹。2015年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西斯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上,18辆99A式坦克方队在装备方队第一个亮相,驶过天安门广场。2017年7月30日,在朱日和举行的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仪式上,22辆99A坦克作为参阅部队中唯一一种主战坦克,在地面装备中第一个受阅,再次引发人们关注。

作为99A坦克的总设计师,中国兵器首席科学家毛明心心念的,却还是如何进一步改良中国的主战坦克。

99A坦克奠定了中国第一代陆军装备信息采集、传输、处理、显示与综合的基础,实现了战场态势共享、协同攻防、状态监测、系统重构等功能,而且软件、元器件全部自主可控。99A跨越式的变化就是信息化,因而也被称为信息化坦克“。以前只有电台和车内通话,指挥员都是在地图、沙盘上分析战场态势,现在有车电,还可以接入战场信息系统,进行联合指挥作战。”毛明介绍。

走进毛明的办公室,最惹眼的就是书架上摆放着一排雄纠纠的坦克模型,其中就有中国三代主战坦克之父祝榆生领衔研发的99式主战坦克。

99式坦克是中国从1984年开始研制,2000年定型的第三代主战坦克,99A是99式坦克的深度改进型。祝榆生66岁临危受命担当总师,克服技术和科研条件受限的情况,打造出世界一流的“陆战之王”。而祝榆生96岁高龄去世,毛明印象最深的就是坐在沙发里看书的祝榆生。“如果去他家没什么准备的话,还经常被好学的老人问得哑口无言。老人家一生清贫,看淡荣誉,这些都是共产党人的无私情怀。”毛明说。

“祝总这些老前辈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绝对榜样。老师张相麟先生,直到去世前只有一个教授头衔,却为国防默默奉献了一辈子。”毛明依然记得,改变他人生的那一封信。

1979年,毛明考入武汉水利电力学院。1983年,毛明从300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成为被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录取的6名研究生之一。后来,他考入北京理工大学继续深造,师从张相麟教授,27岁就取得军用车辆工程博士学位。

彼时,出国潮和下海潮席卷而来,他的同学们大多选择了出国或下海,诱惑也朝着他袭来。正在此时,如父一般的导师张相麟给他写来一封亲笔长信,向他发出召唤:回到201所,投身国防事业。在这封信的感召下,也是忠实于自己内心的召唤——从小毛明想成为一名军人,而在做小学教师的父亲的耳濡目染下,教书育人也是他的向往。毛明义无反顾回到了国防工业领域,从此再未曾想过离开,与老师的缘分也一直延续。

“老师对党十分热爱和忠诚,他在国民党时期曾是西南联大教授,后来陈赓将军邀请他到哈军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因校址在哈尔滨,又简称“哈军工”)当教授,让老师非常感动。他很感激共产党让他到如此机密、高端的高校教书,一直想要入党,直到70多岁终于如愿。”受老师影响,毛明在1987年读博士期间入党,也是北理工第一届博士生部部长。

在信仰的感染下,毛明一步步历练成长起来。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国防工业发展建设提速,兵器装备研制驶入快车道。“在改革开放经济大潮时,我们沉下心来学习、做研究。在国防工业大发展的时候,我们这一代人就派上了用场,很庆幸赶上了好时代。”毛明说。

毛明对99A有着理性认知,尽管99A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仍有弱点。如,99A的“皮实”程度与国际水平有差距。目前,毛明正在带领团队进行99A的可靠性改进,且已经完成了高原寒区、热区试验,接下来还会有沙漠试验、常规试验等。

作为陆军突击兵器,坦克出现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成名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并由此确立了在陆战中的主导地位。与世界坦克强国相比,中国坦克起步晚了30多年。在毛明看来,99A坦克是军事常规威慑力的象征,也是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象征。“99A坦克是我们完全自主研制的,虽然有一些轴承、泵还是采用民用工程机械进口件,但那些都不是关键元件,最重要的是设计理念、技术都是自己的,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作战需求、工业能力去做很好的产品。”

“世纪之交前的四五十年间,我们国家只出了一个真正的装甲兵器型号产品,但这近二十年间,我们出了坦克、步战车、两栖车、空降车等多个型号,还在同时进行多个装备的研制。”在毛明看来,这是研发能力的进步,最显著的是人才丰富了,手段先进了。作为“老三届”第一代大学生,毛明感触很深。

“我们毕业的时候正值改革开放发展经济,打开了国门也学到了技术。到20世纪90年代,国家开始上国防项目,我们这一代人就赶上了。”毛明说。同时,经济发展使得许多软件工具得到提升,还多了很多试验室,有无数条件和手段支撑人才做研发,天时地利人和,工业能力起来了。

如今,除了研发,毛明每年要带1名研究生,已经出了3本专业书籍,几乎把所有时间都投入在工作上。“几乎所有的周末都在办公室度过,想的就是把国家交代的事情做好,谈不上很多付出,只是多花一些时间,时刻发挥好党员模范先锋带头作用,用责任心和担当兢兢业业、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毛明说,现在已经是国防工业的好时候,但陆军的武器装备研制仍可以加快,自己只是想再多做一些项目、多几个型号,“只要有1%的可能就全力投入去做”。

猜你喜欢

坦克
坦克500 Hi4-T
第一辆现代坦克的“前世今生”
坦克自救术
T-90 坦克
歪门邪道打坦克
坦克背着一座桥
坦克翻新记
坦克
超级坦克大乱斗
环保坦克